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美浪潮高涨,百年大变局下,中国迎来最好的时代!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如果是以短期为参照物,那毫无疑问,我们的国际环境差到了极致
这一点,可以参考中国驻美大使的讲话。
八月初,崔大使应邀出席2020年度阿斯本安全论坛(Aspen Strategy Group),并在中美关系有关问题的在线对话中指出:中美关系处于关键时刻,今天的抉择将塑造世界的未来。
原话如下:
当前中美关系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某种意义上这是近半个世纪前,基辛格博士访华以来前所未有的。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抉择,不仅将真正决定我们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也将塑造世界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基于我们两国人民和世界的长远利益做出正确的抉择。
注意几个关键词,非常关键、前所未有、世界未来、正确抉择。
稍微有一点政治敏感度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这段话背后的含义有多么沉重。而鉴于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有陷入全面对抗的风险,国际环境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以上是从短期看的结果。
但若是以大国博弈常用的时间计量单位(百年)来看,我们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好的时候
——这个“最好”,一个是跟自己的历史比,一个是跟“前任”们比!
——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通过不断出卖国家利益,换得了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而新生的共和国出于意识形态与坚守利益底线的原因,曾先后遭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疯狂打压。
50年代,刚建国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扬言使用核武器。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印爆发战争、越南战争加剧中美关系对立。
70年代,中苏关系全面崩盘,北境数百万大军云集,只消莫斯科一纸令下,苏联红军的装甲铁流便能在一月之内,以摧古拉朽之势横扫整个华北平原。与此同时,东境美军数百艘战舰在西太平洋上对我国进行无差别封锁;南境一统江山的越南和经历败仗的印度,长期在边界线上跃跃欲试。
80年代,中美蜜月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苏联的战略攻势,但北方的抵喉之患依旧存在。
90年代,苏联解体,中国战略价值不复存在。从银河号事件到台海危机再到南斯拉夫炸馆事件以及南海撞机事件。美国用历次耻辱向外界诠释了一个真理:世界,在他的掌控之中;中国,需屈服于霸权淫威之下!
21世纪,从2001年阿富汗反恐战争爆发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前一年,也就是2007年。
这一时期,被诸多学者称之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钻石时代”
图I
图II是2009年中国海军现代化主力战舰。
对于以外贸为经济驱动的国家而言,确保海运线的安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中国更甚如此。
因为我们还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进口国!
十年前中美军事实力对比
2、在东西方最重要的航道交汇点南海建立起跨空间对等威慑实力;
3、通过比埃雷夫斯港、吉布提港、瓜达尔港、汉班拖达港、石兑港建立起一条覆盖中国三分之二贸易线的港口群。
在经济发展安全方面,中美历时两年的经贸战,已经说明了问题。
这里我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
去年疫情还没有爆发的时候,我在健身房认识了一位法国人,看他的穿戴和谈吐,感觉应该是见识广阔的中上层阶级。
他告诉我:
你们中国人非常奇怪,明明美国人才是大BOSS(应该是老大和霸主的意思),中国是被动防守的一方。可你们的媒体和网友总在强调,最后的输家一定是美国人,这太不可思议了。
为什么他会绝对不可思议?
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不同立场思考的结果。
中国人讲究人定胜天
欧美人讲的则是实力决定一切
——2019年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玩过MOBA类游戏的朋友都知道,双方对线,没有线权的一方非常难受,不仅发育受制于人(敌方对兵线的控制),还随时面临着被越塔强杀的风险。
有线权就不一样了,兵我敢补,野怪我敢吃,你打过来我敢跟你打回去。
反正迟早要打架,这两种环境你说哪种好?
必然是后者!
毋庸置疑,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看似冲突白热化但双方打得有来有往的环境,一定比看似和平但却需要我们虚与委蛇的环境好上一万倍。
跟中国的“前任”们比:
有人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以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在美国看来对其构成威胁的敌人统共有三个:苏联、日本、中国。
一个是在军事实力、全球地缘和意识形态上的挑战;
一个是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上的挑战;
一个是全方位的挑战!
