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两个多月前,俄罗斯刚进攻乌克兰那会儿,表面上气势如虹;由于我不看好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俄罗斯吞鸡肋》,被不少人怼得很惨,说我看衰俄罗斯。这里再说一遍,我并不是看衰俄罗斯,而是看衰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我的看法一直都是,俄罗斯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去搞声势浩大的进攻;一边支持东乌(正如过去八年所做的那样)、一边和英法搞好关系,才是最有利的选择。其一,不想俄罗斯打急眼了掀桌子,搞翻现有国际秩序。因为这个秩序目前对中国还是有利的。一旦俄罗斯败了,中国承受的战略压力更大。时间回到19世纪中期,经历鸦片战争失败的大清帝国,内部开始矛盾丛生。洪秀全及其他的战友们,开始在南方传教,并且选择在帝国领导人换届(道光换咸丰)时发动起义。大清帝国的国运由此而改变。与此同时欧亚大陆的中西部,沙俄帝国也面临一场改变国运的战争。这个梦,源自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领沙俄帝国抗住了拿破仑入侵后,并反攻到欧洲腹地。那时的沙俄帝国,国运达到巅峰。亚历山大一世没有子嗣,他死后的沙皇大位传给了三弟(1825年),也就是尼古拉一世。谁也没想到这位盛世继承皇位的尼古拉一世会郁郁而终(有人说是自杀)。原因就在于那场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一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当时沙俄搞工业化的同时,还残留着农奴制,阶级矛盾较大);二是为了挑软柿子捏。此前俄土战争打了8轮,沙俄战绩:克里米亚战争算是第九轮俄土战争。其最终目的是要肢解奥斯曼帝国,夺回东正教祖庭所在的伊斯坦布尔;控制土耳其海峡,打通黑海到地中海的出海口。如果只有奥斯曼帝国,沙俄明显不会放在眼里。之前的历史中,是英、法、俄联手收拾奥斯曼帝国,希腊就是在英法俄三国支持下独立的。但英法一看,沙俄这是要干掉奥斯曼、独霸东方,胃口太大,无法容忍;于是调转枪口,支持奥斯曼帝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在1856年送给沙俄一场惨败。后果1、大批军人伤亡,尤其是黑海舰队和帝国陆军精锐损失惨重。后果2、最高领导沙皇尼古拉一世郁郁而终,有人说是自杀。这个情况就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咸丰皇帝类似。后果3、丢掉大片领土:俄罗斯除了在黑海沿岸丢了不少土地之外,还被迫把阿拉斯加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卖给美利坚。后果3、帝国根基动摇,大批革命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比如主张暴力革命的民意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主张刺杀沙皇和帝国政府要员,并于1881年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割走大清帝国领土最多的那位)。列宁的哥哥就是民意党一员,并付出了生命。打赢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英法联军调转枪头向东,对大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亚历山大二世趁大清帝国战败之际,从大清搞走了大量土地,算是给威信丧尽的皇室续了命。虽然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了,但继任者亚历山大三世继续推动其政策。由于沙俄内政继续恶化,革命情绪持续高涨。亚历山大三世也差点遇刺,最后郁郁而终。1894年,甲午战争那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继位。尼古拉二世看到沙俄帝国风雨飘摇,决定通过战争化解危机。由于西方搞不动了,便想从东方入手,和日本争夺远东。与此同时,日本也在推行野心勃勃的大陆计划。尼古拉二世和尼古拉一世一样,以为挑到一个软柿子,其实又碰上了硬骨头。优势1、通过几十年的明治维新,内功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与之对应的是沙俄,虽然和日本隔海相望,但人口资源都集中在欧洲;新开通的远东铁路运载能力有限;思想上骄傲自大,看不起东方人。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无能的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由于清政府实在太烂,后来把原本学医的鲁迅硬生生地逼得弃医从文。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日军先后占领中国大连、旅顺、奉天(沈阳);把俄军揍得稀里哗啦。1905年5月,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俄第二太平洋舰队。俄罗斯战败。当然后果也很严重。战败的后果之一,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部分外东北成了日本势力范围。战败的后果之二,内部革命爆发。列宁带着同志们把沙俄帝国闹得摇摇欲坠。1905年4月,列宁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路线。7月,列宁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工农联盟、工农民主专政、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刻论述。面对风雨飘摇的沙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又想到通过战争解决问题,于是和英法两国抱团组成协约国,与德国、奥匈帝国主导的同盟国对峙。沙俄的历史就是一部领土扩张史。只要能扩张土地,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尼古拉二世希望和英法抱团瓜分东欧,把所有斯拉夫人都纳入帝国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最终是协约国战胜了同盟国。但是沙俄帝国没有撑到胜利的那天。1917年,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沙俄帝国轰然倒塌,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处决。如果沙俄帝国再多撑一年到赢得一战,就可以从奥匈帝国、德国与土耳其那里拿到大片领土,国内危机也会大幅缓解。然而历史没有给沙俄那一年的时间。新生的苏联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但是八十多年后,苏联也解体了。1、主要原因是内爆,苏联选择自我解体,冷战由此结束。2、外部诱因:侵略阿富汗失败导致财政崩溃。本质来说,也是外战失败(没达到战略目标)。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在最终没能融入西方之后,开始重新变得富有攻击性。从格鲁吉亚到叙利亚,再到如今的乌克兰,都是俄罗斯展露獠牙的标志。以上是沙俄帝国国运下降到苏联解体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这段历史看似复杂,其实总结起来只有三个字,败不起。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一旦在战场失败,就会面临两个惨重代价。现在的俄罗斯表面上和沙俄与苏联都不同,但基础还是东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组成的沙俄帝国与苏联败不起,俄罗斯同样败不起。这轮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如果失败,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其一,普京的个人威信大受打击,甚至可能不再参加接下来的总统大选。其二,克里米亚甚至都保不住。俄罗斯在黑海方向会损失关键出海口,是不可承受之重。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这些政坛大佬到绍伊古、马克西莫夫这些普京的左膀右臂,都说一定要达到战略目的。俄罗斯国会的那些在野党大佬,理论上应该站在当局对立面,但他们表现出的观点往往更为激进。因为他们有类似的思维,就是俄罗斯败不起。一旦失败,俄罗斯势必大洗牌。对普京、执政党与反对党来说,都没有好处。这种民族性格,造成俄军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因为后退会很惨。所以俄罗斯任何时代的统治者,在战场上都败不起,会一直打到打不动为止。以俄罗斯为例,目前经历过叶利钦、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三位总统。按道理说,叶利钦是俄罗斯的缔造者。但是叶利钦的威望不高,因为他不仅没有打赢任何战争,而且还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让俄军颜面尽失。梅德韦杰夫任期内,在利比亚战争中的软弱,导致他注定无法得到俄军的全力支持。普京的威望,是从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叙利亚战争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乌克兰战争胜利,普京的威望会达到巅峰。如果失败,普京也将成为俄罗斯的过去式。所以摆在普京面前有很多路,唯独没有退路。因为撤退意味着失败,而俄罗斯没有任何领导人能承担失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