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完“拉面哥”又围猎“摆摊奶奶”?流量碰瓷岂能为所欲为!
“我觉得人老了,应该有价值。”近日,30年如一日坚持深夜摆摊卖馍的郑州奶奶因为“活得通透”而意外走红,被网友昵称为“摆摊奶奶”。 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些嗅到“流量气息”的主播再次蜂拥而来,拍视频、问问题、蹭流量,老人不堪其扰,最后民警赶到才将围观者劝离。
刚走红就成为“被流量围猎的牺牲品”,“摆摊奶奶”的遭遇让人愤慨。面对镜头,96岁的老人坦言自己“并不开心”“觉得累”。毕竟,耄耋之年坚持摆摊,只是出于一份“人老心不老”的朴素价值感,客流量“非理性飙升”,老人身体难免吃不消。何况,这些围观主播乌泱泱一哄而上,“尝馍是假看人是真”,有的主播还差点把老人绊倒,隔着屏幕都让人捏把冷汗。既消费老人又消解公众善意,某些人蹭热度的吃相实在太难看。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看到“摆摊奶奶”被消费,不少人唏嘘不已,而她并非“被网红”的唯一受害者。近年来,从“拉面哥”到“大衣哥”,从“杀鱼弟”到“小马云”,太多普通人猛然间被拖入流量漩涡,生活日常暴露于聚光灯下,人生轨迹甚至因此改变。流量大潮来得快,散得也快,一旦潮水退去,当事人再度“泯然众人矣”,徒留伤害与纷扰。更荒唐的是,在这种无底线蹭热度模式下,不仅“正能量”成为碰瓷对象,“腥黑俗”同样有人捧臭脚。“网红病”愈演愈烈,“流量经济”已然有走火入魔的苗头。
侵犯式蹭流量行为既无德又违法。面对普通人被“网红”后的一地鸡毛,越来越多人发出追问:流量为王的时代,谁来维护“素人”不想红的权利?从本质上看,直播、短视频等都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但如果任由吸睛引流为所欲为,必然击穿底线,最终将以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公共秩序为代价。在“拉面哥”发出“拒绝围观”的呼声后,相关平台祭出重拳打击了相关直播间和冒充账号。如今“摆摊奶奶”再度被困,充分说明杜绝类似乱象,还需平台更强有力的介入。除了关停涉事账号,各大平台尤须对那些碰瓷成瘾的主播们下点狠手,列入“黑名单”不啻为一种尝试。
流量红利正在批量制造流量焦虑、流量碰瓷。只有当“一旦越轨,必受其咎”成为“网红共识”,群魔乱舞的乱象才能慢慢消弭。
原标题:祸害完“拉面哥”又围猎“摆摊奶奶”?流量碰瓷岂能为所欲为!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