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成功吗?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判断一个人一件事,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
安倍经济学从政府的角度看,绝对是成功了,但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压榨日本老百姓,讨好财阀和美帝,于国于民到底有多大意义?我不是日本人,也不好评价。
当然,这对中国是好事。
*****
这些年来,日本品牌从消费电子领域里一点点的退出,被日吹们天天嘚瑟的元器件市场也一点点被中国企业给抢到手了。
还记得几年前,国产手机商发布会上,言必称自己用的是JDI的屏,现在连苹果都引进京东方当自己的供应商了。
去年日本制裁韩国,限制氟聚酰亚胺、氟化氢等原材料出口韩国,掉转过头,韩国人就从中国大量采购相关替代产品,后来裁就不了了之了。
日本其实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明显的衰退了。
安倍上台以前,我们还能看到日本在宣传自己的高科技,现在,除了工匠精神,还有啥好吹的?
日本申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便是要主打旅游业的振兴,WTF?一个发达国家居然要靠旅游业来打天下?旅游当支柱产业的,要么是小国寡民,呀么是欠发达地区,比如我们的东南亚朋友,霓虹好歹是G7成员吧!
*****
当然,安倍也不是傻子,即便他傻,日本精英政治体系里也不可能都出大傻子,一个摆明了错漏百出的安倍经济学为啥能让安倍打破日本首相任职时长?在他之前可是有六年七相的奇葩记录。
每个首相背后都有一帮政治势力,谁也不肯服谁,吵架都能把国家给吵趴下了,等到安倍上位以后,居然做了8年,如果自己不辞职,到2021年9月任职期满,那就要打破记录了。
所以,安倍经济学起码是在稳定政府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当家不难,穷家才难当,安倍上台之前,日本政府债台高筑,欧债风波一起,对冲基金的投资经理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做空日本国债。
因为,最高纪录,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半都要还国债利率。
但自从搞了安倍经济学以后,日本政府借债更多了,利息更少了,做空的对冲基金们都抱头痛哭,排队上天台了。
2020年,美国第一个搞无限QE以后,日本也跟着喊出无限QE的目标。
所以以后日本国债到底会怼多高,天知道,但安倍厉害之处就在于国债越发越多,利息越付越少,自从加征3%的消费税以后,日本财相的日子不要过得太开心,再也不用担心没钱花了。
当然,日本央行行长也很开心,毕竟央行成了日本股市最大的庄家,股市从8000点涨到22000+,央行一下子也财大气粗了。
这一招借钱炒股的计策非常高,老百姓因为日本央行的净资产高,于是更有信心把钱借给政府了,消费税加了以后,一个个勒紧裤带过日子,省钱借给国家。
然后国家也不能总买国债、股票啊,多余的钱就拿去扶持大财团们,于是财团们开心了,财团资助的政客们也就舒心了,国会里各个派系都能团结在安倍身边,政局自然就稳定了。
*****
有人问我,为啥日本这样印钞,依旧陷入到通缩里不能自拔?
这个问题问得好没意思,比如你跟马巴巴两个组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随着蚂蚁金服上市,马上身价又要多几千亿,但你会因此变得更富裕吗?
反而是马巴巴太牛叉,挤兑死了一堆中小企业,你连跳槽的机会都少了,老板想996你都要喊加班万岁,工资不给你加,反而可以设法通过减少补贴的方式给你降薪若干。
马巴巴的钱多了那么多,但也不能刺激他增加消费啊,人家想要的早就都有了,但是你肯定要消费降级,本来吃方便面还要就榨菜,现在直接加一勺盐,榨菜也省了,不通缩才怪呢。
奥巴马、特朗普搞出的超级华尔街如此,日本的安倍经济学也是如此,看起来市场上到处都是前,实际上老百姓根本越来越穷了,所以资本家们只好在医疗、教育这两块谁也没办法逃的地方涨价了,至于社会消费嘛,呵呵,那就请老百姓自己买紧一点的裤腰带罗。
美国的不安定分子们都有枪,于是突突突事件变多,日本人连枪都没有,于是抑郁症、佛系和极简生活开始盛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紧缩。
但日本好就好在是东亚文化圈的,东亚文化里从来没什么小政府的说法,从来政府权威都烙印在骨子里头。
这一波骚操作,进一步的加剧了政府的权威,而且安倍又会喊口号,看起来特别的卖力,所以老百姓也忍不住被洗脑了,认为这个领导还靠谱一点。
*****
有人又问,日本国债借那么多,为啥没有像希腊一样爆发债务危机?
希腊的债务危机爆发是因为希腊放弃了发钞权,欧洲央行不是希腊家开的,人家搞KPI考核,你的数据一旦破了红线,就要报警。
警报拉响,新债借不来,旧债逼上门,可不就债务危机了。
其实债务这玩意,只要不用还,就没什么问题了。
安倍经济学第一只箭,大搞QE,央行大肆购买国债,日本央行是归日本政府管的,不听话的央行行长是要被开除的,听话的黑田东彦是才会被重用到底。
在黑田的具体操盘下,日本国债慢慢从商业银行手中归拢到日本央行手中。
只要大债主稳住了,零星的债务,市场完全可以充分消化,实在不行,日本搞个借新还旧再自己给自己发多一笔,都回收了。
现在日本国债负利率能发行,只要不用还本金,慢慢都给你置换成负利率债券,还怕换不起利息?
