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产能者得天下!
来源:畅明谈宏观(ID:changmingkan_889)
美国前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谈到拜登政府,直言他们对中国的政策就像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方面派耶伦、布林卡以及各色各样的人来中国谈判,另一方面却不断持续在言论上对华施压。”

那些经历过暴力革命的国家,社会矛盾基本都是通过通胀解决的,比如说二战之后的日本、韩国,当然,还有美国。
一旦经济上的低效环节积重难返,不是生产的各种中间商(包括金融资本)聚拢的资金过多,社会背负债务过大的时候,就需要靠通胀去变相解决债务。
所以对今天的美国来说,答案呼之欲出。谁爱通胀不得了?那些房奴、卡奴,那些背负着天量的债务之人,那些痛恨金融资本占据过多资源的人,简而言之就是产业资本作为经济基础衍生出的群体;而谁怕通胀?就是那些掌握着大量货币债务的人,那些持有一旦通胀就会贬值亏损资产的人,简单说就是金融资本。
也就是犹太金融集团。
话说犹太人在全世界,其实最喜欢的就是“放贷人”这个角色。
作为常年在钱眼里打转的人,犹太资本对“生财”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他们来说小财靠抠门,大财靠缺德绝不是一句空话。他们要通过放贷去控制生产资料,去实现垄断地位,从长的周期来讲就是垄断发钞权来翻云覆雨。
借出去的金银、铜钱,还回来的是地产、子女,哎,这一切可都是程序正义,你看那杨白劳,那可是在自我意志下签订的契约。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就是公器私用,不是以美国社会的经济周期而是以犹太财团的敛财需求来开动美联储的核动力印钞机器。
这一套犹太人从古玩到今,当然了,也被从古被排挤到今,从古被屠杀到今。
每每最到得意忘形处,就是由安转危的开始。
不是生产的群体,却要垄断一个国家的立法权、舆论权、金融财政权,这就是典型的“寄生”。
什么文化霸权、意见领袖,那些都是虚的,都是花花轿子众人抬的东西。你有利我有利,给你捧捧场没什么。你敢刮我的地皮,那就别怪我做你的肥皂了。
听说特朗普的女婿是犹太人,不清楚到时候会不会再唱一出美版的“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戏码。
犹太人,他有几个师?
犹太人擅长搞钱,所以注定了他就不擅长搞兵,甘蔗没有两头甜的。
现在美国通胀最大的阻力就是犹太人,尤其是犹左为代表的金融财团。
别看都占一个左字,犹左和社会主义可没啥关系,他讲究的就是把各个民族的民族性给废了,就鼓励你们六亲不认,只认钱不认人。
比如女权、LGBT、各种各样的NGO都是这样。
没有任何阻碍,犹太资本才能长驱直入。只有你只认钱不认人,我用你才放心,谁比我钱多。
我就喜欢人贪婪,他不贪,我觉得他靠不住。
当然了,你一个原子化的个体,也没有多少价码和我讨价还价。也不要宵衣旰食、筚路蓝缕,要什么计划性、组织性,要敢于花钱,要今朝有酒今朝醉。
当然了,这个东西不要说现在,就是历朝历代在中国也立不住脚。
君不见索罗斯的开放基金,全世界十处开锣、九处有他,就连美国学生“解放巴勒斯坦”的大项目,都有索罗斯基金会的身影,能将反犹的浪潮转向“反以不反犹”,只能说,实在是高。

二、美国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博弈
现在全世界对美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
美国人也知道票子没用。冤枉你的人比谁都知道你有多冤枉,收割你的人比谁都知道到底什么值钱。
所谓的“美元潮汐”,其实表述有一些失真,美联储要吸回来的,是美元吗?
他们就是印美元的,那玩应儿美联储要多少有多少,金融资本把着发钞权,赌场还能想要赌客手里的筹码?
