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大放水,冲垮世界?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1-11 06:15:51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放水的正当性



现在大家是越来越明白,活在市场经济里,光储蓄是干不过通货膨胀的。最近朋友圈的理财广告时常是这个味道:我一个月薪4000的朋友,一年攒了30万……


有点闲钱的朋友现在要么配了点基金,要么配了点股票,保险也是越买年龄越小。大家伙都明白过来了,赚钱的时候,得学着对抗通胀,政府一放水,存的钱一下就都不值钱了。


2020年各国央行集体大放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呢,也是该放贷放贷,该发补贴发补贴,降准也降了三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危机。


各国心急火燎提高流动性,是因为曾经的灾难太刻骨铭心了。


上世纪80到90年代,亚洲可是国际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东南亚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了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处在一个低迷时期。战争对于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消失了,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红利也走到了尽头,美元开始走弱。


这时,国际资本都开始向的东南亚流动,资产泡沫也就慢慢起来了。但是逐渐地,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尖端技术的迅猛发展,掀起了美国经济复兴的浪潮。


为了对付过快的通胀,美联储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美元马上进入强势周期。当时东南亚不少国家,采用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一涨,相当于本国货币也上涨了,一下子就影响到吃饭赚钱的主要方面——出口。


科技发展、美元走强、东南亚的固定汇率制度、出口走弱,这几件事加在一起,导致了一个灾难性的结局:资本大量回流美国,亚洲当地没外汇了,流动性危机来了。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先后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以降低出口成本,可这一下子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浮动汇率后,市场上美元减少,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又充满泡沫,一下子就导致了本国货币严重贬值,股市崩盘以后,更多的资本逃离,最后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当中。


这次金融风暴由于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大,成为了经济学家们不断复盘分析的历史事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外资流出,会对新兴市场造成多大影响。


2020年,魔幻的一幕发生了。受疫情影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达国家在不断放水,但外资还在从某些经济受挫的发展中国家流出。比如说印度疫情控制不住,国外投资撤得比谁都快,印度现在打算继续放宽投资条件,求着国际投资赶紧回来,包括前一阵特别看不顺眼的中资。


欧美国家需要保住本国经济不崩盘,创造就业,提振消费,新兴市场上半年也在面临流动性风险。


怎么办呢?各国央行,开始史诗级别的大放水



两个结果,都不太好



美国在疫情危机之下,进入了25年来金融环境最宽松的时期。疫情一开始,美国释放了3.7万亿美元,到现在已经释放了7万多亿美元。要知道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美联储用了3年多时间,经过4轮量化宽松,才将1万亿美元扩张到2012年末的2.85万亿美元。美联储买的政府债,现在已经占到了美国生产总值的20%。


欧洲央行在2014年就开始实行负利率,今年3月以来更是加大马力持续放水;日本央行则持续购买政府债、企业债,央行总资产已经相当于GDP的107%了;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也以不同方式放水,甚至直接发钱,以推动经济回暖。


很多人自然想问了,政府印那么多钱,欠那么多债怎么还?从现在来说,可能各个国家的政府,压根就没想过还。


虽然不明说,但是很多国家已经采纳了“现代货币理论”(MMT)进行货币管理。这套理论认为,现代货币体系其实是政府的信用体系,至于货币,其实是政府的债务凭证。只要政府信用不信用破产,多印钞票也没关系,赤字多一点也问题不大。唯一有关系的,就是通货膨胀。


只要通胀率健康,多欠钱和多印钞,都是可取的行为。


但是,这种放水往往有两种令人不太开心的结局:通货膨胀来了,或者通货膨胀没来。


很多人都指望着,拜登登场以后,这个魔幻的世界能够恢复一点理性,但是理性地说,无论谁登场,美国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


图片


刺激政策越多,美元贬值速度也就会越快。中国今年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以降低未来可能由通胀带来的损失,但这仅仅是可能面对的麻烦之一。随着美元的进一步走弱,中国经济的复兴,越来越多的资本又开始进入中国,可能在中国市场造成泡沫。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4%。上海2020年吸收外资首次就突破了20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此时此刻去看这些数据自然是美好的,但假如未来美元一旦走强,泡沫破裂,那么很可能就会出现东南亚曾经面对的危机。