日本央行能逼着政府还本金吗?
都这样了,你做空日本国债是不是找死?
当然,日本央行买入了大量的股票,央行+日本财团联合坐庄,随便就让股市翻了一番以上,大家都赚钱了,资产一评估,再设法做成金融产品,套现一下,什么日本社会养老金问题不就很容易解决吗?
老年化的日本社会,只要能保证国家养老金按时发放,那么社会一定会非常安定的,社会安定了,政府权威就牢不可破,谁敢怂恿央行跳反,出来撕逼?
这就等于日本国债稳如狗,继续印钞票完全“大丈夫”。
*****
安倍经济学其实压根就没想过把经济给搞好。
经济好不好真的有意义吗?
安倍天天在那里念叨要变成正常国家,蓝星里面两大扛把子都不会同意日本变正常国家的,美国人有自己的利益在,肥肉含在嘴里,谁愿意吐?
日本被套着链子,才会动不动点头哈腰,送上孝敬,你要让丫正常化,你猜人家还会这么听话?
至于另一个,有听说过地缘政治学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为了自身安全打算,丫都不能正常化!
安倍又不是傻子,这种事情难道他不知道?但是,能做到跟天天挂在嘴边说,那是两回事,起码让日本国民看到首相正在努力。
日本热血漫画里主角永远都要挑战看似不可战胜的目标,圣斗士星矢那一次不是被打得鼻青脸肿才能小宇宙爆发?安倍好歹也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那么就能继续演下去,最不济也能打悲情牌吧!
所以安倍在公众面前努力扮演一个尽职尽责的悲情首相,另一方面通过日本央行作为手段从市场赚钱,收缙绅的如数奉还,收百姓的三七分账。
如果大家责怪安倍经济学没有卵用,那好办,把锅扔给不让日本变成正常国家的那些人,加上日本国难得的单一族群人口构成,反而能激发大众的悲怆之心,更加拥护政府了。
那么这时候,政府如果还能把赚到的钱稍微找补一点给民众,简直是群体性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都要被激发出来的。
说实话,这不过是当年日本搞军国主义的故技重施,只不过做了个微调罢了。
*****
有人又要问了,难道安倍竟是个坏人不成?
其实政客无所谓好坏,大家都是为了维护权利而战斗罢了,他是个成功的政客,找到了一条好的路,打着“安倍经济学”的幌子,干自己的私活。
日本经济的问题是顽疾,没有广场协议还会因为别的问题扑街。
日本人说泡沫经济破裂,导致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老年化社会逼得全社会低欲望,佛系,消费不振。
我信你才有鬼呢!
明明日本科技领先了很多年,为什么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红利里,没有能分一杯羹?
工匠精神也只有罗太君这样的凯子才会拿来天天吹法螺,我就问你,工匠磨出来一个金属手机壳大几千块,1688上做工差一点的批发价9.9,花100元不到买一堆天天换,你怎么选?
手机本来就是个更新换代很快的东西,犯得着要那么好的手机壳吗?
当然,罗太君有钱,可能一定要上一次当,但他会次次上当吗?
普通人呢?
大工业化时代里,你跟我讲工匠精神可以,但那是小众,不足以支撑起一国之强盛!
我大清的江南织造手艺精湛吧,为啥后来被洋棉纱洋布打得整个纺织业都快破产了?
其实如今的日本,跟当年的我大清并没有什么区别。
整个社会从上到下的搞世卿世禄,阶级固化。
一个人想要在体系里保住位子,一定不能出错,怎样才能不出错呢?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肯定不会出错。
工匠精神就此诞生!
整个社会为了保证不出错,所以容错率特别的低,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慢慢的变得故步自封。
我们看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世界市值最高的企业都是那些一波机遇来临,敢为天下先的,美国的硅谷能成功,那是搞了个纳斯达克疯狂炒作,忽悠全世界的资金过来给自己填坑。
日本人大搞经济封建体,所谓的股权都是明股实债,拿了股东的钱随便造,欠债你试试看?
软银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创投机构,但为何没有扶持起一家日本独角兽?
日本企业里一定要论年资的,哪怕没能力,只要有岁数,有资历,就能随便挡住新人的出路,老龄化社会其实不可怕,谁不老呢?可怕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老化,拒绝接受创新,还把这一切振振有词的包装成“工匠精神”。
社会僵尸化形成以后,一切有活力的都会反过来被僵尸给吞噬。
美剧《行尸走肉》看过吧,只有人变成行尸的,哪有行尸变成人的?
安倍是既得利益者,一门三相,想必后辈里还能再出高官。
当然有背叛自己阶级的个人,但不存在背叛自己利益的阶级。
整个日本政坛就是维护世卿世禄,封建权力体系的第一悍将。
安倍如果真的要搞改革,第一个被改革下去的就是他自己。
所以他只能让政府先维持住,但有意思的是,整个日本体系下,越是政府强有力,越是会加深社会的僵化。
其中原因自己体会。
当然,日本人天生是上好的苦力材料,民族性使然,封建体系之下,不能激发社会活力,但会大大提升体系的服从性,所以这个国家是不会一下子垮掉,只不过慢慢衰落罢了。
国与国之间讲的是比较优势,比较一下,日本起码不用担心种族问题吧,这就比欧洲强。
只要平安的活下去,肯定比天天寻死觅活强,这就是日本在G7里能屹立不倒的理由了。
找这么看,安倍经济学其实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