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当吴啊萍事件传到日本 大多日本人民对历史一无所知

作者 :环球时报 2022-07-29 18:09:04 围观 : 评论

  原标题:当吴啊萍事件传到日本……

  日前,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二战战犯一事已然调查完毕。当事人吴啊萍被证明是故意供奉,而原因则是为了平复自己心中的不安,希望用供奉的方式让战犯不要让自己噩梦缠身。

  此事目前已经传到日本,时事新闻社、产经新闻、每日新闻、共同通信等都有发稿,但这些在雅虎能够看到的新闻却并没有上雅虎新闻的头条。

  坦率地说,日本国内对于靖国神社和战犯的态度十分分裂。毕竟我们可以从这些新闻的措辞中看出每个媒体的立场:

  相对客观的时事通信、朝日电视台、共同通信社、每日新闻都用了“战犯”来称呼,但只有非常保守的产经新闻,直接管这些战犯叫旧日本军人——也就是并不认为他们属于战犯,非要特地用军人来称呼。

  每当有类似的新闻时,雅虎新闻一般不会太高调。因为这个话题,哪怕进入了21世纪之后的日本,也是目前最麻烦的话题之一。可哪怕是这样的敏感话题,绝大多数日本人民竟然也对此背后的历史一无所知。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日本和中国即便在经济已经几乎实现了事实上的“一衣带水”,可民间也总是少不了一些难免的剑拔弩张,而大多数日本民众对于中国网友的愤怒还处在一脸问号的状态。

  靖国神社和右翼

  既然提到了战犯,就必须提到靖国神社。作为日本神道教的神社,无论什么国籍都可以进去参观。位置就在日本核心地段千代田区的九段下,紧邻著名演唱会举办中心“武道馆”。众所周知,这个地方事实上是供奉战犯之处,且政治思想指向性非常明显,整个空间几乎就是用来给那些支持战争、怀念所谓“大和魂”的右翼来聚会和交流的。

  从笔者的个人经验来说,普通人去观察的时候最好也保持低调,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华侨身份暴露,以免被奇怪的日本人盯上——当然,也不至于真的那么危险。笔者上一次去观察的时候,碰到中国的游学团来参观,也没见出事,但总归是小心点比较好。

  靖国神社的小卖部会售卖日本国旗,还会在各类敏感时期做活动,只要有机会就要趁机烘托一波“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行为。比如笔者2018年第一次去的时候,刚好赶上清明,那时就有人在神社门前的小广场上搞清明歌会。所谓歌会就是唱了一些战争歌曲,台下还有很多穿着旧日本海陆空军军服的右翼分子围着看,其中有不少是年轻人,时不时还喊两句口号。

  2020年9月18日,有打扮成旧日本侵略者的右翼进行活动。

  稍微往里走一段的室内展览馆,也会出售二战时期军队相关的周边,甚至还有军队人员的日记和家书。场地内的看板上还有很多军人的临死家书。

  每个月,靖国神社都会更新神社内的看板,就是把类似上述图片中这名大尉的临终家书挂出来供右翼敬仰,甚至后来还出了合订本,让右翼踊跃购买。他们会把所有写家书的日军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命”字,意即把他们封神了。不过,从这封家书的文笔可以看出,这名日军受过良好的教育。

  当年,日本的军国主义将无数受过教育、志向报效国家的年轻人推进火坑;而他们死后,还要被右翼利用,让一些日本民众不断崇拜,顺便不断奉上荷包。

  日本的政治教育

  但是话说回来,上述这些靖国神社的细节、价值观,以及背后代表的意识形态,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其实又不是那么了解的。毕竟,日本人已经整整60年没有接受最基本的政治学习,哪怕是基本的政治素养培养:在“去政治化”的文化氛围中,日本人、尤其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政治几乎一无所知,而且抱有冷感。

  根据《岩手日报》2004年的调查,年轻人不参与选举投票的原因主要就是“麻烦”、“不关心”,以及“有事情,没空去投票”。但是其中最严重的还是一点:无论选了谁,都没办法改变什么。这一点在2019年的一项民调里也被提到,且成为了最大的原因: 

图片来自:https://resemom.jp/article/2019/12/06/53722.html图片来自:https://resemom.jp/article/2019/12/06/53722.html

  年轻人认为,自己参加或不参加,对政治都不会起作用。更关键的是,他们还经历了一段“教育去政治化”的历程。

  1947年,也就是昭和22年,日本刚结束二战之时,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就规定学校教育禁止支持或者反对特定的政党,以及其他的政治活动。 这一条似乎是为了反思二战的问题,但最终让学校完全回避了政治教育话题。

