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苑大王
来源:鉴茶院(ID:jcytoday)
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5000年来就一直在自己的这片土地上,我们可能变成今天的印度,很多人出生就注定低微卑贱,喊出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口号,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人,
是晚月明如昼,诸路教众席地而坐,总坛的执事人员取出素馅圆饼,分飨诸人。众人见圆饼似月,说道这是“月饼”。
虽然中秋节在汉唐时期就没少被文人墨客所颂扬,但这个节日在民间和老百姓中的大规模普及,起源于元代以后的江淮地区。虽然成吉思汗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巨大帝国,但其暴虐血腥的统治模式、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与中华文明根本不兼容。在屠杀了接近7000万人之后,蒙古人把中国分成了四等。
一等是蒙古人,大老爷,统治者;
二等是色目人,中亚河西走廊西域人、穆斯林之类,眼睛有颜色;
三等是汉人,北方沦陷区的汉人、契丹人等;
四等是南人,是原来南宋王朝统治下的百姓。
汉人是下层,南人是下下层,统治者根本不把其当人看,请注意这不是形容词,在法律和社会管理上,你确实不是人。
蒙元的法律规定,南人打伤蒙古人,要偿命,蒙古人打死汉人,只赔一头驴。汉人和南人,不准当兵、不准做官、不准读书、菜刀也是奢侈品,因为“不得持寸铁”。
整个国家就像一个监狱,大家也不准有名字,只准有编号。像朱元璋,元朝给他的官方名字叫朱八八,张士诚,叫张九四。在蒙古人的眼中,汉人就是可以随便杀害和掠夺的两脚羊,社会反元的怒火,可想积累到何等地步。红巾军起义陷入低潮以后,江苏盐城的贫苦盐民张士诚扛起了反抗大旗,他派人先期秘密到每个村庄约定于中秋一起举事,并做了一种圆形糕点,叫做“月饼”,里面要么夹着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要么是红糖拌朱砂的馅,意为“诛杀元饼(兵)”。

今天盐城的东台人依然保存这中秋吃冷锅饼,杀鸭子(鞑子)葱烧的习俗,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个老乡。张士诚在中秋大起义之后,迅速攻克了淮安和扬州,截断了大运河和东南财赋,直接威胁到元朝的财政收入和朝廷安全,元顺帝惊怒之下,命令丞相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把张士诚包围在高邮城内。
当时的其他义军头领朱元璋、陈友谅之类的吓得半死不敢救援,《太祖实录》记载,“时元兵号百万,诸将畏,莫敢往”。但张士诚就敢硬扛着脱脱打了三个多月宁死不降,并利用元顺帝临阵换将的机会从城内杀出,一战击溃了这百万大军,彻底打断了蒙元的脊梁骨。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把红巾军和张士诚反元的合法性继承到自己身上,开始大规模的在民间倡导中秋节,因为在老朱家看来,这是其驱逐鞑虏、政权合法性的充分象征。
张士诚和朱元璋的争夺天下我们就不赘述了,但可以明确的是,民间大规模的欢度中秋节,有团圆祥和的意境,但更在重申和纪念炎黄之孙血脉中,永不屈服的反抗意识和战斗精神。
蒙古人从中原败退之后,一直就想不明白,汉人为什么要反抗呢?一样是四等人的种姓制度,印度不就安安心心的干做奴隶吗?甚至俄国人,不也卑躬屈膝的拆掉关卡要塞,只敢在平坦的地方建立基辅和莫斯科吗?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人骨子里根本就不承认血统制和天赋尊卑。近代之前,整个世界包括西方,除中国之外,都是“君权神授”。
日本,说天皇是神而不是人,天照大神的后裔,“万世一系”。这种情况当然有贵族,因为他的“种”跟你不一样嘛。贵族才有姓,那是高贵的象征。到今天你看德国人名字里带“冯”的,法国人名字里带“让”的,那都是贵族。
再看欧美日的平民,都是只有名字,没有姓。smith,铁匠,george,农夫。像日本人,名字叫什么大郎、二郎、三郎、小次郎,到最后只好编了一堆松下、丰田、井口、村上之类的姓氏给自己安上,一看就是纯纯的屌丝。但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华夏的建立,起源于炎黄融合,是大禹治水的原趟班底,就地转化为夏王朝。夏禹虽然称了王,但也就是个项目经理,治水的过程中,各个部落都是出了力气的,大家都是合伙人,我发明了弓箭,我姓张,他驾驶战车,他姓司马。什么叫“百姓”,大家都有名有姓,都是贵族,你凭什么骑在我头上,谁也别搞装神弄鬼那一套。所以后面商朝的那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和活人殉葬的玩法就根本搞不下去,百姓联合起来将其干掉,这叫“汤武革命”。
因此,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一开始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孟子在两千年前就讲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中华文明的基因,建立在百姓、革命、仁爱之上。你要问当年百家姓的老祖宗们给后代留下了什么最宝贵的财富?它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土地山川,

在《倚天屠龙记》中,最感动我的一个环节,是中秋过后,张无忌送别明教众人,
“群豪白衣如雪,一个个走到张无忌面前,躬身行礼,昂首而出,再不回顾。张无忌想起如许大好男儿,此后一二十年之中,行将鲜血洒遍中原大地,忍不住热泪盈眶”。

今天我们自由自在的吃着月饼,甚至嫌弃太甜太腻歪了,但别忘了,这都是前人用了多么大力气才争取来的,是祖逖闻鸡起舞血战乱华的五胡、是岳家军在郾城大破拐子马、是喻培伦背着一筐炸弹血战黄花岗。是阎应元带着江阴十万百姓,死扛二十四万清军铁骑和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杀清军三王十八将,毙敌七万五千人,在全城殉国前高呼,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同死,留大明三百里河山。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大明有投降的宰相和将军,却没有投降的正科级典史,就冲阎应元和江阴百姓,老朱家二百多年的中秋节也没有白推广。
今天,中原王朝已变为华夏大地,汉人的概念也融入中华民族,兄弟操戈俱往矣。然而我们需要牢记的是,我们的幸福、团圆、祥和,不是别人的恩赐,都是靠自己的奋斗和双手争取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