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8岁男孩每晚在不同的家睡觉,姑姑知道决定放弃二胎领养他
2021年2月19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一个农村住宅中,一名年仅10岁的小男孩正捂着脸默默地哭泣。
小男孩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哭嚎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让人非常心疼。
他哭得耳朵一片通红,嗓子也沙哑了,“不想走啊,我不想走啊。”
小男孩的抽泣声让人听了想落泪,站在他身边的中年妇女也瞬间红了眼眶。
“那把你放在家里,跟奶奶一块住,就在这边读书行吗?”中年妇女的语气逐渐软化。
小男孩沉默了几秒,强忍着泪水,拉住了中年女子的手。
“我还是跟你去吧,爷爷奶奶每天要工作,还要照顾爸爸,我害怕他们太辛苦了,我呆在这里只能给他们增加更多的负担。”
小男孩的嗓音虽然非常稚嫩,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觉得格外早熟懂事。
“要是我陪着爷爷奶奶反而给他们增加更大的负担的话,我宁愿不陪着,每天在手机上跟他们视频也挺好的。”
这个小男孩是谁?他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要离开父母家人呢?这一家人到底有着怎么样的难处呢?
原本普通而幸福的生活
张新星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中。
他的父母都是村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每天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侍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张新星的人生也非常的平凡,只是芸芸众生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
他性格老实本分,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和抱负,只希望能够多赚点钱孝顺父母,照顾好家庭。
像众多的同村男孩一样,张新星在读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而是外出打工。
他跟着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一起来到了浙江宁波,在这里找到了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后来,张新星在朋友的介绍下,和一个女孩谈起了恋爱,最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夫妻俩都是苦日子走出来的人,所以生活得非常简朴节约。
虽然张新星和妻子的工资都不算高,但他们每个月不仅能够给老家父母打一笔钱回去,还能存下不少的钱。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也还算安稳幸福。
而且,夫妻俩的感情非常好,结婚后不久就孕育了儿子张俊,这又给他们平静的生活注入了不少的活力和生机。
面对这个稚嫩的小生命,张新星和妻子都感到身上的担子加重了,但他们甘之如饴。
后来,张新星和妻子未雨绸缪,在安徽省蚌埠市贷款买下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
这套房子是夫妻俩给儿子俊俊准备的,他们打算在俊俊成年之前就把房子的贷款还完,然后把房子过户到儿子的名下。
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他们很是爱护,而且对他的要求也不高,只盼着俊俊能够平安健康地长大。
于是,一家三口就这样度过了几年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子,俊俊也在那几年里充分享受到了被父母双亲疼爱的感觉。
但天有不测风云,转眼间时间到了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彻底打破了一家人的平静生活。
丈夫患癌,妻子去世,孩子无人照顾
2015年的一个炎热的夏天,张新星突然觉得身体非常不舒服。
于是,他在妻子的陪伴下到医院里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
检查结果非常不乐观,他被确诊为了脑胶质瘤,病情非常严重。
虽然医生说手术后有治愈的可能,但张新星和妻子还是被这个消息给打击到了。
之后,张家老小掏出了所有的积蓄,还找亲戚朋友们借了一笔钱,才勉强凑够了手术费。
但是,两场手术下来,张新星的恢复效果并不好,因为他的肿瘤长的位置很特殊,医生根本没有办法给他摘除干净。
随着癌细胞的不断扩散,张新星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他渐渐地失去了自理能力,更没有办法继续打工赚钱。
无奈之下,他的妻子只能把他和小俊俊一起送回凤阳老家,交给家里的两个老人照顾。
而这个深受打击的女人不得不振作精神,继续打工赚钱,养活一家老小。
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张新星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他的身体也渐渐有了好转的迹象。
可是,苦难并没有放过这悲惨的一家人,意外很快就再次降临了。
2017年,张新星的病情再次恶化,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直接断言他活不过半年。
这个消息,让老两口没办法接受,他们不相信年纪轻轻的儿子会这样撒手人寰。
于是,他们到处求医问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就不愿意放弃。
也许是老两口爱子心切的浓烈感情感动了上苍,在家人的陪伴下,张新星度过了半年的“生死劫”。
一家人非常开心,他们都以为以后的生活会渐渐好起来。
但是,2018年,噩耗再次传了出来,张新星的妻子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这个自从丈夫生病之后,就独自一人支撑着整个家庭的瘦弱女人,就这样病倒了。
病情来势汹汹,她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也没有办法继续干活了,只能回老家跟丈夫一样躺在病床上。
自从儿媳患病之后,所有的压力都被转移到了这对老夫妻的肩上。
为了给儿子儿媳治病,他们时常去县城里打零工,还要照顾这两个病人,忙得不可开交。
