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翻车纪实:63人拼丝袜致32个女生染上脚气,群主发出封杀令
原标题:名媛翻车纪实:63人拼丝袜致32个女生染上脚气,群主发出封杀令
名媛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一般特指名门之女。
随着社会的发展,名媛的意思又宽泛了几分,只要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高端人群,都可以称为名媛,或有钱或有名。
这本是一个褒义词,名媛也是让人羡慕和仰望的群体,可惜在“上海名媛”这个词出来以后,名媛的意义发生了质的改变,跟奇葩这个词一样,由褒义转为贬义。
网络上常说的名媛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含义,特指那些没有实力却要硬装上流人士的女生。

拼团是这些女生最热衷的事,她们一致认为人靠衣装,高大上的外包装能给她们高人一等的错觉,俗称打肿脸充胖子。
买不起奢侈品就寻找志同道合的姐妹一起拼团,以服装为例,一件8000元的服装由1000个人团购,每个人只要出8块钱。
穿上去拍一套照片亏不亏?当然不亏,8块钱就能买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
拼衣服也就罢了,还有人拼丝袜,丝袜属于比较贴身的衣物,真不知道这些人的底线在哪里。

近日,一条不伦不类的“封杀令”在网上广为流传,有位参与拼丝袜的小姐姐因为隐瞒患脚气的事实,导致32个女生染上脚气。
群主确定她的身份后将她拉进了黑名单,并向其他的拼团群提供信息,提醒同行也一并对这名小姐姐进行封杀。
据悉,当时拼团的商品是巴黎世家Balenciaga丝袜,网售价在2500元左右,参与拼团的总人数为63人,另外31人因为嫌丝袜味道太重而放弃,这才逃过一劫。

这条啼笑皆非的“封杀令”再一次将名媛推上风口浪尖,大家对这个群体的心理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说白了,拼团的目的就是想把自己包装成上流的社会人士,动机无非是这两种:第一种只是单纯地为了满足虚荣心,让人家高看自己一眼,这种人在平时是相当自卑且缺乏自信的;
第二种人的占比比较多,毕竟做名媛是有成本的,她们处心积虑地包装自己就是为了吸引优质男生,别忘了,当今社会对门当户对依旧重视。
只是这些人忘了,假的就是假的,再怎么装也变不了真的,只要稍微接触一下就会露馅。

外形可以包装,但人的思维和见识是无法伪装的,能想到用名媛的方式来抬高自己,格局必然大不了。
格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真正的包装是过人的修养和素质,暂且不说那些身外之物是否能提升身份,即便能,她们能360度无死角的拼团吗?答案是否定的。
名媛,本是一个褒义词,在这些拼团姐妹出现后,社会上对名媛的好感度直线下降,连咖啡店的服务员都受到影响。
点一杯几十块的咖啡舍不得喝,十几个女生排队拍照,有的还要换衣服拍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