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一起动手,要么去饭店,AA”我的家规,让儿媳愿意回来过节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道:“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就拿放长假这件事情来说,作为父母,肯定希望儿女回家陪伴自己,尽尽孝道,很多父母恨不得在九月初就联系儿女,询问他们是否回来,即使得到了肯定回答,也担心出了变故,不亲眼看到儿女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根本不会放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父母的眼里,陪伴,更是最基本的孝道。若是儿女不肯回来,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父母都会感到难以接受。
而儿女呢,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得已,有自己的苦衷。一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七天假期,作为打工仔,我们在职场上是卑微的,是被动的,面对公司无情的剥削,我们虽然心里有怨气,但是真正可以撕破脸皮拒绝加班的人,很少,毕竟,我们需要这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二来,假期来之不易,我们也想把它花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也想要好好享受一下,放松一下早已被巨大的工作压力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身心。
最后,作为父母,你期盼儿女回去,而儿女的另一半也有父母,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女回去,儿女的另一半也想要尽孝。
还有些老人喜欢用双标的态度对待儿女及其另一半,见不得自己的儿女辛苦,想让他们在假期好好休息,好好吃喝玩乐,却把他们的另一半当作免费保姆使唤,最后,婆媳矛盾、翁婿矛盾都会上升到夫妻矛盾,影响到家庭和睦。
记得北野武曾说:“所谓规矩,从根本上考虑,其实就是为他人着想。一个差劲的人,是完全没有‘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这种想法的。”
“气死我了,两个儿子都不回来了,只因两个儿媳妇不干,说是要么就地过节,要么就不过了。像话吗?咦,你的儿女全部回来啊?你怎么做到的?他们可真懂事。”
得知两个儿子都不回来过节了,段阿姨正感到十分生气,看到邻居刘阿姨买了一大堆食物,感到好奇,问了几句,得知她的儿女都明确表示会回来过节,感到羡慕不已。
01.曾经,我也不是一个好婆婆,只疼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总使唤儿媳妇;
“你儿媳妇不愿意回来,很正常,只要她们回来了,不管家里有多少人,烧饭都是她们的活,我记得过年的时候,你家有一天来了一二十个人吧,摆了三桌,我看到你儿子坐在那里跟人家聊天,你儿媳妇们又进又出的,忙得脚不沾地,这日子过得比上班还累,谁乐意回来?”
在段阿姨的眼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在她的认知里,干家务活是女人的义务,儿子是男人,哪能干这些脏话?她也舍不得。
事实上,刘阿姨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她以前也是一位包揽家务活、让老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主妇,家务活她干,孩子她照顾,公婆她伺候,男人只需要赚钱养家糊口。
等到她儿子结婚了,她当了婆婆,也想这样要求儿媳妇。在儿媳妇第一次回来过年的时候,刘阿姨也采取了双标态度对待儿子和儿媳妇,让儿子和女儿歇着,让儿媳妇跟她一起下厨,给全家人准备年夜饭。
没成想,无论刘阿姨怎么喊,怎么囔囔,儿媳妇都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根本不搭理刘阿姨。最后,还是女儿解了围,在酒店里订好了饭店,全家人才吃上了年夜饭。
“事后,我很生气,觉得儿媳妇不懂事,还想教训儿媳妇,女儿看到了,猜到了我的想法,把我拉走了,倒是把我讲了一顿。”
02.女儿以自身角度出发,问了我好几个问题,加上儿媳妇的脾气的确不好惹,我慢慢转变了思想;
刘阿姨的女儿拉走了妈妈,面对喋喋不休指责嫂子的母亲,女儿没有直接劝说,而是问了她几个问题。
“妈,如果是我婆婆和老公,想让我一个人为十几口人准备饭菜,让我忙得脚不沾地的,他们坐等着吃,给我留下一桌子残羹冷饭,你会怎么想?真的会眼睁睁看着他们欺负我吗?”
“门都没有,我告诉你,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供你读了大学,是为了让你过好日子,不是为了让你做免费保姆,伺候别人的。你是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看到你受罪,那就跟要了妈的命一样。他们要是敢这么欺负你,你告诉妈,妈去找你老公和婆婆算账。敢欺负我女儿,当我死了吗?”
“那要是他们不听,我行我素呢?”
刘阿姨把桌子拍得啪啪响,果断地告诉女儿:“那就离婚,带着孩子回来,不就是个女儿和外孙女吗?我养得起。有我在,谁敢欺负我姑娘。”
“你是这么想的,那么,我嫂子的父母难道不会这么想吗?”女儿的反问,问住了刘阿姨。
在女儿的多次劝说下,刘阿姨慢慢地转变了思想,加上她儿媳妇也不是善茬,是一个敢跟老公拍桌子、生气了反锁门的媳妇,为了避免把儿子的小家毁了,刘阿姨不得不对儿媳妇客客气气的。
03.
于是,刘阿姨定了一个家规:“要么一起动手,要么去饭店,AA。”
如果决定在家里吃,那么,在家的每个人都要发挥作用。随着对儿媳妇思想的转变,刘阿姨自己也改变了,不再惯着老公,要求老伴也必须干活。
“女儿和儿媳妇说得对,我凭什么当免费保姆伺候他啊?我儿子会干家务活,会扔垃圾,会洗衣服,会扫地,还会下厨,他凭什么不会?不会?那就饿着。跟我叫板?儿子儿媳妇女儿可都是站在我这边的。”
现在,刘阿姨的老公也被迫变得勤快了一些,至少,下楼散步的时候记得扔垃圾,在大家都忙着做饭的时候知道收拾餐厅,吃完饭之后洗碗,不然,他就得面临着全家人的数落。
如果儿女都回来了,都不想做饭,那么,刘阿姨就会组织大家去饭店吃,也不再让谁掏钱请客了,直接按人头AA制,以免大家产生矛盾。
“说白了,不管是儿女,还是儿媳妇,要的都是一个公平。你采取双标态度对待人家,却要求人家把你当作亲妈孝敬,可能吗?”
04.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种教养。”
无论是做父母,还是做公婆,还是做岳父岳母,要想得到晚辈发自内心的尊重,得到他们的孝敬,我们都得先做好自己。
当你做好自己了,真心把人家当作晚辈看待,尊重疼爱对方,只要对方不是忘恩负义之徒,都会投桃报李,发自内心尊重孝敬你。
而你若是采取双标的态度对待儿子和儿媳妇,还想让儿媳妇把你当亲妈孝敬,那就是强人所难了。很多老人晚年生活之所以过得不好,都是因为自己过于双标,给自己挖了大坑。
今日话题:你愿意回婆家过节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