美联储玩精分了!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五月份美国就业数据一出来,市场一片哀嚎,都在说就业数据太特么好了,降息想都别想了。
然后这几天美元指数蹭蹭大涨。
我记得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憋成肺气肿,不得不降息了!》,加拿大和欧洲央行都降息了,我的判断是美联储有点憋不住了,大概率也就找个体面的借口,把利率给降了。
然后五月就业数据一出,市场一片哗然,有粉丝就开始质疑我对降息的预期了。
当然了,以前大家都很老实,在《读者》、《意林》之类杂志长期洗脑投喂之下,都认定了美帝正直人设,数据不会造假,有谁说美帝数据造假,那它一定是心怀叵测的。
毕竟,我被好多人骂过这个词。
但现在美国的就业数据不但被美国本土经济学家们质疑,还被美联储内部官员公开认定有造假的嫌疑。
看看,同志都在美帝内部啊,我咋说都没有人信,但内部正义人士都出来说了,还不信吗?
最近这些年,美联储特别喜欢玩预期管理,所谓的预期,要么是派一些管用出来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要么按照自己的利率目标,来发布一些数据。
就业、通胀这两个数据里,其实就业数据更容易被操纵,毕竟通胀虽然可以修正权重,但物价到底涨没涨,老百姓心里其实都有一杆秤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动不动就各种大幅的修正,如果是准确的,干嘛要修正,还修正得面目全非?
无非就是编得太离谱了,圆不了谎,只好开启PS大法呗。
然后美联储技术官员蹦跶出来,一本正经的指着就业数据说,我们啥都不看重,就只看就业。
操控市场就变得科学又客观,引来一堆经济学猹各种顶礼膜拜,挺好的。
我最近也一直都在说,为了鼓励美国人回家好好搞内斗,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都会缓一下,那么反馈到美国国内的CPI数据,那就是涨幅趋缓。
加息还是降息,放水还是紧缩,其实在美国国内都有很大争议。
美联储跟财政部之间就加息问题撕得很严重。
换了谁是美国财政部长都头大,一看好家伙,现在美债规模35万亿,那么高的利率,财政收入都快不够还利息了,这还在其次,关键是美债越来越难卖了,除了倒霉催的小日本被逼着不准减持,还得咬牙继续增持,其余的购债大户,都在想办法撤,再这么整,美国国库非得崩了。
之前美国国内接盘侠们玩国债的短债长投,闹出了大事,不会这么快大家都忘了硅谷银行暴雷吧,硅谷银行拿了那么多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的存款,为了赚利息差,就把客户的钱拿去买美债了,结果美国加息,这些低利率时期的美债就开始大跌,客户要拿回自己的存款,银行只好在市场上亏本卖债,然后浮亏就成了真实亏损了,被市场小作文一传播,然后储户挤兑,一家银行扛不了三天就倒闭了。
难道玩段债长投的只有一家硅谷银行吗?
这么多美国国债,大部分还真是美国本土投资者持有的。
很多资金都是玩这种短拆长方式弄来的。
有意思的是,在硅谷银行暴雷以前,英国养老金,欧洲几家大行都有传出过因为玩债券的杠杆而出事的消息,但到了硅谷银行暴雷以后,欧美金融行业一片喜大普奔,连瑞士银行这破落户,都垂死病中惊坐起了。
很简单,因为美联储玩了一把定向放水。
只要拿债券过来,就能在美联储那里获得头寸,意思是你亏掉的债券不用在市场上卖了,杠杆也由美联储给你兜底了,挤兑嘛,只要最初那一拨冲击扛过去了,后面大家也就不会冲了,云平躁动,只需要一个抽屉协议。
所以美联储甚至都不用真的给钱,或者精明的美国会计师重新再整个会计科目,反正无上限的爆金币,但就是不给市场真实数据。
对照一下美股的走势也能看出,感谢硅谷银行,暴掉它一家,幸福全部人。
那么到现在,在高利率时期买入美债的金融机构们会怎么想?
当然希望早早降息,降息以后,手上的债券就会暴涨。
但现在美联储却在金融战里玩憋气。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只要赢得战役,那么前期无论有多大的损失,后面都会通过全世界加倍赚回来。
就好像我一直说,这波金融战让美国加速去工业化,想想看,以全球竞争现状,美国的企业们哪里能扛得住这么高的利率?
这从PMI数据也能看出来。
但还是那个话,如果能用引爆经济危机彻底搞垮东方大国的制造业,那么美国还能利用金融控制全球供应链,把供应链细分再细分,杜绝再有下一家搞全产业链的国家发展起来。
那么金融资本还真的能全球称王。
但现在问题是,东方大国好像出了各种问题,总引诱着敌人咬牙继续憋气,但憋到最后,永远还差那么一点达成战略目标,又因为憋气过程是很烧钱的,导致时间拉得越长,美帝自己损失越大,这时候再说停止,自己的淹没成本就越高。
每一个在赌场输的倾家荡产的赌徒都有过这段心路历程。
现在与其说美国国内经济好得不行,因此能撑住美联储的加息,还不如说,这次金融战投入成本太高,对手太狡猾,让他们无限看到胜利曙光,于是咬着牙一次次的加注,加到现在,根本舍不得下牌桌。
美国也是精英治国的,哪里的精英都不会太傻,也有很多人知道,到现在,其实最好就是率先举白旗投降,认了这波沉没损失。
但现在的美国是个极度分裂的美国,精英们认输,那就要自己承担责任,咬牙抗到底,或者干脆把锅甩给别人,那就是人家的损失。
私有制最好的一点是把人性的贪婪无限放大,就现在金融资本主导的美国,你想找个为了国家利益放弃自己个人利益的,或者底下人会这么勇,但混到高层,当了精英,能到萝莉岛上一起玩的大佬们,谁肯?
个人的损失跟国家的损失,孰重孰轻,大佬们心里清楚的很。
但事实摆在那里,那么多困难,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爱吃见手青的美食家耶伦老太太,人家当的是财政部长,随时随地要为政府开支负责,天天看着支出天价利息,国库入不敷出,心里能不冒火吗?
美联储的官员们可以坐在那里逼逼赖赖,但财政部长是得出来扛业绩的。
愿不愿意,这锅都已经扣上了。
别忘了,耶伦可是上一任美联储主席,还有大把亲信在美联储里混,即便没办法左右美联储的决策,也能用自己人搞点事,比如说在各种场合里表达不满,指责数据造假什么的。
这其实也是一种甩锅的办法,哪天国库爆仓了,还能把锅甩到美联储身上。
美国金融圈里的旋转门,大家都清楚,美国参议院号称高盛董事会国会山分会,通过金融手段搞勾兑,这都是常规操作了,所以一举一动都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大佬固然可以多空双方都押注,但下面的人未必就有这个实力了。
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各种旗号在那里撕扯,这不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也别说美联储政策太飘忽,实在是多空势均力敌,于是左右横跳,看起来就很精分。
所以他们说啥,干啥,听听看看就好了,别太当回事了,咱们终究还是要看大趋势。
大趋势就是高利率老美根本扛不住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