  7年后,1954年,也就是昭和29年,日本还颁布了一部法律,特地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要确保政治中立性。 

  从此之后,日本的学校一改战前的教育体制,从被国家机器带动的极度狂热分子教育,变成了“教育不能碰政治”的刻意回避状态。“谈政治”几乎成了高压红线,充满了负面形象。一些老师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思维科普,也都会被认为是在夹带私货。

  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战后入学的日本人,都没有在学校接受到哪怕是知识级别的政治教育。而这一点,一直持续到2015年才得以改变。政策要求年满18周岁的公民即可投票,而在日本,年满20岁才算成年,故此举相当于让日本的未成年人也参与政治选举。

  为了配合这一选举政治的变革,日本文部科学省出台了新通知,其中特地强调,需要学校进行具体讨论问题的政治实践教育,而这一点和支持政党的行为要区分开来。这意味着日本政府意识到了之前的“完全不碰政治”教育方针的局限性,并且希望从这之后开始促进公民的政治意识培养。此时的日本政府官方将此举称为“主权者教育”。 

  从平成24年(2012)到27年(2015),官方一直在制作所谓参加型学习的教材。也就是说,为了2015年开始的“18岁选举制”,他们从2012年就开始做了准备。但是,政策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进行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根据一些说法,我找到了实际进行的教育报告,结果是高中生们模拟体验了一次真实的投票……

来源:来源:

  https://nagoya.repo.nii.ac.jp/?action=repository_action_common_download&item_id=23067&item_no=1&attribute_id=17&file_no=1

  当然,不管形式如何,根据最新的报告数据,实施了类似工作的学校,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学习投票本身和模拟投票占到极高比例。也就是说,第二项实际讨论政治问题的活动项目仅有略超三分之一的学校在执行。 

  而这种明面上想要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实际上是为了让人投票的教育方式,不仅遭到了质疑,也没有为最终实际的投票率做出贡献。这一现象在日本的评论者看来,纯属“同时踩下了油门和刹车”。根据2021年2月19日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主权者教育推进会议”的报告,过往三次的选举中,18、19、20岁这三个年龄段的投票率还是很低。

  这个现象宣告了日本短期的政治教育的失败。毕竟过往60年内没有进行教育,甚至连能进行此类教育的人才也出现了断代,更不用提所谓的“宽松世代”了,即1987年4月到2004年4月期间出生的这一代人,接受了极端的减负教育,更不可能有多少能力去认真钻研更多其他的内容。

  在此背景下,由于人们没有接受基础训练,只能听从媒体给他们灌输的内容;即使能够上网,日本人的英语能力也有限,更多的选择还是看日文媒体。

  再者,日本国内媒体报道几乎都是着眼于周边国家的负面信息——尤其是中国和韩国。近几年,日媒还总拿着中国港台地区新闻大做文章,这就更加使得整个社会充斥着“逢中必反”的氛围,比如推特和雅虎新闻评论,只要有带中国的关键字,就会有一大堆人冲出来说要“提防中国的侵略”等奇谈怪论。

  媒体造成的刻板印象,加上日本人喜欢随波逐流“读空气”,让他们习惯于人云亦云。久而久之,日本国内这种“即使我什么都不懂,但好像中国就是坏的”的空中楼阁印象就建立成功了。

  结语

  综上,我们了解到了日本右翼对二战军国主义的招魂,以及日本民众对政治和历史了解的局限性。日本由于战后没有“清算”天皇,而将其保留下来作为日本的“吉祥物”,导致右翼依旧能够以天皇信仰为根基进行大肆宣传。从现在来看,这一点就是对历史的刻意遗忘。

  尤其是战后的日本政治教育,对日本民众进行政治上的脱敏引导,让他们难以通过自己的研究来明辨是非,最终导致现在的日本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态度两极分化,要么像绝大多数人一样完全没有概念,要么就是自己研究了右翼学说而走向极端。就比如,对于南京夏日祭被叫停的事情,个别日本网友有这样的评论: 

  “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这么显著,都能跟美国对着干了。也就别一直纠结日本当年的行为了吧。别浪费时间,做些正事去呗,别和某些国家一样。(这里应该指的是韩国)”

  这种看上去是敌军但好像也得“厚葬”的发言,就是常见的日本市井民众风格:看上去好像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最核心的矛盾根本没有理解,也没有正视。

  而此次的吴啊萍事件也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侵略战争和军国主义的狂飙,是全球人民都需要了解的客观事实,也是历史留下的教训,永远都不能被忘记!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月咏幻 日本流行文化观察者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