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道!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人生总如浮云般,半为透明半遮掩,踏对踏错只一步,便是天堂地狱间。”
很久没有看到那个身材清癯的老者了。依然是一碟花生米,一碟香干拌牛肉,再加上一瓶二锅头,这似乎是老者的标配。一切都和五年前一样。五年前的2019年秋,似乎也就是在这样的秋日暖阳里,我曾经和这位老者喝光了一瓶二锅头,吃完了两碟花生米和两碟酱牛肉拌香干。然后大笑分手,相互之间竟然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至今依然记得,在那次交谈的最后。老者长叹一声:“中美之势,已然无解,孰消孰长,唯看剑芒。”当时的我正要上前询问,这所谓剑芒,到底指的是什么?老者却大笑而去。自此一别,竟有五载。
南太行的山间酒家有很多,王屋山,中条山,都是我一贯行走熟悉的地方。这五年间我倒也没有刻意去寻找老者的踪影,所谓有缘自会再见,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但今天在这王屋山中,突然听到这熟悉的吟诗声,熟悉的清癯身形,心中难免还是一阵悸动。既然有缘,自要想见。
“五年未见,您老身体安康,未见清减。”坐定后,虽然没有过多的寒暄,但还是不免俗套一下。
“倒是你的奔波之苦,愈发明显了。”老者为我斟上一杯酒,脸色平和。似乎对于形容憔悴的我并不惊讶,也不同情,只是在做一种客观的称述,和我的俗套相比,大不一样。
“没办法,生活吗,总得奔波。”我苦笑。
“如我这样的生活,亦需如此?”老者微笑。我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如果像他这样以清闲之身过清淡之日,自然无需太多的奔波,只是人性如此,回归淡然自是很难,放弃追逐更是不舍。更何况,追逐之身一旦起步,又岂是一句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于是我回答
“心向往之,身不能至。”言下之意,虽然我也知道他的生活很是逍遥,但我自有俗事需要处置。本来嘛,人人都说田园好,但如果真的让人选择田园还是都市,这世界又有几个人能够真的放得下都市而选择田园呢。
“那就只有努力了,祝你事成!”老者的脸色顿时肃然,并没有那种隐世者对入世者的轻瞧。我想,这大概才算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吧,不以己悲,不以物喜。虽远离俗世繁华,但却也尊重世间好恶。
“老先生,我记得五年前您在分别之时,说出了一句‘唯看剑芒’。我生性愚驽,一直想不通这剑芒所指,是不是晚生在五年前想通了这剑芒所指,今日也就不用那么奔波了?”
“中美各自的剑芒太多,我也不过泛泛而指。你又何必较真,但有一点,无论如何,中美关系的不可调和性却是最大的趋势指征。明白大河里的水流向何方,那么你随手舀一瓢,不也尽够了吗?”
“大河里的水,流向何方?”我有些茫然,但很快也就明白过来。如果把自己的投资方向调整为中美不然会割裂的领域,那成功的可能性必然会高很多,依托中国以及中国目前已经获得的东南亚和非洲,乃至中亚和西亚的市场,中国自身已经具备了与西方一较高下的资本。且这种一较高下是必然会出现的。所以,如果我们还是把资本投向那些中美无法割舍的领域,比如中低端制造业等。反而会因为受到对方市场准入限制等牵制而步履维艰。也就是说,在过去五年的大背景中,与其含含糊糊的和西方世界纠缠不清,倒不如来一场干干脆脆的断舍离,比如华为。。。虽然也有失败的可能,可一旦成功,那就会迎来巨大的回报。这就是大河水流的方向。
“来来来,再喝一杯。”老者劝酒。而他自己却只是抿上那么一小口。
“老先生。如今的天下,大战之势,岌岌可危。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如果大河之水,必然会流向战争,那未来的几年里,我们是不是该朝着那个方向去布局呢?”
“战争之局,岂是你我可以妄自揣测的。老夫山野之人,所喜者酒后清风,睡前明月罢了。”老者不愿意接过这个话题。
“好,那我们就不谈那么大,问得更加细节一点。您认为犹太人此举,是丧心病狂?还是另有所谋?老先生,这山间有清风,恰好可以佐酒,你我不妨就当做是一场闲谈罢了。”
“哦,你难道认为犹太人有投桃之嫌?”
