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王子”:6次登上春晚舞台,娶了小10岁的世界小姐
作者:南风 编辑: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绵延的小桥,翠绿的荷塘。
伴随着一阵节奏感十足的音乐,一个身姿挺拔的男人在碧水蓝天间,又蹦又跳,精气神十足。
网友们仔细一瞅,才发现这居然是刘和刚老师。不怪网友满是惊讶,毕竟平日看惯了刘和刚如青松般矗立在舞台上,台风端庄大气。
没想到,舞台下的他竟有如此可爱而接地气的一面。
网友们纷纷留言:
“以为您只是歌唱家,原来还是舞蹈家。”
“男神永远那么帅。”
更有网友,干脆竖起大拇指,表示爱了爱了:
“刘老师真好,孝顺父母,爱妻、爱家、爱孩子、还爱大家!”
提起刘和刚这个名字,人们的脑海里一定会响起那些熟悉动人的旋律: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
一首《父亲》,唱进国人心田,让寡言少语却爱意深沉的中国父亲,从此有了鲜活形象。
父亲
音乐:
刘和刚 - 情路长长
“拉住妈妈的手,泪水往下流,那双手虽然粗糙,可是她最温柔……”
一首《母亲》,替全天下儿女道尽了对母亲的无尽感激与深深敬意。
母亲
音乐:
刘和刚
“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流……”
一首《儿行千里》,催人泪下,唱出了多少在外漂泊游子的心声。
儿行千里
音乐:
刘和刚 - 父亲
苦孩子出身的刘和刚,如今事业有成,父母康健,还迎娶了小自己10岁的世界小姐,儿女双全。
当初的他是如何从破败山村一步步走上艺术舞台,火遍大江南北的?
01
母爱无私,腰病不治省钱供他读书
1977年11月26日,刘和刚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个小村庄里。
上面有两个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在刘和刚的儿时记忆里,既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心酸苦楚,更有聆听民歌小调儿的简单快乐。
歌曲是母亲劳作时随口哼起的。
她文化程度虽然不高,却极具唱歌天赋,还把一副好嗓子遗传给了刘和刚。
在母亲的影响下,刘和刚很小就爱上唱歌,上学后,他很喜欢音乐,初中就取得了歌唱大赛的一等奖,闻名乡里。
但家里条件实在太差,辛苦劳作一年才有300块钱收入。
因而,4块钱的口琴,26块钱的半导体,已经是穷苦父母能给予儿子的最大支持了。
刘和刚很懂事,理解父母的难处,从不抱怨。
但母亲心有不甘,她整日累死累活地种庄稼干农活,一心要攒钱支持儿子追梦。
可是,长期的辛勤劳作摧毁了母亲的健康,她落下腰椎结核的毛病,严重到骨头都发灰了。
医生要求她赶紧住院,不然错过时机就再难治愈。
可母亲哪儿舍得花钱,她拒绝医治,只买了止痛药回到家中。
为了让孩子安心,她咬牙拄着木棍,颤巍巍地从炕上爬起来,一副病已经好了的模样。
可是,一次提早放学,让刘和刚发现了母亲的秘密。
那个口口声声说自己已经痊愈了的母亲,根本站不起来。做饭烧柴,她都得趴在地上,艰难地一点点挪动。
刘和刚悲从中来,哭着要退学,留在家中照料母亲。
母亲忽然生了气,对他厉声道,“要是因为我耽误了上学,妈妈就死给你们看!”
刘和刚忍着心痛,噙着泪水,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
经过一番努力,他拿到了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可是,一年7000元的学费,又像是一道催命符,一夜催白了父亲的头。
孝顺的刘和刚,决定不念书了。
瘦小的母亲却又一次坚定地发话,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
母爱,是深陷黑暗时,头顶温暖的阳光;是努力攀登时,背后有力的支撑。
就像刘和刚,后来在歌曲《妈妈》中唱的:
“是你扶起我雄心,我才有志闯天下。是你为我铆足了劲,我才不怕风吹雨打。”
叫一声娘,喊一声妈。
因为有了她,走到哪里都不怕。
02
父爱深沉,宁断手指不让他退学
幸好,在全村47户乡亲的倾囊相助下,刘和刚勉强凑够学费,顺利进入学校读书。
而父亲,并没有为此松口气儿。
欠的债要还,儿子的学费还得交,他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
结果因为过度疲劳,左手小指卷进拖拉机造成粉碎性骨折。
为省下3000块钱医治费,他直接锯掉了断指。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次年,疲惫工作的父亲,再次轧断了右手的小指。
刘和刚闻讯奔回家里,心痛地放声大哭,父亲却安慰他:“不用管我,好好上学就行。”
上了4年艺校,父亲付出两根小指。
这件事情,成了刘和刚对父亲一生的痛和歉疚,更成了他发奋图强的力量源泉。
有些爱,浓厚深沉到说不出来,那就用歌曲来表白。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
2006年,刘和刚以一首《父亲》摘得青歌赛民族组金奖,收获历史最高分数,至今无人超越。
事业有了起色,刘和刚第一时间把父母从老家接到身边,方便随时照顾他们。
可父母不适应城市生活,身体频频出现状况,高血脂和高血压一齐找上门。
刘和刚急得夜不能寐,四处寻医问药。
直到最后,他得到名医指点,在北京郊区租下一块地,让父母像在老家一样种田耕地。
没想到,自从每天在小菜地里劳作,父母的病竟然慢慢好了。
刘和刚总算松了一口气。只是,父母好似还有牵挂。
儿子的终身大事,什么时候能解决?爱情的小鸟何时才能来到?
