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美国尚能战否?中国布下“世纪阳谋”,竞争大幕拉启!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8-26 06:43:13 围观 : 评论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
已获转载授权

一条关乎未来世界的“新赛道”,正在中国的领跑下悄然拉启!


翻译翻译,什么叫“普普通通”?


北京时间2022年8月23日10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大伙儿是否感觉这个新闻特无聊?


毫不讳言,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不过两年便连续103次发射成功的“世界纪录”面前,如此一个放在中国航天家族史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常消息”,实在是无法让我等吃瓜群众产生半点关注的兴趣....


图片


然而,“日常”或许算是,但是真的“普通”吗?


不足50字的官方通报,似乎就是为了表明“快舟一号”就样一枚名称稍显陌生的火箭,真就只是一枚平平无奇的路人甲:

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6次飞行。


划重点:


1、科学实验,新技术验证;

2、第16次飞行;


科学实验不难理解。作为卫星升空的载体,每一次的火箭升空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对“科学实验”的参与。


但是“新技术验证”又是几个意思?


图片


官方通报“快舟一号”已经进行了16次飞行,从航天运载器的角度来看快舟一号已经可以被称为是“成熟火箭”。


换一句话讲,除非是有什么“特殊需求”,否则从理论上讲,不论是出于成本还是安全的考虑,快舟一号这样的一款“成熟火箭”,其功能性上,都不大可能会特别提到“新技术验证”,特别还是在携带任务卫星的情况下....


一个疑问产生了:别家的航天发射都是以运送卫星为主要任务,快舟一号难道是反着来的?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就必须絮叨絮叨“中国航天”的家底。


众所周知,中国航天家族有一对双胞胎,他们分别是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


对于一般的吃瓜群众而言,差不多的名字,并貌似干着同一件事的两兄弟,可以说是傻傻的分不清楚

——但是很显然,两兄弟当然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我愿称之为是“一位最爱送人上天,一位最爱送人上西天!”


图片


中航科技是“和蔼”的那一位,搭载神舟系列、嫦娥系列、北斗系列、天宫系列等等大家所熟知的卫星、飞船、空间站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是他家的产品....


当然,另一位的中航科工也同样“核蔼”。


陆、海、空、天、电磁到处都有他的脚印,时不时的射几颗固体二踢脚、绕着上千万公里的国土、盯着几万公里外的“秃屁股”编一副巨大的反导网、那就是他的日常!


“快舟一号”是哪家的产品来着?哦!对了,中航科工。


瞧瞧!瞧瞧!这即停即射的小身板,这熟悉的连油漆都懒得换了的“原木运输车”....


图片


这像话吗?


这不像话!毕竟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区区三级固体火箭,近代轨道搭载能力仅为300kg的“快舟一号”,实在是太过不像话....


但是前面也说了,咱们是热爱和平的大国。


什么叫“热爱和平”?


就是说我们在面对一切潜在危险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发展“防御”的,而并非“进攻”的....


“快舟一号”就是爱好和平的模范存在

——作为对本公司旗下产品东风系列的和平性“加权”,快舟系列的主要任务定位,就是为了在中国的各类执岗卫星被莫名其妙掉落之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高频率的迅速发射补充!


众所周知,在农用减灾等诸多民生和平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卫星,那是一刻也不能中断的。而在此之下,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我们又怎么能因为咱们中国的单方面失误,而导致华盛顿的农业减灾任务遭到阻断呢?


图片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我们看到,为了更好的推进世界各友好国家重要区域的减灾工作,在2020年7月10日,由中航科工荣誉出品的,起飞质量达78吨、700千米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000Kg的“快舟十一号”,首发升空!


虽然,一如“长五”这样的大载重火箭首发之初的好事多磨,两年前的快舟十一号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同样出现了一些飞行数据的异常。


然而,咱们中国人最不害怕的就是失败!


无他,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核蔼”,只要拥有足够的“核”,世界才能足够的“和”....


于是我们看到,在两年停飞、故障查找、新技术实操验证下,随着快舟一号在刚刚过去的呼啸升天,沉寂日久的快舟十一号,也终于进入了复飞倒计时!


图片


担忧吗?

忐忑吗?


