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拜登在美洲碰了满鼻子灰!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霸主美国,在美洲碰壁,有声音说是帝国衰落的征兆,也有声音说是民主的象征。
2022年6月10日,第九届美洲峰会在洛杉矶落下帷幕。这是一届美国作为东道主的峰会,但却并不成功,而且让拜登碰了一鼻子灰。
有趣的是,拜登走上空军一号旋梯时,脚下再次出现拌蒜,预示着开局不顺。
01放鸽子
谁敢放美国总统的鸽子?当然有。比如下面这些: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
乌拉圭总统(拉卡列);
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
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
危地马拉总统(贾马太);
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
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古巴国家主席(卡内尔)。
九个国家的领导人硬生生地不参加美洲峰会,不给拜登面子。
要知道美洲一共也就30多个国家,9个国家领导不出场,相当于将近三分之一的重要人物缺席,成了美洲峰会创立以来最寒酸的一届,非常不可思议。
要知道美国可是以霸主自居。霸主开会,那么多人不来,犹如黑老大请客,别人却不给面子,着实很掉价。
当然那些国家不来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古巴国家主席(卡内尔)这三位,是拜登不让他们来。拜登嫌弃他们“不民主”。
吃瓜群众有点纳闷,既然召开的是“美洲峰会”,为什么还要区分是否民主呢?如果想展示民主,直接召开“美洲民主峰会”得了。
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古巴国家主席(卡内尔)是否为民主代言人暂且不说,但他们都反美。所以拜登就给他们打上不民主的标签。
这是典型打着“美洲峰会”的旗号排除异己,所以很多有正义感的老铁们看不惯美国这番做派。首当其冲的是墨西哥总统洛佩斯,站出来表示坚持“不将任何国家排除在外”的美洲峰会的办会原则,自己看不惯拜登的做法,不参加拜登组的这个局。
墨西哥在美洲也算是排得上号的大国。虽然吃瓜界关于墨西哥的话题大多和毒枭有关,实际上墨西哥在美洲也算制造业大国,美国很多产业都在向墨西哥转移。
洛佩斯还指责美国:大行“干涉主义”,以所谓的“独裁”或关系紧张为由,未能邀请所有成员国出席峰会,这既不尊重他国主权独立,又回避了对话协商。
这个说法,可谓一针见血,直接拆拜登的台。其他几位(拉卡列、布克尔、阿尔塞、贾马太、卡斯特罗)的理由也差不多。
当然要说这几位政客是多么的仗义,估计他们自己也不信。混政坛的,尤其是在美洲混政坛的,嘴里仗义、正义、义正辞严,心里想的其实都是生意。
他们之所以敢不给拜登面子,是因为拜登筹码不够。拜登拿出了啥筹码呢?这点后面再谈。
02与会者三心二意
阿根廷、洪都拉斯、智利等国领导,虽然去参加了拜登的峰会,但给拜登制造了很多不痛快。
首先,他们声援墨西哥的主张,认为不能差异化对待,不给拜登面子。
其次,他们甚至还决定由阿根廷、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轮值主席国的名义召集一场平行峰会,并将在领导人早餐会上讨论邀请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参加;一副另起炉灶的架势,更不给拜登面子。
最让拜登没面子的还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该老铁是特朗普的铁杆好友,有巴西特朗普之称号。两年前拜登大选战胜特朗普时,博索纳罗多次为特朗普发声,质疑大选的公正性,一度让拜登非常恼火。
拜登上任两年多,从没与博索纳罗会晤或通话。
美洲峰会开始时,博索纳罗一度暗示不打算出席。后来是拜登派了特使到巴西劝说,才让博索纳罗前往出席。
美联社报道,博索纳罗答应赴会前向拜登提出条件,包括确保两人双边会晤和不得就任何问题指责他。
拜登之所以迁就博索纳罗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巴西是南美第一大国,也是美洲唯一的金砖国家。如果巴西再不参加,美洲峰会就不用开了。
其二,巴西也是地球村大豆和矿产的重要出口商。美国和中国博弈,需要拉拢巴西。
当然拜登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在开幕式声称,这次峰会展示了“难以置信的民主的力量”。
博索纳罗也是吃准了拜登有求于自己,遂肆无忌惮地展示个性。这点颇有埃尔多安的影子。
03深层博弈
美洲峰会源于1994年,由美国发起的。这次洛杉矶峰会,是美国第二次做东。
峰会之前,拜登也想把峰会办好,为此祭出好几招。
第一招,峰会选址。
为弥合美国与拉美国家的裂痕,拜登把峰会举办地址选在洛杉矶,那里是美国最大的拉美人聚集区。峰会举办前,派遣特使出访拉美多国为峰会造势。
第二招,主题选择。
拜登为峰会主题定下两个基调,“民主”和“团结”。
原本他以为,只要美国振臂一呼,美洲国家就会应者云集。实际上正是这个主题把峰会搞砸了。
打着民主旗号,美国排除了古巴、委内瑞拉等国;这如何能显示团结?
墨西哥带头抗议之后,更不可能团结了。
第三招,筹码。
混政坛的,都很现实;这年头不拿点真金白银出来,别想大家捧场。
能混到扛把子位置上,年纪都不小了,已经过了容易被忽悠的年纪。大道理啥的,大家都懂,也不想再听拜登唠叨。
拜登当然也明白游戏规则,在开幕式上宣布了一项美国与拉美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计划,称要使供应链“更坚韧、更安全、更可持续”。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不错,但是——
既没承诺开放更多市场渠道
也没有承诺注入更多资金
甚至连基本的关税优惠都没有;
总体来说更像一个空洞的概念,一个尚未成熟的计划。类似的计划,地球村政客们每年都能搞出来很多,很可能变成一个忽悠。
这相当于说,土豪请了一桌子客人,说是大家一起吃大餐,结果上了拍黄瓜、花生米、凉粉皮这些,还嚷着让大家尽情吃喝、不要给自己省。
所以美洲国家对此都不满意,他们估计早就知道拜登要推出的经济方案。于是有些国家干脆不出席,还落得一个反抗霸权的好名声;有些国家来了也三心二意,刷一刷存在感完事。
回头说拜登,在美国政坛也混了那么多年,怎么会在美洲峰会显得如此轻慢?其实原因很简单,拜登根本没想过美洲国家敢这么不给面子。
话说当年,美国提出“罗门主义”,说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在美国的行事中,根本没把美洲当成美洲人的美洲,而是当成美国的美洲。从当年干预“巴拿马运河”,到后来制造“拉美经济危机”,无不体现出美国霸权。
美国多给点筹码,大家勉强就忍了他作威作福。拜登拿仨瓜俩枣就出来摆霸权的谱,不买账的自然就多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