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低成本折腾美国,为何要玩硬碰硬?
一晃眼,近期中美博弈已经很多轮了。
一会儿要求中国加入制裁俄罗斯,被我们拒绝;一会儿佩大妈要一日游,被我们警告;一会儿强化打击中概股,我们继续谈;一会儿要贸易领域搞我们,但是美国通胀吃不消了;一会儿中国去所国搞事,美国人急疯了……
因为,这种全球避险情绪下,拥有平台优势的美国自然是可以获得海量全球资源来对冲自己的压力。
但是,如果保持过长时间的强美元,对于美国是初期有利,后期恐怕利空。
需要看到,市场大幅增配美元资产的逻辑是,美国经济相对更加稳健。一旦后面没有兑现逻辑,则资金就会撤出美国,那就是1985~1987年的故事演绎了。
所以,拜登玩的都是术,就是怎么解决短期的问题。至于长期的规划,根本没有。一旦基本面反转,则往往非常被动。
其它不说,就像粮食短缺问题,美国人自己也急了。可问题是,2020年中国就开始囤积了,都这么久了,前瞻性可见一斑。
一个国家和个体一样,做事情,要讲究“势”。
势不在你这边,强行做,就会变成俄罗斯现在在乌克兰的情况。
同样,如果现在硬拼美国,势还不在我们这里,强行搏命,不过是血气之勇,匹夫而已。
纵观历史上的大国兴衰,伟大都是熬出来的,而不是某几场胜利就ok了。
就像小胡子,在欧洲一路胜利,牛逼到爆,天天拉行情。可最终在斯大林格勒败了后,反而一地鸡毛。
真正的富贵人家是要有三代奋斗,每一代都有自己的使命。同样,一个真正的强国,都是几代人接力奋斗,才可以拥有超强国运。
因此,身段要像谁一般,该起的时候起,该卧的时候卧。
当前美国处处找麻烦,无非是要割韭菜。
也就是说,她贪了,想馋我们的身子。
所以,最佳的应对,就是处处防备的同时,超前部署大量具有前瞻性的举措。
其它不说,我们就看看近期我们央妈的所作所为,一种市场上非常看不懂的做法,但是,其实充满深意。
还记得我们此前说过次贷危机后中国信贷脉冲指数对于全球的影响嘛?次贷危机后,每次都是中国先加杠杆,然后,美国接力。而评估中国加杠杆的力度和速度的最佳指标,就是信贷脉冲指数。
目前来看,当下已经是完成了阶段性的筑底,逐步呈现出往上走的迹象,但是,走的很缓慢。这应该是跟疫情有着很大关系,宽信用被疫情也稀释了不少。
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如果指数飙的足够快和猛,是可以在明年上旬帮助美国完成经济软着陆的。即,中国加杠杆,美国来蹭我们的流量。
事实上,2009年、2019年等好几次,我们都是这么做的。
可如果中国很温柔的加杠杆,就是玩底线思维,那么,美国自己不加杠杆的话,美国经济只能硬着陆。
因此,放水多少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是一个大国博弈的生死战。
千万不能忘记,过去10来年,我们替美国扛炸药包般的抢先加杠杆,已经几次了。可是,我们换来的是什么?
本次索性静候美国爆仓,然后将各种战略工具逐步释放。
何为势?敌我攻守易势也!
前几天,IMF总裁说,中国有充足政策空间提振经济。
结合此前有形之手大呼要大规模储备政策,这也就提示我们,今年适度苦一苦社会小DS,或许也是一种“计划”。毕竟,后面外部冲击更大,需要用这些暂时不用的举措来对冲。
事实上,我们看到美国如此大费周章的各种折腾,气势如虹,每一招都充满了算计。
可截至目前,中国经济再不济,也没有出现他们想象中的垮塌。
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历史上没有一个可以扛得住美国这样的组合拳套路。
然而,我们却整整熬到了第五个年头了。
过程非常惨烈,但是,至今还没有失败。
从俄罗斯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靠近极地地区人民的粗放。就是不爽了,直接就干。明明知道中美博弈是未来长期主线,明明可以蹭这其中的流量,可是俄罗斯人毫无战略定力,直接就干。
因此,这种国家要强大,太难了~
国际社会,装孙子也好,装逼也罢,坐卧行走无非都是国家利益,不能有任何情绪。
像俄罗斯人这种脾气,总让人感觉伏特加上头,做不成大事。
真正的高手,理应是回到问题的根本,而不能因为别人挑衅你,你就怒发冲冠。
回望过去,需要看到,当美国对华进行高新技术封杀和毛衣占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后进国家获得更多美元、购买更多美债,已无那么强的必要性了。如果还有必要性,无非就是大宗商品还是用美元计价的。
可伴随着乌克兰危机期间欧美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毫无底线,手握美元的必要性也在下降。
就像现在,海外央妈都都停止了大规模增购美债,海外机构从2014年以后的增配美债浪潮也停止了。大家进行的很多国际结算,都是美元计价,然后直接记账和实物交换,大幅减少美元流动性。
因此,美元的江湖地位其实已经在大幅下降,而美债未来长期处于被其它后进国家抛售的境地,逐步变成由美国企业、居民、养老金和美联储自己购买的内循环产品,是大势所趋。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撬动全球资源的能力会大幅下降,美国国内的通胀会长期高位运行。
因为,美国人买美债是美国人自己背走通胀,只有全球人民买美债才是其它国家的人背走美国的通胀。
假设美国自己的实体经济很牛逼,完全有能力控制通胀,那没问题。
然而,美国已经进行了40年的产业空心化,在60年一遇的实体经济危机中,全球其它地方逐步减少使用美元、购买美债,哪怕仅仅只是增量上的变化,都有可能让美国的债务和通胀彻底失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可以如此低成本的折腾美国人,为何中国要玩硬碰硬?
慢慢熬,慢慢耗,看谁先爆仓
从2012年开始,中国等这一天都快要10年了,还差这一年半载的静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