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能否避免一战?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中美关系,有两个人很有影响力。
一个是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另一个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马凯硕2020年3月出版了《中国赢了吗?》一书,他在书中强调,美国的对华战略存在很多误区,美国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增进本国民众福祉的角度出发,应该改变对华战略,否则美国将很可能会输掉跟中国的战略竞争。
陆克文最近也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可以避免的战争——中美之间爆发灾难性冲突的危险》。
无论是马凯硕,还是陆克文,对中美两国的战略思维都非常熟悉,只是马凯硕更偏向中国一点,陆克文更偏向美国一点。
但无论如何,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在二十一世纪,中美应该尽全力避免一战。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经历过世界大战,如果没有认真研究过历史的话,很难想象当前的国际形势、中美关系到底有多危险。
前几天,当美国传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访问台湾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世事凶险”。
随着佩洛西“凑巧”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中美暂时避免了因为台湾问题出现某种形式的摊牌。
但毫无疑问,中美关系面临的风险依然非常大。
此时此刻,美国依然在努力遏制中国,并正在试图把台湾问题“乌克兰化”,把北约“亚太化”,这都是非常险恶的举动。
如果我们去看一下一战前大国竞争最终走向灾难的历史,再去了解一下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我们有理由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感到悲观。
甚至可以说,如果美国继续延续当前的对华战略,在接下来15年内,中美爆发某种形式军事冲突的风险会相当高。
中美两国,乃至像马凯硕、陆克文这样的第三方研究人员,对此都在反复研判。
即便中美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也有可能出现其他形式的摊牌,类似俄乌冲突后,俄美摊牌。
当前和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美国企图遏制中国。
在这里面,有三个“红线”问题:
第一,美国奉行“以台制华”战略,怂恿、鼓动台湾以切香肠的方式走向事实上的独立,诱逼中国“动手”;
第二,美国在贸易战的基础上,继续打经济战、科技战、金融战等,企图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第三,美国将北约“亚太化”,或者将中国周边的国家“北约化”,组建军事、政治同盟,对中国进行围堵,严重恶化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对于美国的决策者来说,必须非常小心,不管美国自认为自己有多么强大、有多少盟友,如果美国在上述三个关键问题上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美之间爆发冲突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对于美国来说,它必须清楚:中国继续维持当前的发展势头,是一个历史性趋势,这是14亿多中国人的追求,它的本质是让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经历近现代100多年的沉沦后,在二十一世纪再次实现复兴。
如果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拆开来看,它的核心是向内的,主要指向中国自己,可以简单概括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并不谋求成为“亚洲霸主”,更不谋求成为“世界霸主”。
甚至,在中国的传统战略思维中,像美国那样成为“世界霸主”、“世界警察”,实际上是不划算的。
中国的首要目的,还是发展好自己,让本国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此,从战略上来说,中国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
要避免中美走向冲突甚至是战争,美国必须首先纠正对中国的“战略误判”(姑且假定这是一种误判)。
其次,美国还必须放弃通过胁迫改变中国战略目标和行为的幻想。
中国在主权(台湾)、安全、发展核心利益问题上,绝对不会屈服于美国的任何压力。
美国不管在中国家门口打造多少个军事基地、部署多少个航母战斗群、组建多少个军事和政治同盟,中国在完成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保持中国发展进程方面,不会有任何退缩。
美国的压力越大,中国的反弹会越激烈。
美国越是幻想用实力胁迫中国,中国越会抓紧建设能够抵消、战胜美国的自身实力。
以台湾问题为例,美国不可能幻想以武力阻止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只会被视为一种战略狂妄,中国会以更大的力气去开发针对美国的军事力量,最终让美国“知难而退”。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要跟中国“竞争”,中国毫不畏惧,甚至会表示欢迎。
但是,这种竞争应该是奥林匹克竞赛式的——每个运动员都想拿金牌,但比赛必须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任何人要想拿金牌,只能靠天分、刻苦训练和一点点运气,而不是靠伤害其他运动员。