他们要的是产业、资产、产能、资源。他要用虚的票子换你实实在在的自然资源、社会的核心资产、现金生产力打造的强大产业链。
富人在美国买了美债,某种程度属于“人质”,“质子”我会帮你好好培养,护其周全,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听话,把资源便宜的卖给我,把国民经济的调控权让给我。要是不听话,那自然有不听话的办法。
所以特朗普时代以来,中国持有美债不断下降,反观日本持有的美债持续的上升。三星、松下这样的国家重器的股权也要孝敬给美国。
产业链要听从华尔街的指挥,他们不一定要你迁回美国,但是他一指挥你去东南亚、去墨西哥,你不能不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直到美国遇到了中国。
所以说美国最强是远程养殖业,扶持各个地方来当买办,通过买办来掌握各地的权利而后形成事实的垄断,这才是美国利用美元加息制造美元潮汐的关键。没有资本喂出来的买办掌握各国政权,美国哪有什么真正的国际软实力。美国“远程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培养买办、质押买办资本、操纵其他国家权力的“经济殖民之术”。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拜登政府折就折在这里了,他在加息周期挑起俄乌冲突,使得欧盟去工业化后,产能并没有按美国人预想的一样流回美国,流向盟国,反而是一部分原地消灭了,另一部分跑到中国来了。
因为工业体系这种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越庞大越精密的工业体系对环境的要求就越苛刻,你像大象,就不太可能在寒带养着。先进生产力的产业链也是如此,必须要有从社会到工业体系再到国家产业政策的一系列配套,才能培养出状态来。
法律框架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权力结构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工人技术能力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劳动力的数量和科学素养要非常可观。要有集群效应,规模效应,而且要经历几个经济周期的逆势发展,要几代人勒紧裤腰带发展建设,才能彻底把产能发展起来。
要不然像印度的莫迪一样,GDP注水到飞起,结果一看发电量没增加,制造业的产出反而还下降了。
实体工业那是像纸钞票子一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吗?
所以今天美国的产业资本诉求也是一样,不光是降息的问题,他是嫉恨华尔街犹太资本掌握的生态位太垄断、太吸血了。
随着降息的到来,美国产业资本的权利会上升,犹左金融资本的权利会收缩,甚至会被颠覆。
因为降息导致的实物产品的涨价,使得债务变相地不值钱了。美债的一年的利率百分之五点多,要是实物商品的通胀率涨到这个数值以上,那么相当于持有美债就是变相赔钱。
所以那个时候,谁有货谁就有话事权。
从此以后,攻守易型了。
现在的美国,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撑,没有权力的保护,正常辛辛苦苦一年,还不如买美债的收益高。
而美国先进生产力的群体,其实已经与拜登政府决裂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马斯克,他跟拜登政府就是不对付,拜登投资了一堆他的对手去搞新能源车,想要来个釜底抽薪,马斯克也就反手把twitter收入囊中来支持懂王,你资助我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我就资助你政治上的对手。
所以看待今天美国经济政策的走向,起首要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内部矛盾。其内部之间的分歧比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还大,把美国当成一个完全的整体,那实在是高看了他。
而这个美国的利率政策,其实对于各国虚了的资产都有影响,世界三大泡沫,其实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就是世界资本化的产物。
而世界其实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所以很多原有的认知就必须要更新了,要不然很可能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比如房地产的未来结局,比如中国的产业升级,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时代的趋势,就是世界的规则,这个规则决定了谁兴谁衰。
前三十年,世界的主旋律是劳动势力干掉各国的资本势力。美国也不例外,所以美国当时是凯恩斯主义,用权力去压制资本,美国也搞了麦卡锡主义用权力去搞社会的洗牌;
后三十年,世界的主旋律是技术资本迭代劳动势力的,一个技术能把一万个人的工作变成一个人就能完成,那么自然苏联这种低技术高组织的国家就要倒台,中国也必然要从西方引进技术,而技术进来外资也必然进来;
在现在的新时代,世界的主旋律已经变成了技术劳动来取代技术资本,技术扩散之后,劳动人民掌握了先进生产力,这时候比拼的就是哪个社会更能形成“整合之力”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资本只顾自己,只顾眼前,只顾利润的运行模式就落后了。
因为大一统的国家一旦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必然效率远超披上了工业外衣的分封制,所以世界的产能必然另投新主,不会眷恋已经暮气沉沉的国际金融资本。
美国,其实就是:
内部:欧洲社会的分封制结构
外部:犹太人包税制的金融体系
这种国家也就是占了技术先进才能跟中国拖一段,一旦中国的技术水平开始领跑世界,那么世界其实就没有美国的金融霸权资本什么事了,这就是秦灭六国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