在这样沉重的生活重担下,他们没有剩余的时间来照顾孙子俊俊。
好在他们一家的人缘都比较好,很多人也很同情这一家人的遭遇,于是俊俊就这样过上了“寄宿”生活。
亲朋好友和村里人都会把俊俊接到他们家住一段时间,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但是,这些善良的好心人生活得也不富裕,并不能长久承担起俊俊的生活负担。
于是,俊俊只能在这些人家中轮流生活,小小年纪就过上了居无定所的日子。
可即使这样,不幸的阴云也没有从这家人的上空消散。
2019年大年三十,村里的其他人家都沉浸在团圆的欢乐中,可张家却一片惨淡。
回家过年的俊俊亲眼目睹了妈妈的死亡,在这样一个阖家欢乐的日子里,这个可怜的女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从此,这个年仅8岁的男孩失去了他的母亲,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他的女人。
因为没有钱,所以俊俊的爷爷奶奶只能给儿媳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葬礼,之后就让她早早入土为安了。
这件事情给老两口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们夜不能寐,生怕儿子什么时候也这样离开了人世。
为了给儿子争取到一线生机,俊俊的爷爷在县城的工地里找了一份工作,没有办法再每天回来。
俊俊的奶奶一边种地,一边照顾这个因为肿瘤的原因,记性已经不大好的儿子。
于是,俊俊只能继续由村里人合伙照顾,每天回到不同的“家”,在不同的床上度过一个个难眠的夜晚。
那个时候的俊俊非常惶恐,他以为他会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但没想到一个人的出现,给俊俊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姑姑领养侄子,放弃生二胎
张望月是张新星的妹妹,是一个90后,在外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东北男子。
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张望月嫁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因为黑龙江和安徽之间距离2000多公里,太过遥远,开车要30多个小时,所以张望月回家的次数并不频繁。
俊俊出生的时候,张望月早已出嫁,因为很久才见一次面,所以他们俩并不熟悉。
就算后来哥嫂接连生病,张望月也没有办法经常回来探望,只能时常发微信打电话关心他们的病情。
得知嫂嫂去世的消息之后,张望月立马和丈夫驱车赶回了安徽。
这时,性格比较豪爽直率的张望月才注意到这个一直蹲在墙角默默流泪的小男孩。
张望月突然意识到,这个孩子已经失去了母亲,而他的父亲也危在旦夕,十分可怜。
而且,俊俊一直过着四处奔波的寄养生活,完全没有稳定可言,张望月不想让他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
张望月也有一个儿子,名叫安安,只比俊俊小一岁,所以她看到俊俊的时候就会格外地心疼。
突然,张望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俊俊的爷爷奶奶和父亲都没有办法照顾他,那她为什么不把他接回家照顾呢?
其实,张望月家也并不富裕,一家人居住在齐齐哈尔的一个车库中,面积也只有20来平方米。
因为安安的年纪比较小,所以张望月经常在家带娃,并没有稳定的工作。
不过,好在张望月的丈夫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够让一家三口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
想到自己的条件,张望月有些纠结了,但看着俊俊可怜兮兮的样子,张望月还是决定努力争取一次。
她率先给公公婆婆拨打了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通电话未接通之前,张望月的内心十分忐忑,因为公公婆婆跟俊俊并没有任何关系,于情于理他们都可以不同意这个意见。
当时,老两口正带着孙子安安在海南旅游,婆婆听完了张望月的想法之后,只是沉默了几秒,就答应了下来。
“你把他接过来嘛,他也是可怜孩子,我们会对他好的。”婆婆简短的话语让张望月瞬间落下了眼泪。
之后,张望月又去跟丈夫、儿子商议了一番,这两个年龄差距很大的男子汉却异口同声地同意了这个决定。
原本,张望月和丈夫是打算生二胎的,但现在为了收养俊俊,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张望月的公公婆婆也很体谅他们的难处,主动提出要跟他们换房子居住。
他们让张望月带着俊俊搬进了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中,老两口则搬到了车库居住。
离别的日子很快就来临了,俊俊知道,这次寄宿的“家”很远很远,他再也不能随意跑回来看爷爷奶奶和爸爸了。
他非常伤心,坐在小板凳上哭得不能自已,但俊俊知道,自己不能留下来成为这个家的负担 。
临别之时,爷爷奶奶一遍遍地拉着俊俊的手,哭着说舍不得他,嘱咐他要好好听姑姑的话,要好好学习。
就连记忆力已经模糊不清的张新星也跑了过来,盯着俊俊看了很久,也许潜意识中,他还知道这是他的儿子。
来到新家之后,俊俊起初表现得非常不适应,也非常自卑敏感,每次都抢着做家务活。
与活泼调皮的安安相比,俊俊表现出了不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沉默寡言。
张望月带两个小家伙去超市的时候,俊俊会仔细地看商品的价格,每次只要物品超过了五块钱他就会表现得非常不安。
张望月和丈夫及时发现了俊俊的不对劲,在他们的爱和包容的滋养下,俊俊一点点变得开朗起来。
他会和安安一起打闹,有时候也会因惹是生非而被姑姑姑父教训。
每当这个时候,这两个同甘共苦的小伙伴总是相视一笑,关系也会变得越发亲密。
当然兄弟俩也不是一直亲密无间,他们也会打闹吵架,但很快又会再次和好。
虽然姑姑姑父对俊俊非常好,但俊俊还是非常想念自己的家,想念爷爷奶奶和父亲。
每次回家的时候,他总是格外地开心,但是团聚的日子又总是那么地短暂。
好在2022年4月份的时候,张望月把母亲和哥哥也接到了黑龙江生活,俊俊能够和父亲团聚了。
只不过,为了给儿子看病,俊俊的爷爷依旧在外地打工,没有办法去黑龙江定居。
张新星和母亲居住在离妹妹家不远处的一个小房子里,考虑到张新星的身体情况,张望月特意安排了一楼的房间。
张望月和丈夫经常来看望他们,时常给他们买菜送饭,也会陪着张新星聊天。
这样的日子虽然称不上大团圆,但也是多方妥协之后能够达到的最大圆满了,希望这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