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联合国“破产”,谁之过?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0-20 07:20:34 围观 : 评论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

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正面临破产危机。

当地时间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向联大行政和预算委员会提交2026年度拟议方案预算时警告,如果会员国不按时足额缴纳会费,联合国将走向破产。

鉴于目前收入的不确定性,联合国已经削减了近6亿美元支出。但是尽管如此,到2025年年底仍可能出现超过4.5亿美元的赤字。古特雷斯说,“这将耗尽我们几乎所有的流动资金储备”。

图片

此外,联合国还必须在2026年初向会员国退还3亿美元抵扣款,在2027年退还6亿美元抵扣款,这让资金缺口更加雪上加霜。

联合国修订后的预算案可谓是精打细算:

2026年常规预算降至32.38亿美元,比2025年的核定预算减少5.77亿美元,降幅为15.1%;

人员编制降至11594个,减少2681个职位,与2025年核准的人员编制相比,削减18.8%。

在保持联合国工作的三大支柱,即和平与安全、发展和人权之间的平衡之外,联合国秘书处较大型部门被大幅削减,重点是优化资源、精简行政。

未来几周,联大第五委员会将与联合国秘书处各部门负责人及方案主管就预算案展开讨论。随后,有关报告和建议将提交至联大全体会议审议。

图片

那么,联合国为什么会落到如今这样无米下锅的境地呢?原因很简单,“某些国家”没交会费。

联合国常规预算的资金来源于会员国的强制性会费分摊。分摊机制由大会根据各国“支付能力”确定,一般每三年调整一次。计算标准主要参考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外债负担等因素。经济规模越大、收入越高的国家,承担比例就越高;相反,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会得到减免。

目前,美国是联合国最大出资国,承担约22%的常规预算和25%的维和预算,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分列其后。这一机制旨在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确保联合国运转所需的基础资金来源。

图片

截至今年10月15日,共有141个会员国足额缴纳了2025年的常规预算摊款。然而,和所有的经济活动一样,联合国会员当中也出现了“老赖”,这导致联合国到今年9月底仅收到了全年会费摊款的66.2%,比去年还不如——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78.1%。

在这些欠费的国家当中,欠得最多的就是美国。

到目前为止,美国共拖欠联合国会费超过30亿美元,其中包括2025年应缴的超过8.2亿美元常规预算分摊,以及往年欠款与未支付的维和经费。实际上,在2025年初特朗普上任之后,美国就再也没交过会费。

特朗普重返白宫,成为联合国八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制度性冲击。2026财年预算申请中,白宫正式“暂停”几乎所有对联合国的付款,美国对外援助体系随之腰斩。过去通过自愿捐款流向联合国人道与发展机构的资金被全面冻结,联合国粮食署、难民署、儿童基金会等项目经费锐减。

数亿依赖联合国体系的贫困人口面临粮食、药品和紧急救助的断供,全球多边援助网络陷入瘫痪。这不仅是财政危机,更是对联合国生存合法性的正面打击。美国政府以“削减浪费”为名,实际上切断了多边体制的生命线。

图片

与此同时,美国开始系统性退出联合国的关键机制,拒绝参与全球决策。特朗普政府终止了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的资助,令中东地区的难民救援体系濒临崩溃。华盛顿重新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冻结对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缴费,拒绝人权理事会的议题与决议执行。

更广泛的国际讨论,包括未来疫情防控、发展融资改革及公海保护也被美国刻意排除在外。白宫官员甚至公开表示“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符合美国利益”,全盘否定联合国以共同繁荣为核心的17项发展目标。

更具挑衅性的,是美国对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的践踏。联合国宪章明文禁止任何国家以武力或威胁手段夺取他国领土,而美国政坛却出现了对这种行为的公开讨论。特朗普在集会上轻描淡写地谈到“吞并格陵兰岛”的可能性,并戏称“加拿大理应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这种言论不仅违背国际法,也破坏了联合国赖以维系的主权平等与领土完整理念。一个常任理事国公然以大国逻辑嘲弄宪章精神,使联合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既无法惩戒,又无力遏制。

图片

特朗普的动机并不复杂,却极具破坏性。他并非一时冲动地与联合国“闹翻”,而是在清醒地执行一场政治工程:利用财政压力、国内民意与外交杠杆,系统性削弱多边主义的根基。

其一,是将国际组织当作国内政治的靶子。面对高通胀与财政赤字,特朗普把削减对外援助塑造成“替纳税人讨公道”的胜利。他宣称“美国不该再为别人的问题买单”,这种简单粗暴的论调精准击中了底层选民的焦虑。攻击联合国,就意味着反对“浪费”,也象征着重新夺回主权。于是,削减预算、拖欠会费不仅是财政决策,更是选战语言。

其二,是通过财政控制重塑国际秩序。美国并不想真正摧毁联合国,而是要在资金与制度上重塑它,使之更符合华盛顿的利益。通过拖欠会费、冻结援助、削弱预算,美国迫使联合国在重大议题上保持“审慎”——也就是避免触碰美国红线。古特雷斯屡次强调“保持平衡”,正是这种财政依附下的被动姿态。

图片

其三,是以意识形态方式瓦解多边主义。特朗普的“反全球化”信条根植于对联合国理念的拒斥:他认为国际规则束缚了美国的“行动自由”。因此,他更愿意推动双边交易和“小圈子联盟”,以G7、AUKUS、印太经济框架等替代联合国体系。这种“去联合国化”的战略,标志着美国正试图以选边站队取代共识治理,让旧的多边秩序在金钱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夹击下慢慢崩解。

可见,美国在下一盘大棋。

但正如一位非洲代表在这次联合国预算会议上说的:“我们不能再让欠钱的人坐在主位上定规矩。”

既然“老美”选择在“老赖”的路上越走越远,就甭琢磨规划未来的事了。当一个常任理事国选择赖账、退群、推责,只想捞好处,又不承担义务,这样的国家做出的承诺,又能有几分可信度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