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5岁男孩被父亲抱回家准备后事,孩子苦苦哀求:再救救我吧
2019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传来了孩子挣扎的痛哭声。
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神情紧张,费力的抱起在病床上的孩子,任他如何抵抗、哭闹,中年男子都没有放开手。
“爸爸,再救救我吧!我想要留在你们身边。”
5岁男孩出声哀求,双手紧抓床沿,眼睛里蓄满了眼泪,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推拒着中年男子的拥抱。
可是,中年男子并没有放下孩子,任由眼泪爬满脸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缘相逢,意外之喜
生离死别几乎每天都在这个人世间上演,你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在病痛面前恨不能以身替之。
对于王晓江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看着儿子王研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而他束手无策,不知心中咽下了多少苦水。
王研好不容易来到了这个世界,还未曾多看几眼风景,难道就只能这样生生的离开吗?王晓江不甘心。
看着心痛难当、几欲昏厥的妻子王秀,他怨怪自己没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当初结婚时的誓言还历历在目,岂料如今,他连让王秀开心都成了一种奢望,看着病床上的王研,回想曾经,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晓江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八岔赫哲族乡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历经几次恋爱的失败,让他有些心灰意冷。
他和王秀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毕竟世俗的眼光盯着,他也不能任性的以自我为中心,一辈子不娶。
认识之后,王晓江才知道王秀也谈过几次失败的恋爱,这让她也暂时歇了结婚的打算。
这次,两人都是为了应付各自的家庭进行的相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两人相同的情感经历让他们很有共同话题。
此前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人意外的谈得来,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各种观念也很统一,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朋友。
几番交往下来,两人开始谈婚论嫁,王秀丝毫不介意王晓江农民的身份,反而喜欢他的朴实善良。
2013年,两人在对方亲友的见证下,结为了夫妻,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他们相互都有了一个伴。
当时两人的年龄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尤其是王秀,如果这时候再要孩子,恐会平白遭受危险。
鉴于现实情况,再加上两人的情感过往,他们对孩子也没有太大的执念,这辈子能有一个人相携到老,已经甚是欢喜了。
他们的观点达成了一致,尽管老家的人会说闲话,但日子还是要自己过的,他们没有惧怕流言,携手同行。
可是,所有的一切命运早有安排,结婚不久后,王秀的身体就出现了各种反应,医院里一检查,她竟然怀孕了!
这的确是个意外之喜,两人虽早已决定好不要孩子,但如今这个孩子自己来了,他们也不舍得再把他打掉,坦然接受了命运的馈赠。
王秀的孕期反应剧烈,吃不下,睡不好,整个人很快就瘦了一大圈,王晓江看着很是心疼。
他几次想劝王秀放弃,都被王秀无言的拒绝了,她觉得自己可以坚持,他们可以拥有一个更圆满的家。
身体的各种不适都被王秀忍了过来,她期盼着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到了后来双腿浮肿不能行走,王晓江就贴身不离的照顾她。
2014年8月10日,王秀选择了剖腹产,几经生死生下了王研,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夫妻两人相视而笑,很是幸福。
高烧不退,求医无门
这是他们此前没有想过的结果,看着身边的孩子,夫妻两人都有种今生已别无所求的感觉。
此时的圆满和后来的离别相较,是如此的讽刺和无奈,他们怎么就碰上了这样的事情呢?两人都想不明白。
沉浸在喜悦当中的王晓江他们尚且没有准备,全部的身心都被王研牵动着,竭尽所能的给他准备各种东西。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王晓江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积蓄,但是为了迎接王研,他们买了很多东西,早已准备万全。
全家的各个角落都被铺上了地毯,桌椅板凳都用海绵纸包住了棱角,一应尖锐的东西都被束之高阁。
除此之外,各种衣服、玩具、用品、零食一应俱全,尽管王研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但为人父母的激动心情被他们展现得淋漓尽致。
生怕王研比人家缺了什么,王晓江他们已经快把王研的一生都要想完了,这样的心情很快就被现实打破。
王研在父母的爱护下,生活的无忧无虑,可爱的模样,讨喜的性格,让见到他的人不由得心生喜爱。
王研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画画,勾线、涂色,把喜欢的东西跃然纸上,他极具天赋。
王晓江打算等他再大一些,就给他报个绘画班,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但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明明想好了计划,可你就是没有机会来实现它,接下来的路早就被安排好了,想要退后一步都难。
2018年,被妥善照顾的王研突发高烧,这可吓坏了王晓江夫妇,他们急忙给孩子擦拭身体,物理降温,还喂了退烧药。
一番折腾,王研的体温终于是降了下来,两人也松了一口气,他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孩子发烧是大事情。
为了稳妥起见,他们决定明天再带王研去诊所检查一下,可谁料,半夜惊醒,王研又烧了起来。
夫妻两人带着王研就去了诊所,又是一番降温处理,他们决定在这观察一会儿,果不其然,王研又重新烧了起来。
这样的反复,显然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王晓江和王秀如临大敌,他们又去了别的医院,病情依旧反复。
最后,他们来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见多识广的医生很快察觉出来了王研的异常。
“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怎么会这样!虽然王晓江夫妇不懂得这样的学术用语,但“白血病”三个字足以压倒他们的脊梁。
他们开始慌乱,不知道怎么说话,不知道该去找谁,不知道要怎么办,他们这是做错了什么事情?
