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棋!伊朗总统扬言向懂王复仇!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莱希晋升总统之后,行事风格一直比较低调;这次高调宣言向特朗普复仇,还是比较出乎舆论界意料的。
事情是这样的:
2022年1月3日,伊朗在德黑兰举行仪式,纪念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遇害两周年。
莱希在电视讲话中表示:“除非特朗普和蓬佩奥因为暗杀苏莱曼尼的犯罪行为接受法庭的公正审判,否则我将告诉每一个美国人,我们会进行报仇,这是毫无疑问的。”
莱希这话传递出几点关键信息:
1、伊朗并没有忘记苏莱曼尼遇袭之仇,这笔账一直记着。
2、要求特朗普和蓬佩奥获得公正审判,其中精髓就在公正二字。究竟如何公正?没提。
3、话是对“每个美国人”说的,更像舆论战。
对于政坛精英来说,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的目的。要分析莱希这话背后的逻辑,首先要明白复仇是否能成功,尤其是五常发布联合宣言之后的风口。
01 成功的几率
实事求是地说,莱希宣称要让特朗普接受审判,成功的概率极低。
原因之一,伊朗和美国的实力不对等,而且在未来也看不到对等的可能。
在这样一个丛林法则没有消失的世界里,以伊朗的实力,想要向美国卸任总统复仇,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很难。
伊朗想要找特朗普复仇,至少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其一,美国像苏联那般解体,随后各方内耗不断。
其二,特朗普从政治上被抛弃。
但目前看,这两个条件基本不可能同时实现。
原因之二,特朗普的地位。
2020年特朗普虽然没有连任成功,但他依然是美国右翼代表人物,如今热度依旧不减,而且很可能在两年后继续参与竞选。
即便特朗普没有卸任总统身份加持,就当今在美国政坛的地位,莱希想替苏莱曼尼向特朗普复仇也非常难。
对伊朗来说,即便美国如苏联那般解体,以特朗普在传统白人阶层的影响力,伊朗还是没有机会复仇。
至于蓬佩奥,虽然此人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国务卿之一,没有特朗普的情商却模仿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一张大嘴啥都敢说;但说实话,在是否袭杀苏莱曼尼的问题上,蓬佩奥并没有决定权。
莱希把蓬佩奥和特朗普并列,大概率是因为蓬佩奥那张大嘴实在太让人讨厌。
蓬佩奥显然也没有特朗普那样淡定,喊话拜登称“如果我们不接受伊朗的审判的话,那么德黑兰就会暗杀我们。这是前所未有的威胁,所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是现任政府应该负起来的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明知道复仇概率极低,身为伊朗总统的莱希为什么高调宣布“让特朗普接受审判呢”?
02 三层答案
第一层答案,个人关系层面。
苏莱曼尼和莱希,一个在军队,一个在司法界,都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重要臂膀,都属于伊朗上层的核心圈子成员。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的关系至少表面上过得去。
当初苏莱曼尼在世时,有传言说他也是哈梅内伊接班人之一(其实不是),和莱希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当苏莱曼尼被美国袭杀之后,就成了伊朗的“烈士”;就成为每一个伊朗政治人物的“好友”。
第二层答案,政治层面。
由于苏莱曼尼被美国突然袭杀,那么反美立国的教士集团,政治层面都要为其报仇。
2021年初,苏莱曼尼遇害一周年之际,伊朗在德黑兰举办大规模悼念活动。包括莱希(当时还是司法部长)在内的很多伊朗高层发表了复仇讲话。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在讲话中表示,“针对敌人对我们采取的任何行动,我们都将通过对等且果断的方式予以回击。”
苏莱曼尼的继任者、圣城旅指挥官卡尼发出警告称,“我们的打击将来自任何地方,即使那些参与了暗杀行动的凶手躲在家里,也会有人让你们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
作为司法部长的莱希直言,“我们将实施更严厉的报复,截至目前,发生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不要以为像美国总统这样下命令的人就可以免于司法公正,永远不会,所有参与了暗杀的人在地球上都将不再安全。”
现在的莱希已经是伊朗总统,他的最终目标是接班哈梅内伊,成为伊朗第三任最高领袖(霍梅尼与哈梅内伊之后)。但是要走到那一步并不容易,需要经历层层考验。
03 莱希的考验
在美国的制裁下,现在伊朗处境并不乐观。
所以作为伊朗总统的莱希,当务之急就是改善伊朗的经济和民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想办法改善和美国的关系,让美国解除制裁。
这也是莱希上台之后,很少直接攻击美国的原因之一。但是对莱希来说,想成为第三任最高领袖,仅仅搞好经济是不够的。
要知道鲁哈尼任期内,就改善了和美国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和奥巴马签订“伊朗核协议”,并且初步和拜登达成重返“伊朗核协议”的协定。
但是鲁哈尼,从来没机会成为哈梅内伊的接班人。原因很简单,伊朗的最高领袖,还有更高的政治和宗教要求。
当初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成功之后,明确提出“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这话被很多人误解为,不做美国(西方)或苏联(东方)的跟班。
霍梅尼所说的伊斯兰,是指“伊朗的伊斯兰之路”。
那么这条路该怎么走呢?
