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背后坎坷多,三个重量级角色曾遭拒演,能成经典不易
原标题:《雍正王朝》背后坎坷多,三个重量级角色曾遭拒演,能成经典不易
《雍正王朝》背后有很多起伏。三个重量级角色都被拒,想成为经典实属不易。央视播出时收视率最高达到16.7%。
要知道,这不是“一部戏走遍天下”的1970、1980年代,而是影视剧已经非常发达的1999年。

4月份有《还珠格格2》,8月份有《绝代双骄》和《小李飞刀》两部港台剧轮番轰炸。在这样一个被偶像剧包围的时代,一部不愉快的历史剧《雍正王朝》成了观众们最喜欢的良心。

这部剧既经得起历史学家的深挖,又符合大众对故事的品味。难怪很多年轻观众多年后还要看。
有网友直接表示:看完这篇,感觉《权利的游戏》只能改名为《权利的斗殴》。

真正的把戏取决于《雍正王朝》。
也有不少观众指出,内地不缺好演员,但缺好导演、好编剧。
《雍正王朝》的剧本改编自二月河的同名小说。

自1994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追捧。制片人刘文武拿到版权后,就知道这部历史剧剧本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寻找。只是编剧。
凭借舞台剧剧本获得国家一级编剧称号的刘和平,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背景。

他原本是一名教师,后来因为创作舞台剧被调到文化局工作《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他成为了一名全职编剧。
刘和平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专业编剧。

他从刘文武手中接过小说,读了一遍后,决定在携带疾病的同时承担起“工作”。
要知道,当时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因为身体不好,他正在住院治疗。早期,他完全靠听写来写剧本和故事。

而且,这部剧本接连剪辑了三年,在1997年雍正帝逝世周年之际完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暗中自决吧!
导演的选择和编剧一样重要。

那个时候,第五代导演都知道刘文武有一个好剧本《雍正王朝》。由于种种原因,导演最终落到了女导演胡梅的手上。
要知道,影视界一直有“女导演不拍正剧”的风俗。找胡梅来拍这么严肃的历史剧,确实风险很大。

但胡梅没有辜负投资者和制片人的信任。《雍正王朝》是一部100%剧情的剧,难度极大。
就连后续《清宫剧》中用来增加的女性戏份也被删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看小说,我们会发现剧本中删减了很多女性角色。
比如大哥的伏瑾、二哥的太子妃、吴思道的初恋等等,但删戏时却是胡媚毫不犹豫,让这部历史剧在情感剧中少了些波澜,而且觉得这出戏应该有什么。

历史氛围和人物地位。观众对《雍正王朝》的演员们都很满意,戏称这部剧没有配角,演员演的很好!
谁也没想到,这部剧中的三个重要角色都被辞退了。

是焦黄公开对制片人刘文武说“不”。这位大三学生于1950年代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在老一辈演员中,他是最专业的演员之一。
在拍《雍正王朝》之前,他演过很多剧,刘文武在看他的剧的时候,就在《雍正王朝》中确定了黄阿玛。

但焦黄很“任性”。谈起合作,听说他在玩康熙,直接拒绝了。原因很奇怪。他说自己“不演电视剧,特别是清宫光头和现代方言剧”。

最后,剧组各种请客,焦黄却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同意去看剧本。谁知道看完剧本,就不用再去劝了。康熙长老。
即便陈道明两年后从小到大饰演康熙帝,无论是学界还是普通观众都无法否认,焦黄的老康熙比陈道明高出一步,第一皇帝是无可争议的。

另一个不愿意接剧本的人是张婷玉的扮演者杜雨露。

他也热爱话剧表演,也是话剧团的演员。1990年,他制作了《纪委书记》,在银幕上一炮而红。.
直到1998年《雍正王朝》准备拍戏,导演让他演张廷玉第一人。

谁知道杜雨露看到剧本后犹豫了。胡梅问他是不是嫌弃配角不好看所以不想接?
杜雨露尴尬地说剧本很好,戏多少他都不在意,但张廷玉这个角色如果演不好就是失败或透明的人。

他也不想拥有,所以他想辞职。
最后,在导演的建议下,他勇敢地接下了张廷玉这个角色。当时他57岁。三朝元老张廷玉在他的努力下,展现了他沉稳、若隐若现的性格。

他说话的时候,他的话语是珍贵的,他沉默的时候,他的微表情更加独特。可惜这么好的演员走得太早了,真的很后悔。
与前两个角色最终接手的角色不同,主角雍正帝胡梅一开始就邀请张丰毅出演。

她说张丰毅的皇权很强,更适合这个角色。
谁知签约时,张丰毅出现了一个飞蛾扑火,称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逃跑”是因为主演姜文需要他来拯救现场。

显然,他不能来。胡梅只好另找雍正帝的演员。
这个时候,一向对雍正这个角色很贪心的唐国强适时站了起来,说自己可以演雍正。他之所以如此见多识广,是因为导演让他在剧中饰演反派“八爷”。

唐国强一开始并不喜欢。他一直盯着“雍正”。如果张丰毅在接受采访时说后悔后来没有演《雍正王朝》,我会怀疑这些大牌演员已经谈判入戏了,或者为什么姜文在开拍前就跑了,而张丰毅又在开拍前跑了现在,当时的演员都这么随便吗?

但无论如何,我很庆幸雍正这个角色是由唐国强扮演的。如果张丰毅不跑,他就是《雍正王朝》最大的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