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鹭与少年》长达2566天细节曝光:曾舅公角色原型竟是高畑勋
当高畑勋于2018年逝世时,宫崎骏正在创作《苍鹭与少年》,并以高畑勋为灵感塑造了其中一个角色。
宫崎骏曾于2013年发表《风起》后宣布退休,但在短短三年内便复出制作《苍鹭与少年》。对此,吉卜力工作室制作总监铃木敏夫在片中透露:「这一切都是因为高畑勋,他曾责备宫崎骏说,『导演是不能退休的!』这句话让宫崎骏重新燃起创作的动力。」
当高畑勋于2018年逝世时,宫崎骏正在创作《苍鹭与少年》,并以高畑勋为灵感塑造了其中一个角色。在影片中,宫崎骏曾在雷声大作时轻声说道:「他(高畑勋)成为雷神了。」曾舅公一角的原型正是高畑勋。
Photo Credit:吉卜力工作室
《苍鹭与少年》长达7年的制作过程
吉卜力迷一生必看的宫﨑骏纪录片的宫崎骏纪录片《与梦前行宫﨑骏:苍鹭与少年创作全纪录》,影片记录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片《苍鹭与少年》长达7年的制作过程,展现日本动画大师宫﨑骏的日常生活,与其丰富的人生智慧。
高畑勋,这位以《萤火虫之墓》闻名的导演,于2018年因肺癌逝世,享年82岁。宫崎骏在吉卜力美术馆为这位深受尊敬的伙伴举行追悼仪式时数度哽咽,并深情地说:「我们对作品永不满足,总想创作出让自己骄傲的作品……阿朴(高畑勋)的智慧远胜于我,谢谢你,阿朴,55年前在雨后的公车站与我对话的那一幕,我永远难忘。」这段催泪的回忆也完整收录于纪录片中。
透过此纪录电影,观众能一窥宫崎骏对已故战友高畑勋的深切怀念,并从制作人铃木敏夫的补充中感受到这三位吉卜力巨头之间,横跨半世纪的深厚友情。宫﨑骏在镜头前流露的真挚情感,让许多观众动容不已。
Photo Credit:甲上娱乐提供
《与梦前行宫﨑骏:苍鹭与少年创作全纪录》由日本NHK导演荒川格历时7年紧密跟拍,完整记录宫崎骏在吉卜力工作室的点滴。观众得以窥见宫崎骏的创作过程与私密生活,也让人一探吉卜力工作室的内部环境。
一段「雨后的公车站」情节也让人联想到《龙猫》中的经典场景,小月和妹妹小梅在公车站与龙猫相遇的画面让影迷印象深刻。
铃木敏夫表示,他当时听到宫崎骏的回忆,惊讶地说:「我一直以为那是虚构的,因为当他说起那件事时正好是在我面前,他静静地望着远方说:『那是在雨中的公车站,没错吧?』当时我心想,这不就是《龙猫》吗?」
Photo Credit:吉卜力工作室
铃木进一步表示,宫崎骏总是游走于现实与幻想之间,逐渐模糊两者的界线,而这正是他的创作特色。对宫崎骏而言,这些回忆都是真实的,并因而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