哈梅内伊给出的解释是,伊朗的伊斯兰之路大概分五个阶段:
1、伊斯兰革命
2、伊斯兰政权
3、伊斯兰政府
4、伊斯兰社会
5、伊斯兰文明
前两个阶段很好理解,就是通过发动伊斯兰革命建立伊斯兰政权。这个阶段早在1979年就已经完成。
第三个阶段,伊斯兰政府就不太好理解。
按哈梅内伊的权威解释,伊斯兰政府要具备三个特征:
特征一,进一步将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融入日常和政治生活;
特征二,更有力地遏制和打击西方国家对伊朗社会的影响;
特征三,增强领袖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引领。
这第三个阶段,关于如何实现伊斯兰政府,至今未能完成。因为它包括经济,也不局限于经济。但是伊朗在美国制裁之下,经济搞不好,肯定无法完成伊斯兰政府阶段的要求。
所以哈梅内伊和伊朗历任总统(拉夫桑贾尼、哈塔米、内贾德、鲁哈尼)的关系最后都破裂了,关键原因就在于总统们着力于搞经济,哈梅内伊认为他们政治和宗教层面不过关。
如今轮到莱希,想要成为第三任最高领袖,除了要把经济搞好,政治和宗教层面也得过关。简单来说,既要让美国解除制裁,又要符合伊朗人的心理预期。
如果要找一个合适的例子,就像尼克松访华寻求中美和解(这里再次佩服第一代领导人的智慧)那样,让美国总统登门求和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伊朗的体量和国际地位,显然还没到让美国总统亲自上门求和的程度。所以莱希面临的问题比较难办。这是莱希目前的处境。那么下大棋该如何理解呢?
04 大棋思维
莱希的处境不好,拜登的处境也很不好。
拜登上台之后,并没表现得比特朗普强。拜登原本依靠“攻击特朗普抗疫不力”拿到不少选票,结果现在美国疫情又爆发了。
今年美国就要搞中期大选,特朗普的热度日渐上升,拜登的支持率节节走低。也就是说拜登再次面临特朗普的压力。
莱希这个时候高调宣称“向特朗普复仇”,其实正是从舆论层面告诉西方的左派,特朗普是多么的蛮横与危险;相当于变向支持拜登,或者说暗地里卖人情给拜登。
关注国际关系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2020年美国大选的情况,并不是拜登战胜了特朗普,而是整个欧美左派战胜了特朗普。
美国大选过程中,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政要,纷纷制造有利于拜登的舆论(只有俄罗斯制造有利于特朗普的舆论)。
大选数据统计刚出来那会儿,争议还比较大,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政要立刻祝贺拜登胜利(只有俄罗斯一直等争议结束才祝贺拜登)。
特朗普撕毁“伊朗核协议”时,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并没有跟随退出,而是留在协议中。这次拜登允诺重返“伊朗核协议”,也有欧洲盟友们的游说作用。
这种情况下,莱希通过“向特朗普复仇”的方式示好拜登,其实也是向整个西方左派示好,算是一招比较不错的棋;很可能促使美国加速重返“伊朗核协议”,并解除对伊朗的部分制裁(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解除)。
莱希心中肯定希望能促使拜登访问伊朗,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只要能改善伊朗民生,最起码离接班哈梅内伊又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