大可把心放到肚子里!别忘了,“核蔼”的中航科工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孪生兄弟,也就是那位仅仅用时两年便创造了103次连续成功发射世界纪录的中航科技,其实早在2019年时便给兄弟的“爱好”加上了双保险

——2019年,我国自主研制成功了直径达2.6米、推力达200吨的整体式固体发动机。


在此背景下,中航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正式面向市场推出了旨在“承接商业发射”的固体式火箭发射产品——捷龙三号。


2022年8月17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组织召开捷龙三号火箭工程研制阶段性总结评审会

——评审组一致认为,捷龙三号火箭前期工作按照研制流程已经完成了相关设计、生产和地面试验,火箭功能和性能满足中国火箭公司提出的研制总要求,首飞技术状态明确,可以转入首次飞行试验阶段。


2022年,中航科技集团计划实施包括首飞在内的三次发射。


图片


中国双箭擎天,谁该颤抖?


我想,此时大概除了某些个毫无节操下限、整天只想着碰瓷撞落、导弹攻击他国卫星的流氓胚子可能会因为“对损成本”的高度失衡而恐惧之外,对于国际商业市场而言,这种颤抖更多还是激动!


无他,捷龙三号不足1万美元/公斤的公开发射成本,在预期之中不仅将大大的降低商业卫星发射的成本,在打破垄断之余,同样也将从规则尺度上倾覆西方一贯以来政治捆绑航天的陋习!


是的,中国正在全世界竖立新的“规则”与“认知”。


中国,布下“世纪阳谋”!


就是这么巧,就在中国“快舟一号”实验箭升空、“快舟十一号”复出倒计时、“捷龙三号”首发在即的三喜时刻,一则有关中国正在进行载人登月论证,甚至其中还包括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的“世纪方案”,在央视新闻略显平淡的报道下,直接震惊了世界!


按理说“论证”嘛,论证就论证,本来就是个未知数。


但是中国倒好,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惊喜,这头载人登月、月球科研站嘴巴上谦虚的说着“还在论证”,然而背地里其实早已经开始玩起了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火箭!


划重点:研制中。


图片


啥叫“研制中”?


意思就是各位们,咱的新一代能够载人上月球的火箭和重型火箭不仅早就悄悄启动研制了。


并且按照我国一贯稳妥的作派,咱们的对外公布之日,基本就是难点攻克技术扫尾之时!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可从不吹牛。


远的不提,就说此前打脸全球各航天大国的“嫦娥登月”吧。当时,就有网友翻出了十几年前刊登了“中国探月计划”的报纸

——2004年2月,国防科工委对外宣称: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将分“绕”、“落”、“回”三步。


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图片


2004年2月是个什么光景?


仅仅就在4个月前,中国才刚刚完成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的发射,这时,距离人类第一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已经过去了整整43年!


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当年国防科工委第一次提出“探月三步走”的计划时,国内的网络舆论可谓陷入了两极:


一派认为:中国航天技术储备不足,探月工程“劳民伤财”,自取其辱不搞也罢!


另一派认为:纵览世界各主要航天大国,中国探月工程开始即落后,中国的步子,应该跨的再大一点!


瞧瞧人家“外国”!


俄罗斯:新式登月飞船,将在今年夏天首次试飞!

印度:2008年就要发射无人登月飞船!

日本:2025年建立月球基地,机器人要去“拓荒”!

美国:2015年重返月球,2020年要在月球建立“多国空间站”!


当然,后面的发展大家也看到了,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完成了哪怕一个字的目标....


显然,在2004年那样的科技实力中都不会吹牛的中国,在2022年如此的科技实力下,自然更不会吹牛!


图片


当然,或许看到这里时有人要疑问了:


快舟系列的“核蔼”尚且可以理解,载人登陆月球甚至是“耗资天文”的去建立一个月球科研站,难道真的就图一个“创人类文明先河”的历史虚名?


要知道,当年的美国阿波罗计划直接累计耗资达256亿美元,而在此之下,美国1972年的GDP却只有6000亿美元!


换一句话讲:


当年仅仅是登月耗费,就烧掉了美国1972年GDP的4.3%。


而在此之下,即便是按照去年的GDP计算,倘若中国想要“登月”,也要随时做好5万亿人民币的支付准备!


5万亿是个什么概念?


我国刚刚下水的福建号航母的单艘造价大约为400亿人民币左右,5万亿可以支持建造125艘!


不过,阿波罗计划发射了11次,我们自然不能把11次的造价算作一起。


但是就算拆开呢?


一次的发射费用,也相当于把11艘航母送上天!


图片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重复美国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费用”。创人类历史先河的月球科研站所要额外花费的天文数字究竟几何,这就更是一个未知数.....


值得吗?


答案是显然的,这不仅是值得的,而且是超值!


为啥?


在我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大家不妨来思考一下,何为“科技”?


