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什么时候才能开放国门?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1-06 06:15:28 围观 : 评论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

作者:北方朔风


最近一段时间,输入性疫情让大家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关于何时可以开放,可以放松各方面的管制的话题,依然是讨论的热点。这并不奇怪。在一年多以来的漫长战斗之中,大家可以说都十分疲劳,希望回到之前的生活,这本就是人之常情。而对于这个问题,各路专家与意见领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出意外的,里边又夹杂了一些刺耳的奇谈怪论。虽然大多数不值一驳,但是什么时候可以开放国门,放松管制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最基本的问题说起,为什么要开放?是为了人民群众有着更高的生活质量,毕竟人是吃五谷杂粮,有喜怒哀乐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与恢复,没有经济的稳定,很多事情会变得很麻烦;是为了与外界更好的交流,在全球化的今天,和外界的交流已经成了必需品了。


这三点其实在现在的情况下,也并不是不能完成,相反,因为优秀的疫情控制,我们这方面做的实际上比大多数国家都好。当共存派给某些地区的开放进行赞美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些“开放”实际上比现在中国的管理措施都严格一些。当然了,也或许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图片


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假设,假设因为开放,国内疫情出现了大规模的回升,医疗系统受到了明显的冲击,这个时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自然无从谈起,而,从东南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新冠的破坏力有多么巨大,对于服务业的打击也是接近毁灭性的,这对于经济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必多说。


至于某些人最关心的“对外交流”,按照这一年多以来的种种事情,那些国家不落井下石就很不错了,这反而比起一开始更糟了。也就是说,不能为了开放而开放,为了迎合“国际舆论”而开放。所以,开放必须在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情况下去进行。而从部分疫苗接种率很高的地区的数据来看,即使高接种率情况下,全面开放也会冒着巨大的风险。也就是说,想要全面开放,必须要让输入风险降到最低,而这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问题,这是全球疫情的问题。


至于共存派的另一个理论,新冠病毒毒性会自然降低,也显然是不靠谱的,这次输入性疫情之中,重症患者比例比之前高。事实证明,传染性与症状的严重性是不矛盾的,实际上,传染性最强的德尔塔毒株,比原始毒株死亡率高了不少,而部分亚种的情况会更糟糕一些,甚至会多出来一些原始毒株基本没有的复杂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谈共存,是违背了科学的基本精神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群体免疫的社会达尔文精神至今没有结束——即使多个机构的研究证明,感染新冠之后的免疫力,持续的时间远远没有想象之中那么长,即使新冠的长期后遗症,被大量的数据证明了一次又一次。


图片


当然,怨言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部分部门和部分边境地区,这一年多以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实践也证明,很多防疫措施的实施方略是需要调整的,比如说在边境地区设立缓冲区的思路,就有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如果能利用总体防控形势上的优势,对这些高压部门和地区,进行人性化和科学的改进,无疑从整体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对于具体的改进,不同的部门与专家存在不一样的看法,每个人有各自的道理,出发点都是希望工作做的更好。但是,现在就希望马上打开国门的,恐怕确实不是傻就是坏了。


可以这么说,我们什么时候开放国门,取决于全球疫情什么时候能得到控制。新冠大流行什么时候结束,无疑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对于这个问题也不敢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毕竟我们面对的对手是一个十分多变的阴谋家。科学家也只能通过与交手学到的经验给出一些不准确的估计,乐观的估计一两年就可以得到控制,悲观的觉得疫情要伴随这一代人终生,各自有各自的理由。笔者也很难说哪种说法更准确一些,但是我们不妨从其他角度进行一些估计,比如说政治的角度。


虽然病毒这种东西只讲究唯物主义,不讲政治。但是在各国的抗疫之中,政治压倒科学是日常,所以从政治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说,在最近的g20峰会发表的宣言里边有一条,2022年中旬的时候,实现全球70%的疫苗接种率。


这个数字是标志性的,按照之前乐观的估计,实现70%的接种率就可以控制新冠大流行,也就是这个接种率就意味着新冠流行结束,之前也有疫苗公司的ceo说过这个时间点。可以说,这也算是个政治上的时间表了。如果2022年中能实现对大流行的控制,那么再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国未尝不可选择一定程度的开放策略,但是问题在于,能做到这一点吗?恐怕是很难的。


图片


70%接种率可以限制大流行是一开始世卫组织估计的数据,我国之前的宣传里边,也有疫苗接种率达到了多少之后,就可以开放的说法,但是多个接种率超过70%的发达国家的疫情反弹,都证明了这个数字实在是太低估对手了,这个接种率并不足以完成阻断。实际上,部分接种率超过80%的地区,也都出现了疫情的明显反弹。


