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杠精论输赢时间!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有人问,你说通胀来了CPI起来了,工资跌下去了,就业机会也够呛,这不是比滞涨还可怕吗?
这里我先说说几年前我的判断吧。
在2019年年初,我就预判过地产的现状:未来大量的地产商都要噶,最后会有国资出来都收了。
五年半过去了,现在再看我当年的预言,是不是准的出奇?
但站在2019年看这个预判,很多业内老同事都大骂我扯淡,19年地产火爆过一阵子,个个都怕买不到房子,新房摇号跟中了彩票一样,每个人都不信地产会走到今天。
我倒不是吹自己有多牛逼,趋势就跟阳谋一样,是无解的。
为什么地产会绷不住?
有人把问题归结于管理层喊话房住不炒,搞了三道红线。
难道没有三道红线,房地产企业就能苟过去?
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早早的喊话房住不炒,划定三道红线是为了避免地产全面硬着陆,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让泡沫膨胀到被美国启动的经济周期给刺破,还是主动刺破地产泡沫,这还用得着选择吗?
如果你们认为地产没有泡沫,咱就是如实的去看看现在的房价,有多少人能在不掏空六个钱包,背负后面几十年沉重压力的情况下,买得起房子?
房价是降了,但在核心城市里,即便是如今的房价,对年轻人,所谓的刚需群体,真的是容易负担得起的吗?
一件商品很明显的高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负担能力,只是靠着金融属性才能撑住价格,还能昧着良心说没有泡沫,那你就是大经济学猹,可以拿任大神一样的工资,跟着皮带哥一路狂奔。
地产一路狂奔中,创造了天量的货币,流动性冲击着资产价格。
打个简单的比方,让你现在一口气拿到未来三十年的收入,你是不是觉得手头上特别的富裕,钱多了,不想着还钱的话,还不得可着劲的造?
地产的发展让整个社会陷入到这种狂热中。
当这种地产狂欢模式停下来,会发生什么?
再也没有那么多预支未来三十年的收入来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了。
因为预期未来这种狂热模式也不会再有了。
于是很多企业和个体都纷纷开启了消费降级:加大储蓄,减少债务和支出。
最近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在感慨牛羊肉降价了,奶茶降价了,以前所谓支持起轻奢生活方式的那些商品的购买力一下子掉的厉害。
我之前说过一个理论,流动性对资产价格的推动,就好像你沿着一个方向搅和杯子,搅和得越快,流动性越好,水位升的就越高,实际上水还是那么多水,但看起来杯子却快溢出了。
这时候你手酸了,搅和不动了,水位是不是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这时候你再想看到水回复到之前的高位,就得往里面加上更多的水。
高速转动是难以持久的,结束高速转动之后,整个社会得有一段时间来填补之前的空转窟窿。
最好的办法就是科学的拉起CPI,这是个灌水的过程。
但这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普通人是会先体验到水位下降带来的痛苦,即便通胀正在进行中,因为资产价格下滑带动的一系列问题,所谓对未来过分悲观的预测, 让刺激消费听上去像是个笑话。
这就跟我在2019年年初说地产商们都会陷入困境一样,像个笑话,一切政策和行为都有个滞后性。
软着陆的根本要素是着陆!
软是让这个过程中不至于太过于痛苦,但终究还是有落差的。
你想无缝衔接?那就是根本没有着陆。
其实夯实经济也是需要勇气的,比如说海那边的美帝,难道他们不想着陆吗?为什么一直扛到现在?谁还记得2018年美国第一次喊出贸易战的时候,对我们冲击有多大,现在呢?我们还会认为美国不可战胜吗?
事实就是甭管你看美国的经济数据表现得多吓人,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去掉水分的话,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超过美国了。
当我们能重新去定义全球贸易秩序,欧美就不是所谓的消费国。
你丫天天消费,钱到底从哪里来?印钞机吗?你凭什么靠着印钞就能过好日子,而我们辛苦干活卷生卷死却没消费能力,这合理吗?
这几天的新闻是金砖国家在做自己的国际结算体系,跟SWIFT竞争,现在已经有159个国家打算加入,不知道美联储会如何想,但如果去掉了印钞机加持,欧美还能做高高在上的消费国吗?
那么最终商品需求,原材料的定价权会掌握在谁手上呢?
旧体系的崩溃,新体系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别问我为什么你自己感受不到,想想看,大A的几次牛市,当普通人都感受到牛市来了的时候,往往冲进来都当了接盘侠。
其实我是很反感国运说的,靠运气赚来的,最后都会靠着实力全部都亏掉。这波转型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但我们毕竟还是成功着陆了,经济能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真的很难,不信你就看看现在地方上的许多声音。
从来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在哪里,就会指着谁说话。
其实最终都是一场分配的改革。
地产、金融,从前真的都是超高收入群体,现在这些人都要获利回吐了。
之所以很多人能高兴的谈论国运,其实是我们对自己够狠,于是在国际竞争里能一路逆袭,普通人就是个随波逐流的一生,别以为你之前做对了所谓的选择全靠自己英明神武,你在上升的电梯里,用什么姿势蹦跶都是在上升,而让你上升不是因为你姿势对了,只是你赶上了电梯。
有人经常指责我不说身边的事,天天在那里叨逼叨各种大势,看看,我只不过是想找到电梯,不想把时间花费在无用的蹦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