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纪实:2009年贵州少年弑父案始末
王维君,1993年11月24日出生于贵州省纳雍县。
2009年7月30日凌晨,不到16岁的他用火钳勒死了自己的父亲。
因为是未成年人,王维君于2011年7月13日被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
那么,这个之后在狱中口口声声称“深爱着自己的父亲”的农村少年,为什么会走上弑父之路呢?法院的判决书上,他因犯强奸罪被判处九年零六个月的刑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王维君
01.儿子
我问爸爸,问他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女人?
爸爸说,这都是为了生活,如果把那个人杀了,他也要偿命,那样的话就没人管我和弟弟妹妹了······
说起这段话时,王维君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个令他感到万般耻辱的夜晚。
2004年某个深夜,他在无意中撞见了父母的丑事。
在母亲的床上,王维君看到了父亲和另外一个男人。
虽然彼时的他才11岁,但从三个人当时的情形来看,王维君心里清楚,这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丑事。
他觉得,母亲完全变样了。
如果用他的话来形容母亲,那就是“不知廉耻”“水性杨花”。
在10岁之前,王维君心中的母亲是一个作风正派的家庭妇女。
但在这次之后,王维君认为,这个女人再也没有资格当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在他11岁那年就已经“死”了。
在他的内心深处,母亲和两个男人的荒唐事情,已经留下了一个永远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02.母亲
我摸着我的良心说,我没有什么事情亏待我的姑娘和儿子,亏待我的老公。说实在话,人就要讲良心······
对于儿子控诉自己与人不齿一事,田红艳(化名)一直持否定态度。
由于父亲早逝,家庭贫穷,家里兄弟姊妹众多的她在17岁那年就嫁给了王维君的父亲王成刚(化名)。
王成刚只用了几百元的彩礼钱就将田红艳迎进了家门。
一开始,田红艳对王成刚爱得很是热烈,她认为自己的丈夫长得高大帅气,又有本事,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
可时间一长,田红艳就看出了王成刚好吃懒做的秉性来。
王成刚一家共有兄弟5个,家庭条件也只比田红艳家好一点点,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很是痛苦。
王维君出生后不久,愁闷的王成刚便开始出现了酗酒的征兆。
不喝酒之前,这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句重话都没有。
喝完酒之后,他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样,动不动就以打骂妻子儿女来撒气。
打完之后,王成刚一个人呼呼睡去,甚至连大小便都懒得起身,直接在床上拉撒了事。
田红艳一直忍受着,直到案发之时。
对于王维君所控诉的关于年少时撞见她和丈夫与另外一个男人的事情,田红艳一直都是否认的。
她认为自己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而身为家中长子,王维君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
对于自己生活不检点一事,她可以摸着良心说“根本不存在”。
田红艳
03.父亲
我打你是因为你没有本事,不会在外面找钱······
王成刚在儿子王维君的心中,一直是以一种憋屈的形象出现的。
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和另外一个男人分享自己的爱人?
那一句“为了生活”,又是指的什么?
王维君认为,父亲之所以染上酗酒的恶行,其根本原因就是母亲的不检点。
在他幼时的记忆中,母亲没有和那个男的在一起时,父母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王成刚因为酗酒,身体越来越差,除了喝酒,他任何事情都不会干。
特别是田红艳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务工之后,家里就只剩下了成天烂醉的王成刚和两儿一女。
那个时候,王维君和弟弟妹妹都还很小,王成刚每天都借酒装疯打骂三个孩子。
被打得最狠的就是王维君,可能是因为他是家中长子,也可能是王成刚觉得大儿子逼走了妻子。
打骂之余,王成刚还不忘责骂王维君,他说王维君没有本事,不会在外面找钱。
王维君
04.仇恨
关于行为不检一事,田红艳一直否认,王成刚又语焉不详。
所以,王维君的回忆到底是真是假,根本无法验证。
田红艳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早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她根本想不到主动去关心儿子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特别是她外出打工之后,每次寄回家的钱都被王成刚买了酒喝,没有钱上学、吃饭的王维君就认为母亲是跟别人跑了,不要他和弟弟妹妹们了。
在一次被王成刚责骂“不会找钱”之后,王维君开始在村子里偷人家东西,偷回来就给弟弟和妹妹吃。
心里充满着仇恨的王维君慢慢慢慢地长大,村子里关于父母的谣言也越来越多,不光是曾经一起上学的同学说田红艳和那些男人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就连村里的婶婶、阿姨都开始对他指指点点,越来越明显。
