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董宇辉收钱当老板后,风评就开始急剧下掉?
上个月25号,东方甄选发布了条劲爆的内容:
当天我就预感:小董要凉
老愈此招够绝!
果不其然,现在半个月过去了,但凡谈论到此事,但凡相关的文章下面,都在骂董。
要么说他装逼,要么说他奸,要么说他没文化装有文化。
但是在一年前,他完全是个国民好女婿呀,
大家都说他是直播间的清流,说他学识渊博,说话引经据典,也不引导消费,非常吸粉。
人性:
我支持他,是因为他跟我同类,
因为他们好,就代表我也有机会好。
但,如果他太好,他就不是我同类了。
而且他比高高在上的那些人更可恨的是:他利用了我的支持。
李佳琦也一样,小杨可也如此,郭有才亦然。
身份认同已经崩溃了,“哪李贵了”才能成为导火索。
最初,大家都认为:
老俞作为老资本家,欺负初出茅庐的小董,而小董面相这么老实,肯定是被剥削者。
——大家都是打工人,那肯定是老板有问题。
结果,小作文一出来,哦豁,这小董几千万年薪啊?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啊?
而老俞,则正是这种效应的受益者,
因为在“原先就高自己一等的人,和刚刚甩下自己的人”之间,
人们更容易接受前者本来就有钱,于是俞敏洪又从万恶的资本家,变成了良心企业家,变成了有知遇之恩的伯乐。
人们有个朴素的愿望:
就是不希望强者太强,
哪怕他占理,人们也不希望他强,而当这个强者变成了弱者以后,人们就开始同情他,一方面不希望他太惨,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补。
现在回头看,董宇辉好像成了最大的赢家,空手套白狼拥有了一家百分百控股的公司,完整的组织架构,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完整的业务模型,从始至终分文未出,不承担任何风险拥有了一家半年可以净赚 1.4 亿的公司。
但是,董宇辉的问题,在于富得快,富得不够久,富得不够靠自己。
如果董宇辉接下来,靠与辉同行再度创造奇迹,如果董宇辉能干点其他事业包装一下自己,只要做了一些人们主观上觉得“应该赚钱”的事情,就能被人认可。
人们只知道这人的生意做得很大,有几把刷子,靠自己而不是靠他们的支持也能赚到钱,那他有钱就是天经地义了,就服了,就不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