这也算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疫苗的防御力即使对于个体来说,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只要接触的次数够多,总会有感染的时候。而更复杂的是,部分突变株对于疫苗有着很强大的逃逸能力,好在这些毒株里边目前还没有出现传染性特别强的存在,流行往往局限于当地,不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实在是难以预测。


而更加微妙的是,这个70%的接种目标,想要实现也不太容易。因为现在疫苗接种的阻力比想象之中复杂。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疫苗的数量是绝对过剩的,但是疫苗接种率到了一个水平线之后就上不去了,因为剩下这些人,或是因为宗教,或是因为政治观点,选择了反疫苗这条路,而这些人的观点,往往是很坚定的。发达国家也没什么办法改变这一点,即使是以强制手段,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图片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就更糟一些了,发展中国家难以得到足够的疫苗,理论上明年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缓解,但是实际上发达国家囤积了远超他们用量的疫苗,并且加上加强针的可能性,明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数量可能依然不足,而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情况,很多国家与地区并没有意识到疫苗的重要性,甚至至今为止部分国家对于新冠的态度还选择装作无事。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压力也会非常巨大。


从这些事实之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不想让新冠输入性风险导致我国之前的防疫努力崩盘的话,2022年年中这个时间点,可能性是不太足够的。


那么,如果70%的接种率都难以控制大流行,怎么样才能控制大流行呢?这个问题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无数专家都不敢下定论,不过从各种研究之中,我们倒也能看出来一些思路。


首先,疫苗接种依然是重要的,虽然疫苗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无论是从控制传播还是降低病死率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如果全球疫苗接种率可以上升到90%或是更高的水平,疫情的情况肯定是比现在好不少的,只是考虑到疫苗的种种阻力,这个数字暂时是达不到的,远期来看什么时候能达到,也难以预测。而针对危险人群和变种毒株,疫苗的加强针也会是一个很好的选项,这也算是公认的结果了,某些科学家甚至预言,未来人类每年都要注射不同型号的加强针,用这种方式实现“共存”,当然,笔者觉得这不是个很好的结局。


图片


除此之外,社交距离与各种防护也是有必要的,虽然这一点已经强调了无数次,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不相信口罩的价值,但是数据已经证明了无数次,口罩和社交隔离可以高效的降低传播能力,如果想要结束全球大流行,口罩与社交隔离必然会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只是很多时候,民粹主义总是会压倒科学,而现在,真的有很多人不喜欢口罩,笔者也实在是想不出来扭转这个思潮的办法。


除此之外,方便的抗病毒药物也是很重要的,一款可以口服的,副作用很小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对于降低传染性与病死率有着巨大的价值。比起来需要注射的单抗,小分子药物便宜也方便很多,按照指南,早期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症状严重性,降低整个医疗系统的负担,医疗系统过载的阈值会明显提高,这无疑是很棒的选项,只是问题也在这里。


之前默沙东的这个抗病毒药物,在开放了仿制之后,印度仿制品的临床试验得到了差异很明显的结果,这并不是因为这个药不管用,而是因为这个药物需要在早期,症状相对较轻的时候使用,而印度的症状分型标准不一样,所以效果不佳。实际上,很多抗病毒药物都有类似的特性,比如说针对流感的达菲,就需要在流感初期使用才管用,如果过了有效时间,可能就完全没用了。


图片


这个效果想要发挥出来,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能力是要配套的,如果等症状严重了再用,那几乎是浪费药物。而发达国家的核酸检测成本一直不是那么亲民,今年甚至有部分保险公司把核酸移除报销内容的传闻,而流行病学调查,则陷入了要不就是没什么能力,有能力的则是选择被动的模式,要知道,国内多次输入性疫情被控制的关键,就是积极的流行病学调查。只是考虑到错综复杂的情况,笔者也实在是不想去评判那些流行病学工作者,他们或许也是没什么选择吧。


除此之外,想要终结大流行,各国之间的合作,也必须精诚团结,但是从新冠溯源的骂战,发达国家囤积疫苗等等事情看来,在这个民粹主义盛行,全球经济不稳定,全球治理系统亟待改革的现在,各国不公开翻脸就已经不错了。只是,新冠似乎不是很在意这种东西。而这些东西不去改变,我们也很难改变防疫措施,毕竟,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一年多之前,武汉宣布封城的那个夜晚,笔者和朋友在网上讨论了很久,这个疫情会如何走向,当时无论是悲观的或是乐 观的,都没有想到疫情会如此发展,现在看来,新冠的大流行最起码还要持

续一段时间,也只有等到真正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才能负责任的打开大门,至于这个时间是要以月,年或是其他时间计量标准做单位,这就不好说了。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