从字面意思来讲,科技就是科学+技术。其中的“科学”很好理解,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就叫科学;“技术”同样也不难,当科学解决了“理论问题”之后,对科学原理进行生产实践的方式和经验,就叫技术;


显然,在了解了何为“科技”之后,我们会发现科技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是可以被传播和复制的。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科学无国界”。当然,后面还有一句话:“科学家却是有国界的”!


为啥科学家又有国界?


原因很简单:作为科技发展的载体—人,本身在天然上就具有自我的选择差异,而其中,作为当前重要身份认同之一的“国家”是重要因素。


换一句话讲:


当某些科技和技术在客观的生产需要下,被“掌握人”主动的分享给世界之后,另一些非生产需要,甚至能够为“掌握人”带来竞争优势的科学和技术,甚至会被刻意的保密和限制传播,而这,就叫“科技壁垒”。



“壁垒”意味着什么?


在1945年7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为了争取美国在战后亚洲的更多利益,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以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了讹诈。


对此,时任美国陆军部长的史汀生曾对杜鲁门说:

我们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受原子弹这个问题支配的。


原子弹是什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E=mc²的科技结晶而已!


苏联的反击呢?


1957年10月4日晚,正在热播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突然中断节目,插播了一条新闻:

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辟了人类星际元年。


当年,对这一消息茫然无措的不仅仅是播音主持,当时还是美国参议员的林登·约翰逊后来回忆道:

不知何故,曾经的天空和以往看上去不同了。我开始认识到美国的技术优势并非无法超越,并为由此带来的结果而深深震撼。


然后呢?


《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刻意强调了卫星轨道掠过美国上空的次数。在美国国内,民主党人开始质疑艾森豪威尔的国家安全政策。参议员赛明顿警告道:“除非我们迅速改变国防政策,否则苏联的太空优势会转变为太空霸权。”


而另一名民主党参议员杰克逊则声称:“应该铭记这耻辱而危险的一周。”英国首

相麦克米伦也不无担忧地说:“美国人民不会再那么自信,认为他们伟大的国家能创造一切奇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苏联共产主义的威胁从来没有这样大...


图片


苏联,可谓扬眉吐气!


1959年9月14日,苏联发射了月球2号探测器撞击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到达月球的物体。


彼时,会见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一别此前斯大林的憋屈自豪扬言:

月球2号己将苏联的勋章挂在了月球上。


除此以外,似乎是为了进一步的增加讥讽效果,赫鲁晓夫甚至还亲自颁授了一枚苏联勋章给艾森豪威尔!


当然,一切还远未结束。


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东方一号”的成功发射将苏联的科技威望推送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历时1小时48分钟的人类首次环球太空之旅后,宇航员加加林及其祖国苏联,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欢呼!


与之对应的是,则是整个美欧资本主义集团对共产主义竞争信心的几乎破灭!彼时,整个世界的知识分子都开始倾向左翼,美欧的保守派精英如丧考妣,丧失了跟苏联对抗的信心!


甚至,在更为激进的看法中,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终“落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以,仅仅只是因为舆论不利才有如此认知吗?


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领先,所对应的是导弹甚至是洲际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领先;


航天飞船的技术优势,所对应的不仅是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更意味着在当时刚刚兴起的新材料及电子数控领域新赛道,获得了大国竞争的领先;


当然,除此以外的科研创新实力、国家组织协调、物资人力动员等等多项“战争实力”,也无不是在默默的维系着一个国家的航天科技进步....


苏联率先知晓这一切,于是他们获得了整个60年代的竞争领先!美国认同了这一切,于是他们启动了耗资数百亿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航天不是“斗气”,航天更是国家实力竞争。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2022年8月23日,中航科技针对中国“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正式回应称:

中国“国际月球科研站”,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遵循政府主导、任务协同、科学合作、企业对接的国际合作模式对所有国家开放,平等参与,公平分享...


哪个政府主导?

如何任务协作?

怎样才能保证开放公平?


需要解决筹划的问题或许还有很多,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终于不用再忍受屈辱

——2005年,受欧盟邀请、出资2.3亿欧元,携技术、资金参与欧洲“伽利略计划”的中国,仅仅只是因为“美国不希望中国获得卫星导航技术”,不仅在计划半途被欧盟勒令剥夺了“伽利略计划”的投票决策权与核心技术共享权!


甚至,在欧盟的统一决策下,中国,这样一个携资金、技术入场的会员国,竟然被放到了与印度,这样一个从未投入过一分一厘的“参与国”同等的地位!


何等的屈辱?

何等的无奈!


图片


所幸,一切都已经过去。


在2022年的今天,一切是我们中国人说了算!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