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咖喱的诞生|最初,根本没人敢吃这些真空袋里的东西
对昭和时代的人们来说,追求「快速」可能不是料理的首要目标,再加上放在透明真空包装里的咖喱,卖相实在不太好,这款商品的保存期限不如罐头来得长,价格也不算便宜。
台风天来临,外头的滂沱大雨,并没有浇熄想要好好吃一顿饭的念头。这时候除了泡面、罐头之外,能够快速上桌、又更加美味的即食咖喱,或许是一个更让人有食欲的好选择。
现在的即食咖喱越做越精致,口味也越来越多元,但你知道吗?在方便的即食咖喱刚问世的时候,众人不但没有觉得神奇,反而还觉得吃了可能会中毒。
一开始根本没人敢吃
时间回到1968年,来自大阪的食品制造商——大冢食品公司,在当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市售的即食咖喱——「Bon Curry」。即便大冢集团过去已经是制造咖喱食品的权威(主要贩售咖喱粉),但当时的主流市场已经被咖喱粉与罐头充斥,制造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大冢食品决定制作一些「不同的产品」。
大冢食品的团队受到美国军队启发,突发奇想将用于军粮的真空包装技术应用在咖喱上,这款「Bon Curry」即食包,号称只要经过热水加热3分钟,就能做出一道「人人都不会失败的美味咖喱」。
Photo Credit:ボンカレー
但说真的,对昭和时代的人们来说,追求「快速」可能不是料理的首要目标,再加上放在透明真空包装里的咖喱,卖相实在不太好,这款商品的保存期限不如罐头来得长,价格也不算便宜。
因此Bon Curry刚上市时并不受到顾客欢迎,还被一些人认为里面可能含有过量防腐剂、有毒物质,根本没人敢吃。
太空人加上国民女星加持
后来,大冢食品不断努力研发改良包装,改用铝箔材质,也开发了一种让保存期限更长的包装。然而,这一切居然都比不上这段期间发生的一件大事来得有效。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而当时太空人享用即食料理的影像也在世界各地流传。明明看起来一点都不好吃的即食料理,也在人们套上对外太空的好奇滤镜之下,开始受到关注,意外引发了即食咖喱在日本的巨大热潮。
除此之外,大冢食品还找来了当时以时代剧红遍全日本的女星松山容子作为包装上的代言人。有了太空人和国民女星的加持,让Bon Curry成为一阵流行趋势。
Photo Credit:ボンカレー
7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快速成长,大城市的核心家庭、单身上班族变多,饮食习惯也趋向于个人化,这顺带导致了主打单人份量的Bon Curry受到欢迎。
之后,Bon Curry在口味上也推陈出新,研发出更符合日本人喜好的咖喱口味,还找来了棒球选手王贞治作为电视广告代言人,造成一股热潮。
有趣的是,即食商品对现代的大家而言,早已司空见惯,市面上的口味更是五花八门,但大冢食品却在Bon Curry上市的50周年之际反其道而行,复刻了当年最初版的「原味咖喱」,就连包装都完美还原最经典的松山容子版本。
目前这款「初代Bon Curry」在网路上可能还能都买得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上网购买,用「昭和时代」的烹调方法,来品尝这份当年没人敢尝试的神奇料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