绝对不能让中美之间的竞争变成“丛林法则下”的“暗黑较量”。
那种没有规则、没有规矩、没有底线,只剩下“你输我赢”,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较量,是非常不可取的。
美国这些年在中国民众中的口碑和好感度一再滑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面对中国崛起,已经不太敢进行公平竞争了,而是热衷搞各种破坏游戏规则的“王八拳”、“七伤拳”,充满了“双重标准”,这很让中国人看不起。
如果美国真的靠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投资人才,靠创新,靠制度的优越性,最终继续领先中国,中国会发自内心地向美国表示敬意,并愿意诚心实意地向美国学习。
但如果美国自己的制度“神话”不断破灭,无法通过正当方式让自己“再次伟大”起来,反而把中国当“替罪羊”,把中国当进行国内团结和动员的借口,天天想着折腾中国,对中国下黑手、使绊子,中国人肯定会非常看不起美国。
对于美国来说,必须认识到,让中国变得再次伟大,并不意味着要让美国变得衰落。二十一世纪,中国可以发展得很好,美国同样可以发展得很好。中美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矛盾。
中国无意改变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无意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更无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世界警察”。
在中美博弈中,中国要的东西非常清楚且长期保持一致——美国不要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核心利益。
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要求。
如果美国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并愿意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是愿意“承认”、“接受”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作用的,并在应对气候变化、疾病、防扩散、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各种全球性挑战时,积极参与其中,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但是,美国也必须清楚,中国不是“傻白甜”,中国不会坐等着美国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
中国人一直相信,“以斗争求团结团结存”。
中国并不打算靠着美国“幡然醒悟”、“回心转意”,来尊重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核心利益。
中国将会积极主动,发展好自己,最终,不管美国主观上是否愿意,中国都会用自己的综合国力、战略决心、斗争艺术和斗争谋略,让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
对于中国来说,要避免中美走向战争,绝对不能靠放弃发展(“自我阉割派”)、对美国充满善意的期待(“幼稚派”)、跟美国讲和(“投降派”)。
中国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其中关键是经济和科技实力,让美国主观上无论怎么想遏制中国,到最后都无法阻挡中国崛起、复兴的步伐;就是不断提升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让美国不管多么想用军事手段对中国进行胁迫,到最后都发现除非美国愿意两败俱伤,否则美国在任何一场中美直接的军事冲突中都占不到便宜;就是不断塑造、运筹国际关系,让美国不管宣称自己有多少盟友,到最后都发现,根本无法组建所谓的对华统一战线、包围圈,中国将会稳定地拥有自己的朋友圈。
从这个判断出发,面对中美博弈,以及中美接下来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摊牌、新冷战等风险,中国必须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增速在一个合理区间,守住不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底线,稳步实现名义GDP超越美国的目标;
——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方面,基本实现独立自主;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增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加快实现军事现代化,建设一支可以在中国周边战胜美国及其盟友的常规军事力量,打造一支可以跟美国实现“相互确保毁灭”的核威慑力量;
——分化、瓦解美国的美欧日(韩)对华统一战线,加快构建中国自己的朋友圈。如果一旦中美出现直接军事冲突、摊牌、新冷战,要能确保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至少保持中立,且中国朋友圈中朋友的数量不少于美国及其核心盟友的数量。
整体上来说,在国际关系中,美国只听得懂一种语言,那就是实力的语言。
中国并不打算主动威胁美国,但中国一定要让自己足够强大,只有这样,一旦美国要威胁中国,中国就能给美国带来它承受不起的代价。
从中国的角度,要避免中美最终走向战争,只能是“止戈为武”、“以战止战”。
只有当美国经过理性思考,认为打不赢中国的时候,美国才不会贸然跟中国开战。
只有当美国经过理性算计,认定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遏制中国的时候,美国才会想办法接受中美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