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在中美博弈、制度竞争的大背景下,有关疫情的“叙事”,实际上是中美地缘政治博弈、全球话语权争夺的一部分。对于这一场“舆论战”,最经典的结论就是——美国原本以为,新冠疫情会成为中国版的“切尔诺贝利”,但没有想到最后却成为了美国版的“滑铁卢”。中国抗疫的成效全世界有目共睹,拿中美对比,数字不会撒谎:——中
国人口14亿,美国人口3.3亿;美国人口是中国四分之一左右;——中国病例数97415例;美国病例数4580万;病例数美国是中国的470倍;
——中国病死数为4636例;美国病死数为74.4万;病死数是中国的170倍;
——最近一天,美国病例数是86235例;中国是78例;美国是中国的1105倍;这可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有着全球最好的医疗资源,最终却让民众每天大批死去。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举国震惊,但珍珠港的死亡人数只有2402人。现在,美国相当于每隔四天,在疫情中死亡的人数就相当于三个珍珠港事件。
相对于珍珠港事件对美国举国上下造成的冲击和震惊,疫情中死亡的人数几乎已经在美国舆论中掀不起任何波澜——因为他们已经麻木了。现在,美国每天死亡几千人不是新闻,死亡人数稍微降到几百,反而成了大新闻。
新冠病毒有一定的致死率,不管是早期的超过10%,还是后来平均的4%,再到现在1%左右,这就意味着美国每天增加七八万病例,几周后,一定会有几百人到几千人死亡,这是统计学上冰冷的现实。为什么在疫情中美国每天死亡一两千人,美国整个社会却显得“波澜不惊”?
第二,绝大多数新冠死亡都发生在隔离的病房中,远在多数美国人的视线之外,普通人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对于那些因为已经感染过、接种了疫苗或者自身抵抗力很好的人来说,这种死亡与他们无关,他们依旧可以“舞照跳、马照跑”。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新冠疫情就是一场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念指导下的“死亡筛选”,美国文化和制度中的残忍性、野蛮性、自私性显露无疑;第三,美国是一个构建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有限责任政府”,政府对老百姓生老病死并不负全部责任,民众自己遭遇的生老病死也不会无限怪罪到政府身上。个人主义还意味着美国很多人,宁愿接受新冠病毒“死亡筛选”带来的风险,也不愿意进行更为严厉的防疫措施,因为他们会偏激地认为,“不自由,毋宁死”;第四,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抗疫的责任被分散到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即便在疫情中伤亡惨重,美国民众也很难找到一个集中的“恶人”,对其进行攻击、报复、惩罚。第一,中国目前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动员方面效率极高,有效地发动了一场全民参与、全社会参与的“人民战争”。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第二,中国人传统的文化中,对于政府,尤其是有效运作的政府,持有远比美国人更高的接纳度、信任度。在美国,政府是不得不要的“恶”。在中国,一个有效运转、施行仁政的政府,是国泰民安的前提。正因如此,中国民众对政府各项抗疫措施的支持度、信任度、配合度在全世界都是很高的。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优势;第三,跟美国政府是一个“有限责任政府”不同,中国政府是一个“无限责任政府”。民众让渡一部分自由和权利,期待政府可以解决小到个人、大到社会的几乎所有问题。在中国,任何问题,到最后都可能被视为是政府的责任。这就造成了中美两国社会对问题、危机、灾难的承受度是不一样的。在美国,疫情发展到这一步,也没有任何人组织起来,要武装推翻美国政府。但在中国古代,一旦发生严重的疫情、饥荒、洪涝灾害,往往伴随着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严重自然灾害,如果造成民不聊生,也会被认为是一个政权失去“天命”和合法性的表现。这就注定了,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同样不能对疫情放任自流,中国不要说死亡70多万人,即便是死亡7万多人,我们社会遭受的动荡和混乱都将是不可承受的。这是中国当前继续对疫情采取“清零”政策的根本原因。当然,中国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医疗资源较为落后,中国一旦出现疫情失控,死亡人数、死亡率更会急剧飙升,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角度说,过去一年多,中国全国各地零星爆发了很多的疫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积极组织抗疫,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商家的生意、老百姓的生活确实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牺牲也换来了中国在全球主要大国中最少的感染人数、最少的死亡人数,这种牺牲的意义和价值都是非常大的。