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临不为人知的一面:5岁与父亲吃他人剩饭,9岁同母亲睡煤堆
原标题:郭冬临不为人知的一面:5岁与父亲吃他人剩饭,9岁同母亲睡煤堆
大光头郭冬临,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每年最期待的舞台,他已经幸运的登上了22次,不管和谁搭档,他都是那个我们熟悉的老实人“郭子”。

每次他那张带着酒窝的笑脸一出现,就让人发自内心的快乐,一句“有事您说话”成了他的经典。
台上浑身自带笑点的郭冬临,总是能让人在轻松的气氛中度过一个开心的年三十。
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郭冬临的喜剧成名路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
突遭变故,生存成问题
1966年,郭冬临出生在安徽一个文艺世家,父亲郭昌仪是一位知名的快书演员,母亲崔金霞是一名琴书演员。
郭冬临在家排行第三,大家都叫他“三子”。
受爸爸的影响,郭冬临从小就开始学习快板。

本来应该子承父业在艺术圈有个不错的发展,谁知道赶上大环境变化,因为一些郭冬临大伯的原因导致他们受牵连,父亲郭昌仪的工作没了,母亲也被赶回老家烟台。

接二连三的事业让一家五口处境艰难,为了生存,曾经的文化人郭昌仪跑去做了苦力,拉板车给人送货。
即使每天没日没夜的干活,也只有一点微薄的收入。

俗话说“半大小子饿死老子”,家里有三个正在长身体的大小伙子,因为条件有限,郭冬临和哥哥们每天只有米粥和一个黑面馒头,根本不能满足他们身体所需,几人经常被饿哭。
看着孩子们受罪委屈的样子,郭昌仪夫妻也是心疼的不行。

一天,郭昌仪下班归来,神秘的打开套袖,居然装满了砂糖。
兄弟三个高兴坏了,三把五把吃光了这些砂糖,父亲看着他们眼睛里闪动着别样的光。
第二天,满怀期待的兄弟三人等到晚上也没等来父亲,跟着母亲一同到父亲工作的地方。

远远的就看见父亲被一群人推搡,原来父亲是因为偷糖被发现了,丢了工作。
父亲在那苦苦哀求,愿意用工资弥补这次偷窃行为,对方只是冷漠的推开他。
听明白一切的郭冬临兄弟三个,明白父亲是为了自己才这么做的,满心都是感动和愧疚。

生活还要继续,郭昌仪又去给人拉车送货。
一次,郭冬临跟着父亲干活,下午3点还没吃上午饭。
路过一个饭店,闻着饭菜香味郭冬临再也走不动了,他哀求父亲饿了。

郭昌仪心疼的看着儿子,对他说:“你等着我,我去要碗热汤,泡着饼吃”。
等了很久父亲出来了,却面露难色,父亲说店家不给他汤,让年幼的郭冬临去试试运气。
走进饭店,郭冬临小声的问老板:“您能给我一碗汤吗?”
对方回了个白眼告诉他:“哪凉快哪待着去”。

郭冬临失望的回到爸爸身边,爸爸眉头紧锁好半天不说话。
终于开口了爸爸说:“走,咱们进去看看哪有没喝完的汤,能泡着饼吃。”
这样父子俩在饭馆内转悠,终于等到一个人走了,还剩下半碗汤。
刚准备泡饼,来了个女人鄙夷的看着他们,往仅剩的半碗汤吐了口水。
即使这样,郭昌仪和郭冬临还是吃了这碗“难以下咽”的泡饼。

有句话说得对,你穷时遇到的都是坏人,郭昌仪和儿子就这样被人把自尊心踩得粉碎。
除了饭店,郭昌仪终于没忍住靠在车上哭了,郭冬临也掉下了委屈的泪水。
这件事成了郭冬临心里一辈子的痛,不管何时说起都忍不住掉泪,被人践踏自尊心,是世界上最难以忘怀的屈辱了。

