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不同寻常!对当前形势的几点思考!
作者:夏斐君
来源:斐君思享汇(ID:feijunsixianghui)
这个夏天,多地创下高温记录和降水记录。不止是中国,各国都拉响了气象预警。
关于天气的热搜一再表明,气候很不对劲。极端气候除了让我们身体不适,还会显著影响部分生活品和大宗商品的价格,随之而来的还有火灾、水灾、干旱、电力紧缺、农业受损等。与此同时,大国博弈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地缘政治敏感地区潜藏高风险,全球经济短期内也没有回暖的迹象……
不能再以平常年景的思维去分析预测形势了。时代主题早已从和平与发展切换到斗争与生存,全球处于“非常态”,很多“常态”的思维和路子都不管用了。
还记得是2022年夏天,全球极端高温之下,任正非说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寒意,还说要把“寒气”传给华为每个人。网友们很有才,造了一个新成语——“任公示寒”。虽然过去了两年,但这个寒气恐怕依然还在。
就当前极端气候对局势的深远影响,以及任正非的“寒气”,我从七个角度谈几点看法。
1)
气候安全这个课题,将越来越重要。气候安全关乎粮食安全,关乎水资源安全,关乎生态安全,关乎能源安全,关乎重大工程安全,关乎经济安全……气候安全的影响和重要性是全局性的、前置性的、系统性的!
要加强对全球气候大周期演变的研究和应对,历史上,气候曾多次彻底改写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2)
无论是疫情,还是极端气候下,超大城市都非常脆弱,从那年的武汉,到2021年的郑州,再到今年极端高温下的大城市……这些都给我们的城市化提了醒,不能再摊大饼发展超大城市,超大城市的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
且不说病毒和灾害天气,一旦敌人实施电网攻击,瘫痪了电网,超大城市就变成死城。未来,超大城市有四大危险:一是病毒攻击;二是网络攻击;三是电网攻击;四是极端天气攻击。
3)
极端气候常态化对全球局势的影响,极其类似于明朝末年的“小冰期”。当前全球局势纷繁复杂,极端气候与其他因素相互叠加,也可能会导致全球局势发生突变。
极端气候的影响,要结合全球能源短缺、粮食短缺、全球通胀、经济萧条和非典型战争等一起来分析。
比极端气候更让人忧虑的,是全球粮价和全球粮食短缺。这三者是高度关联、相互影响的。不规律的气候变化,更让粮食生产和粮价雪上加霜。
4)
类似的黑天鹅和灰犀牛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地缘政治危机、全球债务危机、美元危机等等。当前世界政经局势,可以用“1929+2008”来概括,即1929年大萧条前夜+2008年次贷危机。
网上各种段子。比如,今年可能是过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也许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这个段子,2021年传过,2022年传过,2023年也传过,今年依然有人在说。
这反映了很多人的不确定感和对未来的预期。而且这种心理预期与现实是相互影响的,可以说先有现实,再有预期;也可以说,这种预期将加剧某种现实。
5)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病毒和流行病需要高度警惕。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历史上瘟疫的出现,很有可能是物种迁徙的结果,由于气候变化,原本在某个地域的物种迁徙到新的地域,触发了跨物种病毒传播的可能。
历史上气温变冷的时候,蒙古高原的老鼠喜欢成群结队南下,把鼠疫传播至华北,比如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华北都发生过鼠疫。与之相反,气温变暖时位于热带地区的生物也可能会北上,这也增加了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概率。
公元14世纪,由于气候变冷,大量老鼠从东欧草原涌入西欧,引起了黑死病(鼠疫)。16世纪,西班牙入侵美洲,由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之前几千年没有发生过交流,印第安人对欧洲人携带的天花病毒毫无抵抗之力,大量人染病死去。
对于气候变化——跨物种交流变多——瘟疫出现概率增加的可能,要高度重视和警惕。
6)
气候大周期的变化,对能源供应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以我国为例,不少分析认为,未来雨带将逐渐北移,这就意味着南方地区的水电供应可能不再稳定;2022年川渝地区的缺水缺电,已经做了一次预演。还有分析认为,随着全球变暖,西风带可能会发生紊乱,我们北方地区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我不是气象专家,这里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相信气象和能源部门已经有研判和预案。
7)
尽管极端气候下,美西方也是受害者,但仍然要警惕“气象武器”。气象武器,曾一度被认为是空穴来风,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封神榜”。但是,一些国家的种种行为让我们不得不警惕。
某国公然拒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禁止将影响气候手段用于军事目的公约》。原因很简单,各种报道都指向它正在研究气象武器。而且还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专门进行利用高频电磁波对高层大气进行束控的研究,即达到所谓的“呼风唤雨”、改变气候的目的。该项目被命名为“HAARP”,一旦该武器研究取得突破,意味着可以人为引发台风、暴雨、海啸等气象灾难,以起到打击对手的目的。
面对这种对手,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底线思维!
结语:
我多次说过,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天早上醒来,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再次引用刘慈欣一段精彩至极的话:
在过去的三十年,人类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一直在平稳的发展中,虽然地球上不断有局部的意外和波折,但并没有一个全球性的事件打断这种的进程。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幻觉:社会的发展将一直是这样直线型的、平滑的、可预测的,但2020年全球疫情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幻觉。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性的重大意外事件其实是一个常态,它们在历史上不断出现,从黑死病到两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走向不断被这些意外所改变,有些意外事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与此相比,我们所经历的平稳发展而没有重大意外的这三十年,反而是一个例外。也正是在这三十年中,我们渐渐养成了对未来的一种直线思维方式,这是很危险的。
刘慈欣所说的直线思维方式,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包括一些智库。他们针对目前新形势,开出的依然是老方子。他们没有意识到世界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不确定是唯一的永恒。现在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比的就是各自的承受力。我们将迎来一个比烂的时代。接下来将一起熬苦日子,谁撑下去谁就赢了。
天之将明,其黑尤烈。当前,灯塔国正在加速衰落,在其触底之前,世界都不会好转。而且在其触底的过程中,一定会拼命抓住一些东西,拼命拉上陪葬,衰落时的疯狂是非常吓人的,也是高度不理性的。今天,任何以常识和理性去预测灯塔国的文字,都是垃圾,不用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按下了快进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稳字当头,稳定工作,稳定家庭,稳定健康,稳住钱袋。
储粮储草,准备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