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博
来源公众号:刘晓博说财经
微信ID:liuxb929
对于中国经济和股市来说,2020年最大的“外部因素”,就是中美关系。所以,看不懂中美关系的走向,你很难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最近两周来,中美关系有了新变化。而今天,则爆出了两条大新闻。新闻一:特朗普的“前国师”,一度被称为“影子总统”的班农被抓了。班农在中国的知名度比较高,关心时事新闻的人大多知道他。他1953年生于弗吉尼亚州,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电话接线员。班农23岁加入美国海军,曾在波斯湾服役,后来在五角大楼当过两年的海军作战部部长的助理。然后退役,在哈佛大学获得MBA,进入高盛做投资银行,创办多家媒体,还投资过多部电影。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班农成为特朗普竞选团队的主管,帮助特朗普成功入主白宫。班农一度成为白宫首席战略师、总统高级顾问,完成了从电话接线员儿子到“帝师”的华丽转身。由于个性张扬、观点激进,再加上被媒体捧杀为“影子总统”,班农在白宫服务不到1年,就被自我中心感强烈的特朗普炒了鱿鱼。但在美国优先、遏制中国等诸多问题上,两个人仍然堪称知音,班农也一直表态支持特朗普。班农号称美国的“疯狂反华派”,他认为中国才是美国真正的敌人、最大的威胁,他一直鼓吹“中国威胁论”,要求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朗普的决策。今年四月,当美国疫情全面爆发的时候,班农在电视节目里大放厥词,称中国应该为疫情负责,并称:“世界要对中国进行审判,中国需要赔偿数万亿美元。”班农之所以被抓,是因为被指控利用名为“我们筑墙”(We Build theWall)的众筹项目欺骗大量捐款人,并中饱私囊。众所周知,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就表示上台后会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建边境墙,以阻挡非法移民。这个众筹项目,是准备在国会反对拨款的情况下,发动民间资金来修墙的。据报道,这个众筹项目累计收取了数十万资助者超过2500万美元的资金。后来,班农和另外一名组织者都有挪用众筹资金供自己消费的举动。班农挪用了大约100万美元,“用于各种个人开支,包括旅游、酒店、消费品和偿还个人信用卡债务等”。起诉书还显示,班农等人发现他们正在遭到联邦调查后,曾采取措施进一步隐瞒自己的行为,包括使用加密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说:班农被抓的时候,正在一名中国“红通逃犯”、商人郭某的游艇上。郭在逃到美国之前,在内地的时候就精通权钱交易。郭为了获得美国的保护,特意结交了班农。更有意思的是:抓班农的是美国邮政调查局——其警员在海岸警卫队的协助下,乘执法船来到班农当日搭乘的游艇上将其逮捕。美国邮政调查局,是美国邮政系统的警察力量,类似中国的铁路警察、森林警察,是历史上为了保护邮路成立的,一直存在至今。邮政调查局是美国正式的联邦执法部门,其警员可配备枪械等重型武器,并可在执法中申请搜查令。班农涉嫌的诈捐案中,有利用美国邮政系统服务的嫌疑,所以邮政调查局就出手了。如果你关心时事新闻就会知道,美国邮政系统跟特朗普“有仇”,这涉及到今年大选的投票之争。由于疫情影响,大选的时候肯定很多人无法到现场投票,希望通过邮寄方式投票(在美国有先例)。但特朗普认为,凡是希望邮寄方式投票的,都是对疫情非常在乎的。这类人,大多数对特朗普的抗疫政策不满,估计支持拜登的人占多数。所以特朗普宣称,邮寄选票容易产生舞弊,他还早早削减邮政拨款、降低邮政服务品质,来打击邮政系统,目的是堵住邮寄方式投票之门。由此可想而知,邮政系统员工对特朗普的态度了,他们绝大多数会支持拜登。所以,这次班农被抓原因比较复杂,有党争激化的因素,也有班农自己不干净的因素。班农虽然目前离开了特朗普团队,但审判他、给他定罪有助于打击特朗普的人望。如果能证明,班农从中国“红通逃犯”那里收受利益、并提供保护,那么就更有意思了。新闻二:美国民主党新修订的党章里,删除了“一中”表述,并强调“对华强硬”。当地时间8月20日晚上,一年一度的美国民主党大会结束,除了正式提名拜登、贺锦丽为正副总统候选人之外,还修订了民主党党纲。新党纲删除“一中”原则的表述,并提到要“对华强硬”,还提到要履行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我的看法是:民主党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是选票策略,给选民看;第二,是博弈策略,给中国施加心理压力;第三,美国对台政策或正在酝酿调整,无论哪个党执政,都可能出现新的变化。特朗普刚当选、尚未上任的时候,就曾拨弄台湾问题来刺激中国,被尚在台上的奥巴马警告。但4年下来,民主党的态度也有所变化。所以,我们不能麻痹大意。展望未来,台海局势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但也应该看到:共和党这边疯狂反华的“帝师”班农先被逐出白宫、后被抓,民主党那边比特朗普对华政策还激进的桑德斯未能成为候选人,说明美国精英阶层和老百姓大多不希望中美翻脸。维持斗而不破的关系,是现阶段大多数人愿意看到的。事实上,最近中美关系有所缓和。而转折点,恰好在美国卫生部长阿扎(Alex Azar)访问台湾的时间点前后。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方已经看透,特朗普的很多夸张表演跟即将到来的大选密切相关。特朗普的不断撩拨,是希望中国有强烈反应,这样他可以赢得更多的选票。中美关系的不断绷紧,可能引发误判、擦枪走火。而擦枪走火,可能又构成对特朗普更多的“帮助”,让中国面临更大的风险。从现在到11月3日投票,让特朗普的拳头打在空气上,是最好的策略。美国卫生部长访台,是2014年以来首次有美国内阁成员访台,只是卫生部长的座次比2014年的“环保署长”稍微靠前一些而已。中方做出的反应比较有限,但立场清晰,让特朗普体会到了一次 “越位”的失落。随后是“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牵头人”的视频会晤,本来应该在8月15日左右举行,但一度取消。正当大家以为“有情况”的时候,双方宣布改为通话,将继续沟通。中美双方对当前贸易协定的执行情况,都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意味贸易协定会继续执行,而这恰恰是中美“斗而不破”的重要标志。此外,缓和还体现在:特朗普一度被彭博社记者追问,会不会制裁阿里巴巴。他随口回答“在考虑之中”。但随后美国相关部门表示,目前没有制裁阿里巴巴的计划。另外,今天还有一条值得关注的消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了针对深圳无人机巨头大疆的337调查结束——不会发布禁令。也就是说,大疆仍然可以在美国销售。前几天,特朗普还延长了字节跳动(抖音)出售其美国业务的最后期限,从45天变成了90天。中国这边:8月7日,主管外交工作的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发表署名文章,标题是《尊重历史 面向未来 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下面这段话值得关注:

也就是说,中方也传达了清晰的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愿望。虽然缓和举措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美关系,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样可以避免破裂。这说明中美关系虽然在低潮,但大家还有基本的共识和默契的。不过特朗普在大选之前,继续跟中国闹别扭是一定的,而且大招在后面,在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