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两千年来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什么?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7-12 06:15:49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伯陵说:

用老故事来聊一下央地矛盾。


01


众所周知,自从秦始皇以来,中国就是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国家。


但大一统和中央集权都是概念性的东西,要支撑起这样的顶层建筑,必须有一些配套措施,而这些配套措施主要有四种:


地理方面的统一和集权、意识形态方面的统一和集权、经济方面的统一和集权、地方人才向中央流通的渠道。


因为要保证地理上的统一集权,大气候上便有了百代皆行秦政法,郡县制在海内铺开,中央任免地方官吏、郡县无条件服从中央。


而在小气候上便要削藩,汉朝的推恩令、明朝的杀功臣废藩王、我国的五马进京都是此例。


因为要保证意识形态上的统一集权,便有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南宋的理学和八股文,把意识形态的解释权牢牢掌握在中央的手里。


现在则是党组织才有马列主义的解释权,体制外的野狐禅们根本不能插手。


因为要保证地方人才向中央流通,便有了汉朝的举孝廉、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直到隋唐确立了科举制。


那些地方上的人才,都能通过读书考试进入中央,然后经中央分配到各个岗位任职,至此中国的顶尖人才几乎都向中央汇聚。唐太宗李世民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就很能说明问题。


现在的科举制,已经演变成考公了。


这三个配套措施,基本上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即便遇到军阀割据的乱世,中国始终是向统一和集权方向走的。


可唯独经济方面的统一集权,两千年来始终没有形成共识,那些执政者们一直在纠结,到底用哪种方式完成经济方面的统一集权。


可以说,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主线就是经济方面的矛盾。



02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种经济模式。


首先出现的是商鞅版本。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耕战,也就是把主要经济活动放到农业里,然后用战争输出。


至于贩运、开店等商业经营活动,不是不允许做,而是用连坐、实名、重税等政治手段极力打压,尽量把商业活动维持在最低限度,日子能过得去就行。


商鞅版本的经济模式就是消灭大部分、控制小部分。


其次出现的是汉初自由经济模式。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并且农业上保持低税率,休养生息。


简而言之,汉初的经济政策就是有水快流、大干快上,只要有利可图的项目,汉朝人民都可以做,中央基本不管,甚至连皇家园林都放开管制,给人民去开发了。


在宽松的自由经济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起来,富商大贾遍地都是,卓文君家族以冶铁致富,汉文帝的男宠邓通以炼铜铸钱致富,“潘驴邓小闲”的邓说的就是此人。


而汉朝也进入“文景之治”的辉煌岁月。


最后出现的是汉武帝的国企垄断模式。


汉武帝讨伐匈奴要巨额资金,便把利润极高的盐铁行业收归中央,建立起国企垄断经营,直接控制了生产制造、销售渠道和定价权。


汉武帝和桑弘羊还推出平准均输法,均输是中央进行统购统销,平准是中央控制各地物资平衡物价。


如果说汉初是民间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那么平准均输法就是中央直接下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两者的区别在于,民间统一大市场的利润归民,中央统一大市场的利润归国。


而为了得到全部的利润,汉武帝又必须彻底清理民间商人。


算缗令向民间商人征收10%的财产税,告缗令是鼓励检举揭发,谁要是举报不交财产税的商人,可以得到其一半的财产。


经过汉武帝的清理,汉朝“中产之家皆破”,也就是把利润渠道全部收归中央,民间基本上均贫富。


这些内容以前写古代史的时候都说过,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03



那这三种经济模式,各有什么弊端呢?


秦国用商鞅版本的经济模式,确实实现了经济方面的中央集权,但商鞅版本属于战时经济,有效归有效,代价就是没统一的时候秦国人民生活枯燥,统一以后又找不到火力输出目标。


所以竞争激烈的战国乱世过去以后,商鞅版本的经济模式就显得不合时宜,后来的王朝再也没有重新启用过。


汉初的自由经济模式,虽然搞活了市场经济,成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但弊端就是自由经济的模式,和中央集权的顶层建筑完全不匹配。


因为大一统要在经济方面统一,中央集权也要在经济方面集权,而在自由经济的状态下,经济利益必然掌握在地方豪商的手里,经济权力极度下移。


比如吴王刘濞在国内煮盐、冶铁、铸钱,号称富甲海内,可以暴兵50万,只要刘濞不想听中央的号令,就可以和中央分庭抗礼。


那些没有官方身份的商人,手下也有数千乃至数万的工匠,在军事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这些人穿上盔甲就是战士,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司马迁称这些地方商人为“素封”,即没有爵位封地的权贵,这个称呼和孔子的“素王”是同样的性质。


