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66亿刀,拳打阿P,脚踢FANZA,ONLYFANS何德何能?
最近ONLYFANS公布的财报看了吧......
66亿刀的业绩啊~~能把私域自媒体做到这个规模,我都有点被惊到,这个数字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阿P都得喊一声大哥带带我。
Nicole Knight
而那众多网红都喜欢穿的黑橘配色小T恤也换成了白蓝色的LOGO。
具象化一下这个66亿刀的数额,真的夸张。
以阿P为例,2020年之前它可能做到七八十亿刀,到现在虽然被吊打,但也是第一梯队的平台,每个月的付费用户大概在1000万~1200万人,不算打折促销之类的,就以月费9.9刀算,它一年光赚会员费也就是15亿刀,再叠加上部分付费抽佣和广告费、打赏,阿P现如今往高了说,大概也就50亿刀(实际因为被信用机构控住,可能不到40亿刀)
ANRI
那么问题来了,OF何德何能,可以做到这么大的体量?
即使我们不详细讲OF是个什么类型的盈利模式,大伙应该也稍微听说过,这是个不付钱就几乎只能看灰色蒙版的一个平台,图片、内容物基本都需要付费解锁。
这也意味着,它所有活跃的用户,全是付费的“高质量用户”。
Adriana Chechik
在21世纪,互联网发展得如此迅捷的时代里,一个拒绝白嫖的平台,竟然能做大做强,不要说我想不明白,很多老外也想不明白,阿P到底输在哪了。
要知道,阿P一个会员是全平台里横着走的,而OF并没有这种会员,OF只能是在某个博主的动态圈中随便走走,有些东西还得另外收钱。
所以从性价比来说,OF真的毫无性价比。
Elle Lee
那ONLYFANS的魅力在哪?
想来想去我大致只能说,可能是来源于和创作者们的深度绑定,主要分为几点:
1、摁擦,别人恐惧我贪婪;
其实最开始的of市场并不大,曾经也是被收购的小卡拉米,再15~16年的阶段也是运气,顺利接手到了汤不热的溃逃用户,由此开始走向了一条嗯擦之路。
互联网搞流量,秘诀是什么我到现在还没摸清楚,但是OF当年是摸清楚了,所以从17年开始其实已经形成了颇有规模的粉丝经济体系,再之后就是2020年,由于阿P被信用机构吊起来打,交易功能被ban了,很多很多在阿P的创作者们,最终也是把重心投到了OF中,而阿P则是成了一个免费的引流池。
Mila Solana
2、低抽佣特点;
平台如此多,为什么大多数创作者会选择OF?
根据年报显示,OF在2023年做了66亿刀,创作者们分走了53亿,平台获得13亿,扣除服务器与公司运营成本,平台纯利润不到6亿刀。
OF给创作者的分佣机制就是二八分成,创作者拿八成。
这是一个很低的抽佣份额,因为这其中还要考虑到一个服务器和平台的运营成本,拿20%的佣金,也就意味着of是把大份额利益让给创作者,这比绝大多数平台都低的抽佣,自然吸引到了非常多的创作者。
而这些创作者们通过不断的在其他平台引流,把人引流到自己的of上,名义上这些用户是创作者自媒体的粉丝,但实际上,这也给OF带来了3亿多的用户基数。
而有了这个用户基数,自然能吸引来更多的创作者。
Cherry Crush
3、出现了类似MCN的公司;
以创作者的角度,OF这种通过订阅博主成为私域付费的模式更符合创作者们的利益。
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OF赚到钱。
也因为OF的模式对于创作者更有利,就出现了一帮新的制作公司,他们会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去发掘人才,招到人后就帮他们运营OF账号,即当经纪人也当制作人。
然后抽30%~50%的佣金。
所以现在为什么欧美业界的新人都不太行,因为行的基本都在OF里了,那还赚的更多,如果不是为了搞流量需要去蹭蹭阿P蹭蹭欧美业界的大制作,估计都找不到新人接手了。
Kenzie Reeves
4、定制功能;
也因为很多创作者能在OF赚到钱,自然就热情满满,本身是做粉丝经济模式,所以在OF上,创作者都很亲切,都是付费的“高质量用户”,所以创作者们对粉丝的回复率往往都非常高,回复率上去了,铁粉心情好了,没准还就打赏了。
换句话说,粉丝消费越高,偶像就越热情
另一方面就是,of还有定制功能,粉丝可以通过打赏付费的方式,找偶像定制一些内容。
所以说,随着创作者越来越多,并且带来了大量的付费群体,也就使得OF这个平台越做越大。
Melody
当然,of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这起家的方式,就不是那么的正面,所以也一直被人诟病了很多年。
早在2021年的时候,OF也曾想过洗白,当时那事还挺热闹的,后来想想你汤怎么从热到凉的,也就作罢了。
再后来,OF就换了一种洗白方式,找了很多人物来恰饭,比如COS、歌手、演员、模特等等。
所以这两年来,OF也确实洗白了,业务也不再是一看就一大堆的嗯擦,也有很多娱乐版块和运动版块,包括赞助比赛,以及邀请那些不做嗯擦的知名人物入驻等等。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就目前OF表现出来的增长速度
感觉明年的财报可能会更夸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