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封嘴,老师你就这么点本事嘛?
前两天老王刚说了高中学生晚上上厕所的事儿,今天又要来说一年级小学生上课讲话被胶带封嘴的事儿了。
01
广西南宁一所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用胶布封住嘴巴。
以上是家长群里的截图。还有家长表示,不止一个孩子被封过。但是具体几个,记者在向学校工作人员核实的时候,表示不便透露。
事发后,这位涉事的杨老师向孩子和家长道歉。
02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自媒体推文的评论里,不少人表示,“老师要有一点惩罚权力的,不然孩子怎么管”“学校又不是菜市场,想说就说,老师做的没错”“我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不打不成材”……
老王就想说,这是小时候给打多了,罚多了,搞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了嘛?学生的不良行为,老师是应该有一定的惩戒权,但是凡事是不是要有个度?胶带封嘴是什么程度的惩罚?是绑匪对人质的待遇好吗!
杨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呢,她表示,“孩子在不停地讲话,在动。”自己的行为是一时心急所致,并非刻意针对某个学生。
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学生,上课会讲话,会动,是不是正常反应?你能指望一个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老老实实坐个三、四十分钟,集中思想,认真听课?咱就是说,你就看看单位开会的时候,多少人打瞌睡,玩手机,就知道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坚持一节课认真听讲,是多么高难度的任务。
03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式,教育部有明确的规定,“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你看,一年级就是让孩子慢慢适应小学生活,明确纪律要求啊,9月1日是入学时间,不是孩子一夜长大,懂得规矩的魔法门,好吗?
老王朋友孩子今年也上一年级,我问她,你们孩子在学校认真听课嘛?朋友说怎么可能呢?孩子回来还吐槽,上课太无聊了,数学课写数字,语文课写拼音,就是美术课最好玩,因为我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你看,孩子能集中思想的是什么样的课堂?是孩子觉得有趣的课堂,新东方老师上课,还得弄几个笑话来调节下气氛呢,何况给小学生上课。
这才两周,老师就没有耐心了吗?就这么点本事吗?
杨老师,哪怕把胶带拿出来和小朋友做做游戏,讲讲纪律的必要性,都会比把胶带缠在小朋友嘴上的效果好。
04
老师自己还挺委屈,道歉里说,“我太想让孩子能快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形容自己是“在一腔热血和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下”才用胶带给孩子封嘴的。
说实话,这一腔热血不如没有,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哪有那么立竿见影。考教资要学教育心理学的吧?哪一本书里说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两周内快速养成?老师您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又有哪一位老师上课完全不需要强调课堂纪律?对上课讲话的小朋友就要用“胶带封嘴”,那比这更厉害的不良行为,又要怎么办呢?
对一年级学生用胶带封嘴,怎么都算侮辱和伤害了吧,按照《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这都是要必须处理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怎么能用热血和恨铁不成钢为借口,轻轻巧巧就掩饰过去呢?
05
目前,学校已经将相关情况上报至教育局,并对涉事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杨老师已被学校开除。
又有网友表示,对老师的惩罚太过了,这样下去,“打又打不得,管又管不得,这让老师还怎么教?”
怎么教呢?按照教育的规律来教,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来教,更负责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教。但首先,要把孩子看成一个平等的个体,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两个灵魂是平等的,才能产生有效共振。
至于具体的办法,且不说教育学领域那些优秀的研究成果,有经验的名师的分享讲座,这些资源,网上都有,但凡搜一下“一年级学生纪律”的关键词,都能出来不少条办法。
当然,你要是想要立刻见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那可能还是胶带封嘴管用。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了,索性在孩子身上安个芯片吧,远程可控,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