这种事实上的诸侯割据,本质上是把汉朝地方经济碎片化,那么中央集权也就无从谈起。


而汉武帝的国企垄断模式,无差别横扫了地方豪商,彻底完成“利归中央”的中央集权大业,但弊端就是利益收归中央的同时,腐败也跟着利益回到中央,形成汉朝版的官僚权贵经济。


因为利在哪,争夺就在哪。


以前利在地方的时候,地方上腐败滋生豪强横行,中央相对比较清廉,当利归中央的时候,地方出现一片朗朗乾坤,中央层面却出现激烈的争夺。


比如执行算缗和告缗的官员,原本穷的叮当响,三年后便积攒了千万家财,成了汉朝有数的富豪,还不会出现在富豪排行榜上。


比如汉武帝的国库原本都空了,经过一番整顿,上林苑里堆满了财物,放都放不下。


在没有技术爆炸的时候,经济总量是有限的,不在民即在官,不在朝即在野。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焦点便是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和政策,能获得利益最大化,进行最大限度的财富转移。



04



两千多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统一集权,始终没能形成共识,历朝历代都在自由经济和国企垄断之间摇摆。


每当民间穷困的时候,中央就将经济权力下放地方,借助自由市场的力量繁荣国家经济,为了达到目的,宁愿承受官吏腐败、豪强崛起、地方政府坐大的代价。


在这个时期,腐败可以是搞活经济的润滑剂。


到了国家经济繁荣以后,在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顶层建筑支配下,中央便没有经济权力下放的必要,而且地方政府坐大和官吏腐败,又给了中央充足的理由来收回经济权力。


于是便开始新一轮的国企垄断改革。


汉唐宋明清,无一能逃脱这个“放权收权”的循环,可以说,如何实现经济方面的统一集权始终是中国的难题,也是中央和地方矛盾始终解决不了的根源。


原本按照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顶层设计,新中国配套的经济制度就是全民公有制,和前三十年一样把,所有经济资源都收归中央支配,一声令下万里奉行。


但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前三十年的全民公有制是公权力达成的,于是在经济和社会层面均贫富的同时,体制内外的人又在权力层面出现不公平,而在体制内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也幸亏是教员治国严厉,那代人的觉悟也很高,要不然的话,很难说没有三年成富豪却不上排行榜的人出现。


即便如此,体制内的利益集团也是有的。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搞活国民经济,经济权力逐渐下放到地方,用市场经济的力量消解了体制内的利益集团,代价就是体制内外的新既得利益者合流,消解了经济方面的大一统和中央集权。


后来中央发现不对劲,便以分税制改革为起点,开始了漫长的收权。这个过程的冲锋号是反腐败,收尾工作是反垄断。


到现在收权基本完成,而汉朝出现过的结果,也在慢慢显露出来。


那为什么地理、意识形态、人才流动的统一集权可以确定下来,唯独经济方面的统一集权始终在摇摆呢?


我觉得是原因在于地理是固定的,意识形态是可以长时间影响并驯化的,人才流动渠道是依附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总结起来就是,这三项都是有确定性的。


而经济的关键是供需,供需的衡量标准是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可能你前几年想要的是房子车子,今年能有两袋大米就满足了,这就是人心影响了供需。


所以经济方面的统一集权,面对着人心的不确定性。


既然人心不确定,那制度也就不可能确定,于是中国两千年来都不能建立经济的统一集权,一直在左右摇摆。


那么中国的央地矛盾也会一直博弈下去。


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汉朝的自由经济没有海外联系,汉武帝灭了也就灭了,但现在美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大本营,也是全世界所有自由经济支持者的后路,导致国内的自由经济支持者和豪商,往往和美国深度联系在一起。


所以中国以经济制度为核心的传统央地矛盾,又增加了国际矛盾的因素,局面更加复杂,处理起来更加棘手。


历史上遇到类似的问题,明清的解决办法是躺平不解决了,自我退回小农社会,画一条线和外界进行有限交流,保证中国的所谓纯粹性。


而我们现在是无路可退,问题再复杂,也得想办法解决。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代表了自由经济的历史终结论,苏联代表了计划经济的历史终结论,中国代表了混合经济的历史终结论。


未来的路,还长。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