当然,通胀过快是有害的,可比通胀过快更可怕的,是通胀来不了。


一般来说,大放水的副作用是本国逐渐出现通货膨胀,经济缓慢复苏。但是摩根大通首席美国分析师迈克尔·费罗列分析美国的经济状况时表示:“鉴于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将会减弱。劳动市场仍然富余,薪酬也将因此受到压力。”


美联储放水之后,一部分钱通过政策直接到达了企业和个人手中,但是大部分钱都是通过商业银行下发到企业或者个人,当商业银行贷款动机不足时,这些钱最后又会回到准备金账户上。最后可能被拉高的只有资产价格。11月以前,很少有好消息出现。


直到疫苗来了。



稳住货币不放水



即便是疯狂放水,在9月到11月间,美国通胀并没有快速上行。疫情的反复和财政政策的见底,让通胀率在1.6%-1.8%之间徘徊,一直没到预计的2%。12月之前,美国复兴的底色还是非常苍凉的。


12月,随着美国宣布紧急授权新冠疫苗,加上9000亿新冠救助计划达成协议,圣诞节前终于迎来了好消息,美国通胀突破了前期的高点,盼星星盼月亮的复兴终于有些眉毛了。


不过,2021年,美联储还是会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新的财政政策也将落地。水,还是会继续放的,这时候就要小心不被水淹到了。


目前美联储的“放水”规模,已经到达了7万多亿美元,最终到达10万亿也不是不可能。


中国已经在面对“热钱”流入的局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大规模进入中国,最后可能会波及中国的货币政策,带来输入性的通货膨胀。


可有时候真得夸一夸,我们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自己的制度优势。


在疫情之下,中国央行也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了一定的流动性,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释放了1.75万亿元的长期资金,两次下调了中期贷款利率。疫情间也有了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动作。在2020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让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算是演绎了中国特色版的“宽松”。


别国央行救市打面,但是我们救市打点,让钱进入需要的企业手里,


可全局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却非常稳健,不但没有放水,12月央行释放的信号,多次强调了“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这意思是不跟风,走大水漫灌的道路。


当然,这自然会带来一些令人紧张的消息。


11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双通缩”。在之前猪肉价格疯狂上涨时,消费指数算是正的,但是如今猪肉因为存栏量上升,价格已经下去了,除去猪肉以后消费指数同比降至负值,这可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不少人都担心,中国进入通缩时代可怎么办。


可央行呢,目前看来是铁了心稳住货币不放水,坚持去杠杆力度,控制房地产泡沫。这个决心,可是别的央行没有的。


德勤目前发布了2021年对中国经济的预测,GDP增速可能会达到7.5%,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则预计会到达8.1%。复兴的脚步是很坚定的。民生银行智库宏观分析师习文就表示,因为春节的原因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会下行,但是不用过分担心,3月以后会回升。至于生产物价指数,11月可能也会迎来增长,加上美元未来可能还会下行,大宗商品价格会回暖,消费价格指数,2月会逐渐转正。


加上国内目前建立了一套领先国际的疫情控制和追踪体系,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全局要比年初预计地乐观许多。


过些年回看中国财政和货币机构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很可能会被载入经济学史。比起全球央行不节制的大水漫灌,我们真的好太多了。



明年,世界经济会怎么样?



如果不出幺蛾子,明年中国经济恢复正增长,将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加上目前中国的利率还在正区间,且仍在继续货币正常化的进程没有停止,比起别的国家,倒是省心不少。


眼前最大的麻烦,是需求偏弱。内循环怎么建立起来,建立要多久,都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局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在消费水平还没有回归正常增长之时,消费的边际改善幅度就已经下降到了正常时期之下,从国内大循环角度看,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


另外企业生存也是个问题。现在不少企业立得住,是因为政策的手扶得稳,等回归常态后,这些企业是否能够良好生存,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出口企业倒是不用担心,还在走强过程里,但是别的部门怎么样,很难说了。