接下来,可能需要各方面进一步把工作做实,对于受到疫情影响的地区、企业和个人,要尽可能给到一定的支持和补偿,因为他们也是为我们整个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第四,从国际舆论环境来看,美国政府抗疫一败涂地,美国媒体虽有一些批评,但却不会鼓动美国民众起来推翻政府。但如果中国疫情失控,美国和西方国家媒体只会添油加醋,把问题最终转化到对中国政府,以及对中国选择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攻击上去,真正把它操弄成中国的“切尔诺贝利”,通过煽动中国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去达到在中国制造政权更迭、“颜色革命”的效果。如果理解了上述因素,我们就知道,中国目前采取的“清零政策”,不仅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社会的稳定。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面对中国抗疫取得的决定性成果,美国媒体整体上不是赞同、尊重,而是充满了“酸言酸语”,可谓“怪话连篇”。最近,美国媒体针对中国“清零”政策,又创造了一个“谎言叙事”。他们对中国抗疫的效率、成果视而不见,反而反复念叨:
至于说代价,还有什么比美国每天死亡一两千人代价更大?至于说经济复苏,零星的疫情爆发,确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看看美国,其第三季度GDP增速在去年同期基础非常低的情况下,也比第二季度大幅下降。这充分说明,如果不认真控制疫情,经济复苏绝对无望,甚至还会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至于说“孤立”,更是无稽之谈。中国的对外贸易在疫情中蓬勃发展,中国的外交动作频频。旅游、留学、跨国商务确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美国本身也一样,何来只有中国被孤立的说法?美国媒体为什么这么步调一致地攻击中国的“清零”政策?
第一,这是他们涉华报道一贯以偏概全、嗜好炒作负面新闻的最新表现,他们就是要把涉及中国的一切新闻都搞成负面新闻,然后上纲上线,进而指责中国政府,以及中国选择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行”;第二,这是他们居高临下的种族、文化、意识形态优越感、傲慢自大的一贯体现,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的,中国是错的,是不好的,即便是一个对中国民众和中国社会效果非常好的“清零”政策,在他们眼里,也可以成为一个问题重重的政策。这种“谎言叙事”在我们看来,实在是颠倒黑白、荒诞不经,只有他们自己依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如果美国媒体非要说美国一天因为死亡一两千人是“自由、民主”的胜利,那也没有办法,你永远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对于中国来说,“小小寰宇,几只苍蝇碰壁”的事情实在是见得太多了。P.S. 大家符合条件的,可以尽快接种第三针疫苗,我本周已经接种。
疫情未来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个人估计,目前只能一边走、一边看。在现阶段,中国实行“清零”政策,保护了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在最大程度上让没有疫情的地区保持了生产和生活的正常。未来,疫情如何发展,关键看:第一,病毒是否会持续变异,最终降低致病性,如果低到跟流感接近,就基本可以放开了;第二,是否会有更有效的疫苗;第三,是否会有类似“达菲”那样针对甲流的特效药。
到明年夏天,新冠疫情已经传播了两年半左右,参照2018年到2019年全球大流感的趋势,如果顺利,全球疫情也应该开始逐渐消退了。如果没有消退,说明这一轮疫情更复杂,可能还将持续好几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还是能打疫苗尽量打疫苗,能做好自我防护尽量做好自我防护,密切关注防疫信息,一旦自己不幸中招,赶紧做好自我隔离,及时上报,减少对社会的影响。如果说很多美国人只知道“人人为己”,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一直有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优秀传统,这是我们的文化优势,我们在疫情中已经看到它的价值,今后要继续发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