几次踱步后,他们开始痛哭,这是无奈接受的现实,但他们为人父母必须要冷静。
综合多种因素考虑,还有王研的具体病症,医生建议尽快化疗,阻止病情的继续恶化。
王晓江他们听从医生的安排,让王研接受化疗,可是,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残忍。
化疗过程需要忌口,王研再撒娇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吃东西了,每天只有清粥入口,大人尚且难忍,更何况一个孩子。
对着王研的请求,王晓江他们只能是含泪拒绝,告诉他等病治好了就去吃,可他以后还有机会吗?
不能吃也不能看,王晓江和王秀轮流吃饭,离王研的病房远远的。
吃不下东西,王研肉眼可见的虚弱,他只能用太空泥捏出各种好吃的东西,假装自己吃到了,自娱自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王研患上了肠炎,吃多少吐多少,王晓江和王秀他们再着急,也只能看着王研一日日的消瘦下去。
他们痛恨自己的无力,恨不能以身替之,看着亲生骨肉饱受折磨,他们的内心又可曾好过。
不止精神的折磨,生活的压力同样让他们喘不过来气,这才第一个疗程就花掉了8万元,他们的积蓄早就见了底。
作为以庄稼为生的农民,他们何曾想过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一年年的起早贪黑不过才存了5万元,可王研的治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社会援助,强留不得
为了保障王研后续的治疗费用,王晓江他们敲遍了每一家亲友的门,东拼西凑借到了30万元。
但这些钱也维持不了多久,王秀需要照顾王研,根本就不能工作,王晓江也走不远,就在医院附近打些零工挣取生活费。
这样的日子还相对比较安静,王秀看着深受折磨的王研,心力交瘁,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但她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每一份钱都恨不得掰成几瓣来用,她又怎能好去占用呢?
王秀就这样强撑着,每天都在希冀着奇迹的发生,她祈祷神明放过王研,放过他们一家。
很遗憾,医生告诉他们目前化疗已经对王研不起作用了,只能尝试进行CAR-T治疗和移植手术,而这又需要70万元的手术费。
这样的天价让王晓江夫妇头晕目眩,但王研还在等着救命,他们还能眼睁睁看着不救吗?可又该怎么去救?
他们厚着脸皮又向亲朋好友开了口,可谁家没有个难处,谁家又能拿出这么多钱呢,没有治疗费用他们难以安眠。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王晓江向社会进行了求助,或许这样王研还能有一线生机。
热心的人们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当地有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更多的善款纷至沓来。
聚沙成塔,70万元的费用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凑齐了,王研得以继续治疗,他能够痊愈吗?
这是所有人的期盼,王研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纷纷献上了自己的祝福,这条生命是这么的弱小又坚韧,他该有个好结局的。
2019年,医生的无言让王晓江他们惴惴不安,噩耗传来,王研已经没有再诊治的必要。
如今来看,治疗只是延缓了王研离去的时间,要是没有这些治疗,恐怕他离开的时间更早。
从王研被发现患病以来,一年多的时间,王晓江他们散尽家财,得知这个消息,他们几近绝望。
夫妻两人哭到声音沙哑,如今最好的做法就是回家,让王研度过他最后的时光。
他们收拾好了一应物品,就在王晓江想要去抱王研的时候,出现了意外。
王研好像有所警觉,他默默地伸手握住了两边的床沿,王晓江刚有动作,他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来抵抗。
王晓江神情紧张,面对虚弱的王研他根本无从下手,等好不容易将王研抱起,又被一句话整到破防。
“爸爸,再救救我吧!我想要留在你们身边。”
一声哀求,让王晓江险些脱力,泪水早就自己跑了出来,他又怎么忍心。
但是,王晓江没有放开手,抱着最后的希望,他跪倒在医生的面前,求求他们再想想办法,再救救他的孩子。
见惯了生死的医生也有些不忍心,思前想后建议他们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碰碰运气。
转院之后,王研又开始了无休止的打针吃药,社会上热心善良的人们再次助力,筹集了一百万的善款。
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可王研身体里的“怪兽”还在作乱,他的脾脏和肝脏开始肿大,食不下咽,昼夜难眠。
懂事的王研从来不会大吵大闹,即便疼得厉害他也只是呜咽,眼泪一个劲的掉,害怕出声父母更难受。
看着王研乖巧的样子,王晓江和王秀强打着精神露出笑意,可他们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还是止不住的疼。
所有的医生都没有办法打败这只“怪兽”,他们还是保不住王研的性命,已到山穷水尽时。
2021年12月3日,王晓江一家三口回到了老家,他们不想王研最后的记忆,全是白色的墙壁、清淡的餐食、各种治疗的仪器。
回家后,看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玩具,王研的精神都好了很多,当被告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时,他更开心了。
王晓江他们强忍泪意,对王研有求必应,做的全是他爱吃的饭菜,希望他能记住这人间的美好,下辈子再来他们的身边。
王研大多时候都是安静的,他画画用的时间越来越多,似是要留下更多他曾经来过的痕迹,看着父母的小心翼翼,他还会出言安慰。
他并不会离开,只是化作了天上的星星陪在他们身边,以后他们要是想他了,就看看星星。
现实没有慈悲,就在2022年1月28日,王研离开了父母身边,成了王晓江和王秀眼里那颗最闪亮的星星。
星星的眼睛眨呀眨,王晓江夫妇的天空陷入了黑暗,他们分辨不清方向,以后的路又该怎么走。
希望时间可以抹去王晓江和王秀的伤痛,希望王研可以在另一个时空健康成长,希望这个世间没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