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中蒙面怪客象征着谁?答案指向修复圣母院的《刺客教条》
有人分析,这位跑者象征的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当政时期,戴着黑色面具的著名囚犯「铁面人」;也有人说他是《歌剧魅影》里,藏匿在巴黎歌剧院地下室的悲惨男人;还有人说,他其实是法国作家莫理斯卢布朗笔下的侠义怪盗亚森罗苹。不过,更多人都指向另一个经典电玩IP:《刺客教条》。
巴黎奥运开幕式已结束多日,表演带来的震撼持续余波荡漾,依旧让大众津津乐道。细数最抢眼的桥段之一,莫过于在开幕表演中一路飞檐走壁、神出鬼没,将圣火炬送到传奇足球选手席丹(Zinedine Zidane)手中,那位盖着白色兜帽的神秘蒙面人。
他究竟是谁?都拿着圣火炬了干嘛不好好走路,非要在屋顶上跑来跑去?
那个开幕典礼上硬要蒙面的奇怪人士
图片来源:巴黎 2024
作为四年一度全球盛事,奥运开幕仪式汇聚了上亿人双眼。只要是身为表演者,应该都想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大方露脸倾尽所有才华。然而,偏偏就有一位蒙住全脸的变装仔,头披白兜帽身着黑色劲装,出现在表演上,还把整座巴黎几乎都跑遍了!
这位神秘客带着几位小朋友,滑着小船,行经代表城市心脏的巴黎下水道;穿梭在巴黎圣母院屋顶、夏特雷剧院等百年建筑中,引领剧团人员神还原法国经典画作《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神秘客另一个焦点,就是拿着圣火炬一路帅气跑酷(Parkour)。虽说把这个源自巴黎的极限运动,搬上开幕现场也是合情合理。然而,到底干嘛要搞一个热死人又麻烦的蒙面装扮?其实细究下来,一切都是大有来头。
有人分析,这位跑者象征的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当政时期,戴着黑色面具的著名囚犯「铁面人」(L'Homme au Masque de Fer);也有人说他是《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里,藏匿在巴黎歌剧院地下室的悲惨男人;还有人说,他其实是法国作家莫理斯卢布朗(Maurice Leblanc)笔下的侠义怪盗亚森罗苹(Arsene Lupin) 。
不过,更多人都指向另一个经典电玩IP:《刺客教条》(Assassin's Creed)。
改编整个人类历史的神级电玩
图片来源:刺客信条
刺客教条系列由法国电子游戏开发商与发行商「育碧娱乐公司」(Ubisoft)成立,以人类古今历史为蓝图,建立出架空世界。在这个世界观中,由拥护权力的秘密跨国组织「圣殿骑士团」和追求自由的「刺客组织」两大死对头,纠缠数千年的斗争为故事主轴。
圣殿骑士团渴望夺取由人类前一个文明「亚述人」创造出来、为了控制人类的神器「伊甸苹果」,以利骑士团维护新世界秩序。然而,身在暗影中的刺客们,则是不断与之对抗,保护人类自由意志与平等权利。这两大组织的斗争,从西元前49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开始,不断左右着人类数个世纪漫长历史。
时间来到现代,一位名叫戴斯蒙的酒保,意外发现自己竟是刺客的后代,而他也因此遭「圣殿骑士团」操控的制药公司绑架,被迫使用组织研发的虚拟实境机器「Animus」——一台透过血缘让用户体验祖先记忆的机器——从戴斯蒙的血液基因,追溯出历代刺客的记忆片段,好让圣殿骑士团能找出「伊甸苹果」的下落。
玩家则是以戴斯蒙视角,进入古代刺客记忆中,解锁各种棘手任务与游戏支线。其中,刺客标准装扮正是盖着兜帽、穿着贴身长版外套,跑起来整个气势虎虎生风,和开幕式蒙面怪客形象极为相似,也因此引起全球广泛粉丝热烈讨论。
打个游戏搞得像在博物馆深度巡礼
Photo Credit:Assassin's Creed,来源:Steam
由于《刺客教条》的故事背景,大多都是建立在十字军东征、法国大革命或美国独立等人类重大历史事件,团队在卯足吃奶全力还原细节,无论是人物妆发、服饰、街景,仿佛是搭乘时光机回到过去,把整座古代城市1:1比例搬到现代。只是打个游戏,搞得像在博物馆深度巡礼。
此外,因应主角「刺客」的身份,行踪大多藏匿在暗影中,平常没跟别人对干输赢时,大多都在爬窗户、跑屋脊、翻墙壁,看久了都很想把这系列改叫成「翻滚吧,男孩」。
