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装穷,骗穷人。这么缺心眼的话谁想出来的
最近《逆行人生》在网上被骂爆了。同时票房也不怎么样。
所以有些人把这两件事强行关联,觉得是得罪了网友才导致的票房失败。
其实并非如此,在互联网上,电影被批判不一定是件坏事,也不构成票房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思诚的解密在各大平台就没太掀起骂战,甚至很多人还吹捧这电影。但不妨碍它跟逆行人生的票房是一对卧龙凤雏,在猫眼上手挽手赛着畅想票房能蹭过五亿大关。
热辣滚烫则是反例,我还记得在年初的时候,全网那种对贾玲的刻骨仇恨,以及谁掏钱看了这电影谁就跟我有杀父之仇的豪侠之气,比徐峥这次遇到的喷子在嘴臭程度及绝对数量上领先太多了。
但可惜的是,热辣滚烫还是拿了春节档冠军。对这个结果我是有点不满意的,因为我认为飞驰人生2要更好一些。但事实就是事实。
而上面我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解密,没什么人追着骂。一个是热辣滚烫,全网争着骂。两者一个票房糊了,一个票房大卖。再加上逆行人生的例子,其实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被网友骂这件事,并不决定这片子卖不卖。不骂可能不卖,骂了也可能卖。骂也可能不卖,不骂也可能就卖了。
毕竟网络平台上发言不需要付费,也不用去电影院消费了才有资格骂,所以往往会是「越不想看」、「越不爱看」的人,讨论欲望越强,言论越偏激,情绪越愤怒。
因为这样能够最低成本的毁掉一个东西(低到连三十五块钱电影票都不用买),虽然实际上是毁不掉,但这份「我骂谁谁倒闭」的美丽畅想,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很致命的吸引力。
同样是造价过亿的大工程,你没经调查,去说某个集团的食品,里面某种添加剂有毒,或者某个楼盘准备烂尾,都会有法律责任。但骂电影不会。
至于所谓的「富人装穷人拍电影赚穷人的钱」,这个流氓逻辑的落点也不是装不装穷人,甚至不是演艺圈收入到底公不公道。精髓在于说这句话的人觉得自己穷。
因为穷,所以心情不好。所以想找个没法处罚自己的人骂一骂。哪怕他的穷跟徐峥拍了这部电影没什么关系,但穷是一种自然状态,不以电影质量本身为转移,所以骂你是没什么问题的。
你换成真是一群穷人在演这部戏,按月薪三千给片酬,那也可以说成是「找穷人演穷人在拿穷人开心同时还赚穷人的钱」,听起来更罪加一等。
所以这根本不是富人在演穷人的问题,是自认为是穷人的人,一定要以这个较为政治正确的理由来宣泄一下自己的不满而已,只是因为寂寞才骂你,不是因为骂你才寂寞。
更何况逆行人生现在票房不行,也不是被网友骂出来的。徐峥自己有一些槽点,加上这个题材太容易被带节奏,所以看起来好像是民意的愤怒,决定了这部片票房不卖。
不是的,对愤怒以后不需要负责任的事情,民意永远是愤怒的。
但不耽误任何一部他们愤恨的电影卖钱。我相信再恨徐峥的网友也不会觉得《逆行人生》比《满江红》的戏外争议还大,但没办法,满江红那年就是踩到了春节档期缺正经喜剧的风口,加上沈腾跟张艺谋的招牌,所以就是大卖。再往前的《八佰》就更不用说了。
实际上这电影我看完,感觉拍的还不错,起码比我预想的要好。不卖这件事跟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这种现实题材,略带点喜剧色彩跟人情世故的片子,在这两年就是不吃香的。
而且我从没想过它可能达到《我不是药神》的高度,因为质量跟尺度上都不可能,更何况药神讲究的是对抗,是人性上的爽片,讲述的是「情与法之间的对抗」。更接近的反而是王宝强的八角笼中。
逆行人生这个题材就决定了只能是小范围内做文章。我曾经对这电影最理想的预期就是《奇迹笨小孩》的票房成绩(十三亿),再多更不可能。过了那个时代了。
顺便再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事。
就是徐峥其实对于他自己监制的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很有路径依赖。当时他所采取的海报设计,有点参考辩护人那种丧事喜办的海报风格,弄了电影里一群得了白血病的病人及家属,在海报上狂笑。
这很符合他上海小男人+文艺工作者的精明反讽式审美。因为任谁都知道这群人是笑不出来的,你得白血病了你会有心情笑成这样吗?
所以这次他还是用了这个办法,不止在戏里阴阳怪气外卖公司搞面子工程、服从性测试的「微笑行动」,而且海报上也弄一群外卖员笑得极其假。
结果玩砸了,被人以为这是「宣传外卖小哥生活多么愉快」的电影。而骂这点的人当然一般也懒得再花巨资去电影院求证。骂就行了。
但药神当年这个海报就没人说什么,反而被人赞有新意。难道是得白血病还没有送外卖惨吗?
不是,因为得白血病还有心思上网的毕竟是少数,但送外卖的,以及做跟送外卖工作强度差不多的人太多了,他们的生活不允许艺术加工。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善意」用在白血病人身上,享受自己看白血病大姨道德绑架警察时共情流泪的自我感动。但自己沦落到被审视者,就会出乎意料的愤怒。哪怕两者明明都是对弱势群体的好意(或消费)。
这也是徐峥想当然的一点。
所以很多抖机灵的,说什么如果徐峥拍成这样我就看了,拍成那样我就看了,对算法的讽刺力度加深我就看了,多集中于外卖员的痛苦我就看了,其实都是扯淡。不想看的人,怎么都不会看。
愿赌服输,丰俭由人。徐峥自己是做生意的,所以面对这种玄学的市场环境,也应该有自己的心理准备。
喜欢这部戏的也没必要给他喊冤,一部电影卖座与不卖座,牵扯到的元素很多。徐峥的囧妈也不值六个亿的纯收入啊(这放在院线等于起码20亿票房),但还是值了。
而这次逆行人生不该这么低,却这么低,充分证明了世界是公平的,最公平之处就是每个人每一次的努力,市场反馈都未必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