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黑中国
(我知道巴黎奥运开幕式后,一定会出现一大批让中国反思的舆论,但是我是真没想到,居然还有从这个角度黑的。)
今天终于花了近4个小时,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看完了。
我这个人对音乐一窍不通,对其它的艺术形式也纯属门外汉。反正看着这个开幕式,就是感觉很热闹,多元化很突出,包容性很强,然后就是很多我看不懂的,必然是具有很强的先锋性。相对来说,在我们国家,像我这种普通人接触到的艺术风格还是偏保守的。总体来说,冲击性还是很强的。
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必然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实际上虽然开幕式很多内容我并不能接受,但是多元性、包容性这种东西,我认为,从个人来说,可以不接受,但是还是应该给予尊重。从普通人的生存法则来说,允许多元性,提倡包容性,本就是对普通人有更多的好处。毕竟,谁在别人眼里,还不是个异类呢?我出门就爱先迈右脚,被喜欢先迈左脚的人看到了,我不就是异类吗?
这些讨论,必然会涉及到很多人会认为我们需要反思。这些都是热门事件出现后必然衍生出来的舆论。
但是,这些反思言论中,有一个说法,直接给我整傻眼了。大约是这样的:
中国队进场是淋不得雨吗?非得穿雨衣,太矫情。这些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就和自己孩子参加学校运动会似的。就差家长在后面保后勤了。
等等,中国队进场的时候,也没下雨啊,哪个穿雨衣了?
倒是法国队最后一个入场,下雨了,不少人穿上雨衣了:
现场的舆论场,已经可以如此信口雌黄了吗?造谣张口就来啊。
下雨应该穿雨衣,难道不是组织方应该准备好的吗?穿不穿都是大家的自由。非得大家一起淋雨,来个没苦硬吃?最主要的是,中国队入场的时候,也没下雨啊,也不需要穿雨衣啊,更没人穿雨衣啊。
这些能够跻身全球最顶级体育赛事的运动健儿,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哪个不是经历过百般艰苦,付出过无数汗水才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的韧性,比我们这些普通人不知要强多少倍。居然有人会用“矫情”来形容他们。到底是脑子有问题,还是良心有问题?
关于开幕式的讨论,角度有很多,可以从经费、从文化、从时尚、从多元化。可以批评,可以赞扬,可以说我们的不足,可以夸法国的优点。这本就是不同人对一件事物不同的看法。所有人看法一致才有问题。但是,这些讨论,都不应该落到对运动员的攻击。
不过是个穿雨衣的问题,还是个谣言,居然就直接否定了我国运动员的基本素质。想要抹黑,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啊。
这大概是笃定中国人对本届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不是很关注,没几个人会去看这个开幕式,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谣言出现了。
其实还有一个名场面就是领导讲话,工作人员打伞:
哎,中国人要反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