当然,除了上述必备技能,刺客还有一招放大绝叫「信仰之跃」(Leap of Faith),什么意思?就是通常会让主角跑到全市最高的建筑物顶端,伸直手臂成T字型,接着从顶端一跃而下。如果没跳好,嗯,直接Game Over。所以这一跳,的确需要充满无限信念,才能有足够勇气直直跳下去。
在这一连串追赶跑跳碰之中,建筑物即是决定画面成败的一切主宰。
像是2010年发行的《刺客教条:兄弟会》,就是让游戏主角爬上14世纪初建造的义大利佛罗伦斯「乔托钟楼」(Giotto's Campanile),再从大约28层楼高处直直落地。以14年前左右的电玩作品来说,精细还原程度之高,玩家从攀爬到最后的跳跃,一路临场感十足。
因此,游戏团队在复刻建筑这件大工程,下足了许多功夫,巴黎也成为他们的游戏取景点之一。
重建巴黎圣母院的关键角色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达志影像
2014年发行的《刺客教条:大革命》,背景建立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年代,场景有出现凡尔赛宫、巴士底监狱、圣母院等巴黎重要建筑物。玩家则以第三人身视角,跟着刺客经历这场动荡不安的历史事件。团队更花了足足两年时间,来回扫描圣母院教堂,建立精细3D模型,为的就是让玩家身历其境,不错过一丝细节。
这项扫描,五年后意外成为一场世纪灾难的救命绳索。
2019年4月15日,疑似是圣母院内修缮工人违规抽烟,留下的烟头燃起无情大火,吞噬教堂顶端阁楼处,导致木质屋顶完全被烧毁。所幸在消防队彻夜抢救下,教堂整体结构和石制的大部分拱顶得以保存。
火灾扑灭后,刺客教条的发行商育碧马上第一时间释出善意,表示全力协助法国政府修复国宝级古迹。他们不只一口气捐出50万欧元,资助重建圣母院,更全力提供各种模型扫描资料,好让院方拥有精确范本得以完整还原。
所谓的刺客「教条」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源:巴黎 2024
看到巴黎奥运开幕式中,这位蒙面怪客的矫健身手,脑袋内第一时间迸出的,就是我大学时深深着迷的「刺客教条」。果不其然,表演结束后网上声浪大多英雄所见略同。
有人笑说育碧毕竟是出钱修复的干爹,法国政府自然要让刺客IP在圣母院上秀一波;更有人发现,开幕式总导演Thomas Jolly曾表示《刺客教条》是他的纾压良伴,大大增加可信度。
大学时因为老哥无心推荐,一口气换了显卡极佳的组装桌机,卯起来玩背景在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刺客教条:兄弟会》。那时候是第一次知道:中古世纪的医生会带着鸟嘴面具、达文西比莱特兄弟早了近四世纪做出飞行器⋯⋯实在想不到,电玩游戏居然能有如此精良制作的高度,以及丰富人文知识的深度。
说了这么多,游戏名称不断强调的「教条」,到底是什么?系列之四《刺客教条:启示录》有一段充满省思的话:「当其他人盲目地追随真理时,要记住,无物为真(nothing is true)。当其他人被道德或法律限制时,要记住,诸行皆可(everything is permitted)。我们在黑暗中行事,为光明效力,我们是刺客。」
身处暗处,眼睛看得更加雪亮;保持怀疑,才能洞悉真理不盲从。只是一个电玩游戏系列,居然还能玩味出这么多哲理。
曾以刺客为荣,如今教条却逐渐走向式微
Photo Credit:Assassin's Creed,来源:Steam
可惜的是,这一系列近年来渐渐背离宗旨,让主角走出暗影褪去刺客身份。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蓝本的最新作品《刺客教条:暗影者》,近日更因主角设定争议、捏造部分历史和盗用美术,受到全世界玩家剧烈抨击,曾经的神作似乎渐渐走向崩坏。
然而,我对这系列的喜爱,依旧留存着几分信仰,因此在开幕式上看到熟悉的身影,其实相当感动。
尽管以上对这位蒙面客的论述,可能都是身为粉丝的浪漫想像,然而,当这些假想真的成立时,或许,也能解释自由平等博爱之国,为何会用蒙面盖头的形象,作为贯穿整场奥运开幕的重点人物:当隐藏兜帽之下的真实身份无法被定义时,你所见的都「无物为真」、任何事情都「诸行皆可」。
大概就是这个「诸行皆可」,才让这场四小时的奥运开幕式,惊掉这么多人的下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