03
懂得感恩的夫妻,婚姻都不会太差
2009年7月,一直欣赏刘和刚的老师,给大龄单身的他介绍了一个叫战扬的女孩。
女孩气质不凡,能歌善舞,还参加了世界小姐的选拔比赛。
看到她的第一眼,刘和刚便一眼万年。
两人相识一个多月,一向腼腆的他就不顾羞涩地跟战扬说,“你信不信,我们‘十一’就结婚。”
结果,他的热情把战扬吓得几个星期不敢理他。
为了让战扬放心,刘和刚直接飞到战扬家中拜会未来岳母,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盘托出。
面对刘和刚的真诚与坦诚,战扬的母亲告诉女儿,踏实而重孝道的男人很靠谱,嫁了准没错。
就这样,仅仅认识3个月零3天,刘和刚就与战扬领证结婚了。
恰在当时,战扬在第59届世界小姐选拔赛中获得中国赛区亚军的好成绩,本来有机会代表中国出赛。
但她为了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主动放弃世界小姐的头衔,回归家庭。
由此,刘和刚深切感受到,这份放弃背后蕴藏的深情厚爱。
为了给战扬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刘和刚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把主题定为“我和你,爱飞扬”。
他还特别写了一首歌《一生相随》,把一生一世的承诺倾注了进去。
“一生情,两颗心,今生无悔……”
不过,恋爱时的浪漫总要遇上婚后的锅碗瓢盆。
刘和刚和战扬也一度因生活习惯上的种种不和谐,闹得不开心。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两个人还是找到了最佳相处模式。
2012年,两人如愿迎来了儿子的降生。
几年后,又迎来了小女儿,凑成了一个“好”字。
战扬生产的全过程,刘和刚一直守候在一旁,亲见了妻子的痛楚与不容易。
就在孩子降生的一瞬间,刘和刚泪崩,他知道自己要用百倍的爱来回馈妻子。
妻子想念从小照顾自己的奶奶,他就不远万里把老人接来,陪老人唠嗑,吃老人递过来的食物。
战扬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个人养大她不容易,刘和刚就把岳母接来同住,每天还嘴甜地称她“美少女”,逗老人开心。
因为刘和刚工作太忙,养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的重担,都压在战扬身上。
他很心疼,就时时刻刻向妻子表白,感恩她对家庭的付出。
同时,刘和刚也主动放缓工作节奏,努力减轻妻子的负担。
战扬更在刘和刚的影响下,有了更多的成长。
曾经的她,不善表达,有爱只埋心底,在丈夫的带动之下,她学会了及时表达,有爱就大胆说出来,家庭氛围变得愈发融洽。
04
懂得感恩,是最美的家风
老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刘和刚是个例外。
走过艰辛坎坷的他,在功成名就后,非但没有铺张浪费,反而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愈发珍惜。
刘和刚很少坐豪车出行,接送孩子不是坐地铁,就是赶公交车。
他很少用奢侈品,家里的东西都是反复用,一把剃头刀能用8年。
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两个孩子衣着朴素,个性淳朴。
他们想要给奶奶爷爷买礼物,不是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捡废品换钱去买。
平日里,刘和刚已经将感恩的态度,深深刻进了骨髓。
他感恩乡邻们对自己的帮助,给村子安灯、修路、建广场,努力帮忙解决各种难题。
他感恩一路走来各位老师的相助,时时看望问候,还不忘发挥自己的力量,努力提携后辈。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会主动给老师和保安叔叔敬礼问好。
而刘和刚,每周必定抽出一天带孩子看望父母,有空就给行动不便的父母洗脚,出门牢牢拉着母亲的手。
耳濡目染下,孩子们非常有孝心。
他们学着爸爸的样子,给爷爷奶奶洗脚。
家里有好吃的东西,一定先留给父母和长辈。
有天夜里,刘和刚起床发现儿子还没睡觉,拿着拖把在浴室里擦地。
一问才知,孩子怕地面有水让爸爸摔跤……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一门好的家风,胜过千万名校。
言传身教,无疑是刘和刚馈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刘和刚在微博上,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哭非人生,笑非人生,哭笑不得乃人生。经过生活的磨练,强者自强,弱者自灭。人生没有坎坷就没有色彩,精彩的旅途一定是布满荆棘。”
寥寥数语,道尽心声。
他曾在兵荒马乱的生活中,心被揉碎过,蹒跚跌跤过,但始终笑着接受,于危难中坚守,视坎坷为垫脚石,用内心的光亮照耀前路。
最终,他告别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惘,迎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春天。
人这一生,谁的成功都不是等来的,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拼搏。
愿你我都能如刘和刚一般,在一次又一次打怪升级中,熬过命运的淬炼,寻找出路觅得生机,到达人生的彼岸。
参考资料:
1. “东北民歌王”郭颂钦点的传承人,歌唱家刘和刚不为人知的一面民歌中国
2. 声乐系:刘和刚《父亲》唱哭所有人:松开喉头、自然咬字,歌声才能“有血有肉”!
3.刘和刚:挫折中谱写成功之歌民歌中国
4.刘和刚微博账号
5.刘和刚抖音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