郭昌仪和马季、唐杰忠、侯宝林都是好友,经常招待他们来家里做客。
一次,郭昌仪邀请好友们一聚,因为来客人所以菜里多了些肉。
很少吃肉的郭冬临因为嘴馋专捡肉吃,让郭昌仪觉得没礼貌很难看,一气之下扇了郭冬临一巴掌,力气很大,郭冬临的牙都被打松了。
等客人走后,郭昌仪看着泪眼汪汪的儿子,自责的和他一起落泪。

雪上加霜
屋漏偏逢连夜雨,郭昌仪在干活过程中把腿摔断了。
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只能靠着母亲一人养家。
郭冬临也跟着母亲走街串巷的给人说书。
有一次,母亲得到一个去济南演出的机会。
因为赶时间他们准备搭乘一辆运煤的火车,结果被列车员拒绝了。
万般束手无措之下,郭冬临和母亲扒进了敞篷的煤车。
夏季寒风刺骨,郭冬临脸都冻青了,母亲心疼他就在煤堆里翻出个坑,让郭冬临躲进去,自己在外边挡风。

这样到了济南,郭冬临和母亲全成了“包公脸”,全身只剩下一口大白牙。
9岁时,郭冬临开始和母亲一同演出。
母亲崔金霞有一回唱了两个半小时,实在是没办法再唱了,就让郭冬临替自己上场,结果郭冬临困得根本不能上台。
面对台下的起哄,母亲只能不收钱提前退场,白忙了一场。

走出大门,气急的母亲狠狠打了郭冬临,打完二人抱在一起痛哭,生活对于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好在没多久,那场波及他们的运动结束了,郭昌仪和妻子回到原来单位上班,一家人终于不用再为生计奔波。

父亲过世自己遭遇车祸
1986年,郭昌仪拍摄了一部影视剧,被哥哥的同事带给了远在台的哥哥,由此兄弟二人取得了联系。
1987年,郭昌仪和哥哥在香港见面,失散多年二人没忍住当场抱头痛哭。
谁知,因为见到哥哥太过激动,加上和哥哥连着说了好几宿的话太过疲惫,郭昌仪一下飞机就突发脑溢血,当场离世。

正在拍戏的郭冬临突然就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最快的赶回家,陪着母亲料理父亲的后事,期间郭冬临的眼泪就没停。
从此,那个一直给他依靠的人不在了。
父亲去世后,郭冬临知道自己应该更加努力,才能把母亲照顾好。
就这样,他拼了命的工作,终于在1993年,在舞台舞台上演出了小品《市场速写》,让全国观众认识了他。

1995年,郭冬临再次接到舞台邀请。
在赶往舞台的途中,他不幸出了车祸,脑袋直接撞碎了挡风玻璃,送进医院后被诊断为脑震荡。
本来应该回家养伤的郭冬临,却凭借坚强的意志提前恢复了,因此有了这届舞台的经典小品《有事您说话》。

郭冬临扮演的“郭子”为人仗义热情一根筋,虽然实诚到犯傻,但是因为这份傻劲收获了两岸三地观众的喜爱。
由此开始,郭冬临先后在舞台登台22次,成了舞台的“小品专业户”。
和别人不同的是,有人换了搭档就有很大影响,郭冬临不管和谁搭档,都是那个备受喜爱的老实人“郭子”。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也应了那句“人红是非多”,郭冬临很快因为一次表演成为舆论炮轰的对象。
阴错阳差被抨击
2017年,郭冬临和“国民姥姥”孙桂田搭档出演小品《取钱》,里面孙桂田接到骗子电话,骗子操着一口河南口音。

演出结束后,郭冬临成了整个河南攻击的对象,指责他影响了河南的形象,是地域歧视。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即使考虑不周全,也是编剧的问题,郭冬临只是个表演者。
但是没人理会这些,即使后来编剧主动出来澄清道歉,河南人还是抓着郭冬临不放。
因为这件事,郭冬临几乎前程尽毁,经过一系列的补救和道歉,终于获得了河南网民的原谅,郭冬临也得以在2022年再次登上舞台舞台。

如今,郭冬临已经出道48年,给观众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希望这个把心酸往事“瞒”了观众48年的老实人以后能一帆风顺,继续为我们带来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