“不然我实在想不通,在苹果新手机发布之际,它会玩这么一出。这明显是在要西方电子产业的命啊。再傻的人也知道,黎巴嫩的寻呼机事件一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会迎来一次巨大的机会。且在美欧打压之下,中国这五六年间,已经攒足了力量冲刺半导体产业。这次黎巴嫩事件,简直就是给这种冲刺加了特效兴奋剂啊。”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从来不认为犹太人有那样的格局。数百年来欧洲人对犹太人的厌恶观感,应该是有其道理的。这帮人从来都只会把事情给做绝了。否则就不会有《威尼斯商人》这样的文学作品,也不会有二战时犹太人的现实悲惨。这些犹太人啊,真的应该从中国偷一本道德经回去洗心涤肺,重新做人。”
“这世界,除了东亚这片土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需要这样一本书。只是很可惜,我们愿意送,别人也未必会要。就像您老人家喜欢清风明月,可我明知道清风明月的好,却还是在追逐世俗繁华。西方世界的人性,比之于我这种追逐,还要更加低级和直白。他们在追不到的时候,只会去抢,而不是去做您所要求的洗心涤肺。我之所以说犹太人有所图谋,并不是夸赞它们的智慧,而正是想说它们的狡黠。”我笑着应和。
“狡黠嘛?未必,疯狂嘛?或者。”老人微微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其实,犹太人不过是想要以破局来解局。当前世界的局势,只要稍微了解的人都能明白,中美已经到了博弈的关键时刻,而美国之所以迟迟无法在中国周边发动类似于乌克兰那样的战争,就是因为当前中国的稳定性要比俄罗斯好得多。这种稳定性不仅仅来自于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的管理程度。更来自于中国自身实力的强大以及这种强大带给周边国家的安全感。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安全感说成是震慑感。”老人嘿嘿一笑,又抿了一口酒。接着说到
“中国周边的稳定使得美国想要破局就只能自己赤膊上阵,而美国显然并不愿意这样做,别说没有胜算,就是有了胜算最终也只能是两败俱伤。让第三方给占了便宜。但是犹太人显然不管这些,它们被去年哈马斯的袭击给惊醒了。如今的以色列如果不能镇住中东这个场子,未来踢场子的人或国家将会越来越多,而无论是真主党还是胡塞武装,使用的武器也越来越高端,这肯定不是它们自身能够做到的。所以,以色列人意识到,如果不让这个世界来一次彻底的破局之战,那最终它们就会被慢慢耗死,而耗死的趋势是不能改变的。唯有趁着有战争优势的当下,干脆把中美都拉下水,这样的话,它们自认为还有五六成的把握可以赢。”
“您说的有一点我不太同意。我觉得在中国周边,就有一个巨大的变数,比如日本。”我看着老者的眼眸,略微浑浊但却也微露精光。
“日本怎么了?如果中美真的爆发破局之战,日本恰好就是我所说可能会受益的第三方。”老者漫不经心的回答。
“不不不,老先生,您难道不知道,日本是美国在东北亚最大的一条狗,中美如果破局,日本不但会咬得最凶,更是最能够伤害到我们的那条狗。”我认为,这是常理,老先生对于日本的定位恐怕是有所误解的。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对于历史的看法过于片面。日本固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们要认清一个本质,它的本质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中国如是,对美国亦如是。只要能够撬动利益的杠杆,这个狗东西就会敢于撕咬任何一方。而且,我们还知道,这东西咬人的本领还是不错的。即便我们的打狗棒再厉害,也不至于非要去招惹这样一条狗吧?特别是这条狗能够撕咬美国的时候。”
“您的意思是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比如目前的中国,还是大量存在亲日亲美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人钻了空子,使得我们的对日政策出现偏差,比如福岛海产品这件事。”我这两天正在为这件事心有不忿,如今的世界,早已经是千疮百孔,西方集团对我们几乎是贴着鼻子在逼。而我们却总是在想着如何与它们搞好关系,哪怕连一个对我们充满恶意的日本都始终不愿意强硬以对,而是处处寻求妥协的机会。
“事实上,如果你认真注意过福岛海产品这件事的全程,你就会发现,中国的态度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那么中国的态度是什么呢?‘反对核废水排海,国际社会以及周边国家的有效监督和监测。此前中国禁止日本海产品的理由就是这些。因为日本根本就不允许中朝俄等周边国家进行现场监测,即便是韩国也不过是去福岛做了一个样子就宣布同意国际原子能的意见。如今日本答应中国派员监测,并在此基础上慢慢恢复贸易,只怕不高兴的会是日本的那些右翼分子?当然,中国的很多人也会因为这件事不高兴,比如您。”老者笑道。
“这个道理我也曾想过,但还是不能说服自己。我们对于日本,一定不能抱有希望。它是很难为我所用的,想要它在中美胜负未定的情况下,反噬美国,基本不可能。而中美的胜负,却一定要建立在日本作为先锋狗的基础上,也就是,如果中美真的破局,日本一定是最先发难的那个国家之一,最起码,也是最初的战场。老先生,我想这个您应该是无法否认的吧?”经此一谈,老者对于我的神秘感渐渐褪去,我在辩论中益发觉得自己的认知才是对的。
“如果不是建立在破局的基础上呢?”老者嘿嘿一笑,拣起一粒花生米,慢慢咀嚼。人虽老,但牙口真的很好。
“可是,以色列如今的做法,不就是在逼着破局吗?美国最终的应对。不也只能是破局吗?这世界的破局,已经无法挽回,您还在这里清风明月的云淡风轻,实在是过于淡泊了。”我不解。
“不让狂风伤害到自己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变得小小的,躲在巨大物体的背后,这样就能躲过狂风的伤害,另外一种则是让自己变得大大的,再大的狂风吹到身上也只能绕着走。躲得小小的好处在于不需要自身有多强大。但这样做的话,虽然避开了狂风的伤害,但却很容易遭到其它物种的伤害。只有把自己变得大大的,不但能够不惧狂风的伤害,还能让一干小小的物种躲在自己身后,且更加不怕其他物种的伤害,嘿嘿,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你所谓破局的势在必行,是建立在我们不够强大,或者是建立在欧美认为我们不够强大的基础上。但如果到了某一天,欧美突然意识到即便它们真的能够刮起十七级的台风,依然无法撼动我们的时候,或者破局也就不存在了。”
“这。。。。”我从来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想过问题,所以一时语塞。
“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你会发现,其实犹太人疯狂地消费西方的既有势力,其实是和我们努力让自己强大相向而行的。这无疑加速了这一可能性的进程。说不定,三五年之内,我们就能实现对日本的进一步影响了。逆转的进程悄然无声,最起码,我目前看到的所有,都还是积极向上的。好了。时间不早,我还要去和愚公下两盘棋呢,就不陪你了。有缘再见。”
说罢,老者站起身来,沿着山坡小径,快步走去。一边走,一边吟诵道
“愚公爱移山,子孙亦枉然,天纵大力神,看我太行山。太行,太行!!!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