抛开内部因素不谈,苏联和日本的运气,属实算倒霉到家了。
苏联和美国对线的时候,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精英阶层和中下阶层、美国和西欧盟友高度团结,还通过引爆第三次科技革命创造出惊人的财富,以此支撑起美国对苏联的长时间和大范围竞争。
日本和美国对线的时候,苏联颓势尽显,美国不论是势力抑或是实力,堪称如日中天,仅在士气上日本就输了一大截,更何谈两国并不匹配的地位。
但轮到中国和美国对线的时候,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由美国霸权崩塌带来的衍生性影响,也使得华盛顿试图复制对苏对日模式来打压中国时,显得各种力不从心。
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1、冷战结束后,由跨国金融资本掌控的美国开始奉行金融称霸战略,一大批中低端制造业被下放至发展中世界,由此导致美国经济再造血能力的丧失。
2、美国经济再造血能力丧失后,债务越滚越大,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只是时间问题。
3、在霸权主义的践踏下,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远不如对苏冷战时期。一个最明显不过的现象就是当年冷战爆发后,美国等到的是西方各国应者如云,两大阵营间老死不相往来。但蓬佩奥在尼克松故居前的新冷战演说,美国等到的则是各国权威人士的联名批评声。这么说吧,现在除了捂眼联盟,其他大国都不想帮着美国跟中国打团战,反正谁赢跟谁好。
4、美国国内矛盾,如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精英阶层和中下阶层、白人种族与有色人种间的各种矛盾正不断激化,并处于即将爆发的边缘。
5、由于美国恃强凌弱,在势力大衰退的背景下,全球反美势力空前强大。从加勒比海的到东欧平原再到伊朗高原,一幅横贯美洲、欧洲、中东的反美铁幕已经缓缓落下。
6、华盛顿执政集团间的无底线对抗(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很大程度上分化了美国政府各部门间的行动效率。
蓬佩奥为什么要发起新冷战演说?
对华竞争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个原因就是通过这套程序对政府框架的硬核规定,将政府各部门间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虽然我们坚信人定胜天,但至少有一点必须承认:如果今天的美国还如同八九十年代般强盛,那么中国为胜利付出的代价,将比现在大很多。
至少像日本这样的墙头草国家,早就蹬鼻子上脸了。
幸好,历史站在我们这一边!
如果说疫情爆发前,很多国家不愿意与中国作对的原因,是基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广泛存在的共同利益。那么,疫情和后疫情时代,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则让他们庆幸自己的选择。
日本政府金融顾问加谷珪一在今年三月份,也就是中国初步控制住疫情,而全球其他国家开始大流行时写过一篇文章:
此次中国能够调用大量资源应对疫情,说明中国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已经推动其生活基础设施实现了升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说明中国的战争能力已经实现了飞跃。如果这次中国能够成功战胜病毒,至少各国的防务部门和国际金融资本对中国的看法会发生巨大变化。就像中国一直以来所希望的那样,中国很可能会被他们视为一个“绝对不可与之开战的国家”。
不仅如此,后疫情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契合,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哈佛大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高达93%,是所有大国中最高的国家。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人民对本国政府的满意度仅有1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民才是国家的本、国家的根,没有民心,何谈宏图大业?何谈江山霸权?不过飘渺如虚妄。
借用加谷的话:一个能在遭遇战初期就动员全国力量的国家、一个人民群众能自发性进入战时状态的国家、一个政府和国民互相无条件信任并鼎力支持的国家,不止是绝不可与之开战,更是绝不可与之为敌。
因为敌人是用来打败的,而中国除了自己,没有谁能打败。
天王老子都不行!
正因如此,我断定:今天的中国不论是从自身实力抑或是所处国际环境来看,都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好的时候。
当然,虽是空前,但必定不是绝后,我坚信,未来也一定比今天,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