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百姓超市一般卖些什么酒?】
旅行归来,说说日本超市里的酒水区。
邮轮靠岸后,一般陆上观光时间约莫10小时左右,所以没参团,选择了自由行。
要去的地方太多,所以超市也就走马观花的看了下,长崎有家大超市货品比较全,在里面逛得时间久点,把所见所闻,和大家简单说下。
一、啤酒区
日本的啤酒售卖以本地品牌为主,主要是麒麟、三得利、三宝乐(也叫札幌)、朝日等;
每个大品牌下,又分出不同风格的子品牌,比如三宝乐旗下的惠比寿就有金罐,蓝罐两种;
然后又有季节限定发售的啤酒,比如麒麟秋味;
还有地区特色的啤酒,比如用熊本阿苏火山地区的水源酿造的三得利“九州限定”。
所以整个啤酒区显得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啤酒包装以350毫升和500毫升的铝罐为主,瓶装极少。价格区间折合人民币在8元—28元之间。
国外的啤酒就看到两款,一款是百威,500毫升的13.7元,小罐的10.5元。另一款是小玻璃瓶装的健力士,7.5%度那种,不是国内的降度版。
相比之下,日本更认同本土品牌,我们大点的超市则以丰富的外国酒为荣。
还有,外资直接在中国控股的品牌也不少,比较有名的有: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雪津啤酒等;
二、威士忌区
日威这些年比较火,比如山崎、白州,嚮;虽然价格有所下行,但仍处于周期高位。
本来想买几瓶做个纪念,但找到的只有甲州、余市、三得利的几种入门款,价格倒还好,最便宜的三得利红牌只要52元,白牌76元;这两种在国内分别是180元,208元。
价格虽然小漏,但人肉背回来实在差点意思。
整体陈列,洋威和日威大概2:1的样子。都是一些大路货的调和威士忌,没啥兴趣。
像尊尼获加红方、黑方,杰克丹尼,金宾,我算了一下,国内价格还便宜个10%以上。
三、清酒区
清酒售卖区品种很丰富,但大多为中低端产品,价格区间在6元-150元不等,属于我们常说的“口粮酒”。
因为超市要满足的是普通家庭所需,所以不单价格亲民,包装规格也特别接地气。
有光瓶装,有大、中、小牛奶盒装,有玻璃口杯装,有铝罐装……
像2000毫升的纸盒黑松白鹿纯米酒72元,900毫升的月桂冠山田锦42元,200毫升日本盛6元,主打一个经济实惠。
很多日本单身上班族收工回家,都会在就近的超市拿两罐清酒,买一个便当,就这么简单密西一下。
四、日本烧酎区
烧酎就是日本的高度蒸馏酒,近似于浙江的糟烧白酒。
蒸馏技术有考据是从明初从琉球传入日本岛的。
烧酎区和清酒区一样,也是品种、规格、包装很多样。
一般规格是:1800ml、720ml、900ml;酒度在25-45度之间。
长崎所处的九州岛就是全日本最著名烧酒产区,类似贵州酱香在中国的地位,所以超市陈列也是及其丰富。
比如:长崎县壹岐岛的大麦烧酒、熊本县的球磨米烧酒、鹿儿岛县产红薯为原料的萨摩芋烧酒、宫崎县的雾岛烧酒……
九州7县,每个县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代表烧酒,但正因如此,也卷得很厉害,超市估计有3*0个品牌以上,分了两列长货架来展示。
遗憾的是回来以后才发现没拍照,只能干聊了。
还有就是,日本人喝烧酒不像我们纯饮,一般加水、冰水、冰、热水等方式更常见。
五、葡萄酒区
葡萄酒最早就是从九州的福冈(博多)传入日本的。
记得以前玩《太阁立志传》为了搞关系,一般到博多葡萄牙教士手里买入南蛮酒,然后再屁颠屁颠的给织田信长送礼,一般很快能把好感值拉满。
葡萄酒售卖区的陈列,本土葡萄酒和外国葡萄酒一半一半吧。
像智利甘露红魔鬼这种全球的畅销款,超市卖80元,比国内还小贵了一些。
最便宜的三得利红酒只要33元,比较有名的山梨甲州白葡萄酒折合106元。
日本的白葡萄酒品质一般高于红葡萄酒,两者相加,年总产量大概10万吨,几乎完全内销,出口很少。
山梨、北海道、长野(信州)是日本的三大葡萄酒产区,所以超市本土酒展区基本被这三个地方的酒挤满。
02
最后说说感想吧。
按人均月收入来说,中国大概3300元/月(我们叫可支配收入),日本大概16000元/月,单从酒类价格来说,消费起来压力不大。
当然,日本的蔬菜、水果、肉类比我们贵了不是一星半点,这个超市的水果区,苹果15元1个,不到篮球大的西瓜67元1个,普通大米9元1斤。
每个价格标签都会标明商品多少,税是多少,消费者会对缴税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大凡好的东西,日本都留给自己人用,且都会在商标上特意标注“国内产”。
而我们出口的商品一般比内销的产品质量好,标准高。比如,水果类、茶叶类、生鲜类等……
很多景点的玩具,纺织品,纪念品后面都是标注made in china。
整个超市里只有两款中国酒售卖,一款是古越龙山,一款是噶玛兰威士忌。
逛了下书店,很大的那种。只有刘慈欣的《三体》在售卖,没有见到其他国内作家的书在售。
老龄化确实严重,码头指挥泊车的竟然有一名坐着电动轮椅的老人,当时就惊了。
记得每次回邮轮顺手带几罐啤酒,船上啤酒330毫升的青岛铝罐卖7美金,喝得肉痛。
胡咧咧了这么多,今天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