图片


至于大放水的国家呢,未来可是充满了麻烦。


美国如果玩赖,不光自己国民会受到通胀影响,新兴市场可会受到冲击。20世纪30年代美国面对大萧条时,就曾经对黄金和白银有过一次大贬值,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倒掉时,美元又来了一次大贬值,这么搞一下子就稀释了本国对外债务。手里拿着美国国债的债权国,以及被美国收购了大量资产的企业,相当于自己卖力,替美国还债。


至于欧洲和日本,已经在麻烦中了。


欧洲央行12月初再一次大放水,已经激起了德国的愤怒。欧洲央行决定继续扩张政府债务,加强紧急债券购买计划,但是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指责,这样子做在削弱市场纪律,破坏金融秩序。


如果扩张政府债务成了个习惯性动作,那么欧洲可能全部也都会进入到现代货币理论的逻辑里。央行成了政府支出的免费提款机,人们只能持续性地透支未来,以填补眼前的危机。这对未来的年轻人,可是非常不公平。


日本“安倍经济学”的恶果已经显现了。多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最后让大企业受益,但是个人和工薪阶层,并没有看到薪水提高的可能,食品和日用品价格却大幅上升,普通老百姓,其实并没有获益,实际工资水平甚至还下降。最后呢,2%的通胀没有完成,银行却购买了大量的债务,资本进入股市,最后陷入流动性陷阱。


而今,全球央行,都开始进入大放水时代,可是还有很多黑天鹅和灰犀牛在地球村上乱跑。疫苗成功了,但是新的变异也来了,尽管各国政府都提醒大家不要害怕,致死率没有提高,可谁知道未来还会出现什么不确定性的灾难呢?


你说大疫情之年人们有什么改变,好像是已习惯了灾难发生。这种态度,可能对我们面对未来有些好处吧。



参考文献:

宏观 | 从历史上的新兴市场危机看当前土耳其风险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09927584&ver=2812&signature=Lfyjnz0Bn6gfyFUBWNwWyCL5QSxxE3ePxy3o7T9wHqenZ00vMglOSNmC9bF-MUyFlwhMt4sgFKILT*TzdM6sIgjfPbIpLl6XRUogQ93lGNwl25Q1FPGvIsAfXGjT6ALW&new=1

逃不掉的美元周期,历史上的三轮新兴市场危机 导读: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EM)出现过3次大规模汇率贬值(2020). Xueqiu.com. Retrieved 26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xueqiu.com/9976804971/112061888

美国“大放水”,美债连遭抛售,盛松成:要防止短期投机资金大量流入中国. (2020). Finance.sina.com.cn. Retrieved 26 December 2020,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20-11-24/zl-iiznctke2988103.shtml#:~:text=%E2%

货币大放水实质是一场财富掠夺,谁来监管央行. (2020).Finance.sina.com.cn. Retrieved 26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09-30/doc-iivhuipp7414267.shtml

Heterodox Views of Money and Modern Monetary Theory (MMT)(2020).Moslereconomics.com. Retrieved 26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moslereconomics.com/wp-content/uploads/2007/12/Money-and-MMT.pdf

历史新高!上海2020年预计吸收外资首次突破200亿美元-中新网. (2020). Chinanews.com. Retrieved 28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0/12-28/9373189.shtml

焦点:中国11月罕现“双通缩” 央行是否放慢货币正常化脚步?(2020). Retrieved 28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cn.reuters.com/article/china-nov-cen-inflation-1209-idCNKBS28J0EL

2021年美国再通胀展望:迎来商品周期大牛市. (2020). Finance.sina.com.cn.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forexroll/2020-12-28/doc-iiznctke8834197.shtml

德勤: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7.5%. (2020). Finance.sina.com.cn.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20-12-02/doc-iiznctke4363678.shtml

CMF报告:2021年中国GDP预期增速8.1%. (2020). Yicai.com.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20, from https://www.yicai.com/news/100856570.

德国央行行长警告降息会加剧通胀(2020). Jjckb.xinhuanet.com.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0, from http://jjckb.xinhuanet.com/2012-12/13/content_418187.htm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