可王维君还得继续在这个地方生活,他还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现状。
于是,一切都得靠他自己来消化。
而消化郁闷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它转换为仇恨。
田红艳在外打工一般都是一年回来一次,一次只在家里待几天。
在某次她即将外出时,王维君终于噙着眼泪说出了那句他压抑在心中许久的话:“你如果踏出这个家门,就永远不要回来,我的妈妈在我十来岁时就已经死了”。
田红艳根本不知道儿子想表达什么,她只是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女人还要在外劳苦奔波打工养家,儿子一点都不体谅她。
所以,田红艳当即就打了王维君几巴掌。
这一次,王维君彻底把对母亲的眷恋埋藏了起来。
王维君
05.罪恶
当回想起他们在一起的事情,我的心里面真的很不平衡。
我觉得女人都不是好人,在我的视线当中,我觉得女人都是那种和别人乱整的女人,然后我就去报复女人。
王维君辍学后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确定恋情几天之后,他就把女孩带回了贵州老家。
女孩是湖北人,同样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早早的辍学外出打工。
在来到王维君老家没几天之后,女孩就跟同村的几个男子跑了。
那是一户姓周的家庭,几个儿子都曾经蹲过监狱,在看到村子里新来了一个年轻女子之后,没几天就把她带跑了。
这样的事情,任谁都受不了,但势单力薄的王维君却没有胆量去找周家人理论。
女孩的背叛,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维君的内心再一次遭受沉重的打击,他恨无能的父亲让这个家庭如此贫穷,他恨母亲的行为不检令自己不能抬起头来做人,他很女朋友水性杨花始乱终弃,他要报复。
此时,同村的一个中年女性进入了他的视野。
之后,这位和他母亲差不多年纪的女人,被时年14岁的王维君强迫发生了关系。
在王维君心里,女性就是弱者,女人就该惩罚。
每一次,他都是用刀子去威胁他所搜寻到的目标,一旦对方想要反抗,他便会说:“如果你不顺从我的意思,我就把你杀了。”
王维君在村子里针对不同的妇女实施了多次这样的犯罪行为,因为他的威胁,又因为受害人的隐忍,他一直没有被人告发过。
06.弑父
你到底是不是个男人,为什么要忍气吞声······
王维君成了村中独身妇女眼中的恶霸,暴戾之气充斥着这个少年的全部生活。
2009年7月30日的凌晨,醉酒的王成刚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田红艳对他说,由于工地上气温太高,她已经热得受不了了,她想回家。
王成刚却说,你不要回来,要回来也得等过年才回来。
电话那头,田红艳似乎丝毫没有为丈夫的冷漠而感到生气,她只是说,过几天就要打钱回来,要王成刚记得去取钱,要记得把钱花在孩子身上。
旁边的王维君听到电话里母亲的声音,他一直都恨着母亲,甚至听到她的声音都很反感。
所以,王维君要求父亲立即挂掉电话,把手机还给自己。
父子俩的争吵被电话那头的田红艳听到了,她觉得王维君太不懂事,竟然和自己的父亲顶嘴,于是,田红艳就在电话里对王成刚说:“他敢顶你嘴,你打他就是了。”
王维君心中的怒火被母亲的这句话点燃,他夺过了父亲手中的电话摔在了地上。
可是,虽然打断了父母的对话,但王维君的心中始终感到憋屈,他向父亲吼道:“你到底是不是个男人,为什么要忍气吞声······”
懦弱的王成刚本想息事宁人,可当他听到儿子的这句话之后,他立马就被激怒了,父子二人开始抓扯起来,继而升级为拳来脚往。
王成刚终究是一个常年酗酒的虚弱中年人,几分钟后,他停住了手脚,自顾自地到床上睡觉去了。
然而,王维君的怒气却还没有消退,他看见父亲竟然像没事人一样躺在了床上,于是,“意犹未尽”的他便从柴灶取来了火钳架在父亲的脖子上。
王维君后来回忆说:“他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用力反抗,我感觉很轻易就勒死了他······”
家用火钳
07.悔恨
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他在世的样子在我记忆中越来越模糊,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2018年,王维君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多次表扬,他的刑期被减少了1年。
也就是说,如果不继续减刑的话,他最迟将于2025年重新回归社会。
有人问他,你现在还能记起父亲的样子吗?
王维君说,他一点都想不起来了,父亲在世的样子在他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一点儿都想不起来了。
父母当年的丑事并没有得到证实,母亲矢口否认,父亲早已经不在人世,警方也不能单单就采信王维君的说法。
所以,对于王维君个人认为人生最耻辱的那个夜晚,一直到现在都无法确信。
不过,尽管王维君人在狱中服刑,其对自己弑父一事深感悔恨,但在思念父亲的同时,他仍然把自己杀害父亲的过错转嫁到了母亲的头上。
王维君认为,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这一切都是田红艳的所作所为导致的。案发当天凌晨,如果不是因为她的一个电话,父亲就不会死在自己手里。
后来,田红艳在狱中见到了儿子王维君。
当时,王维君指着田红艳说,我一定要杀了你。
田红艳顿觉如坠深渊,连退几步之间,母子关系已越走越远。
08.自渡
多希望本案是来自于某个文学作品里杜撰的故事。不过,现实比文学更可怕,因为它没有剧本,不需要逻辑。
其实,从心理学家对王维君所做的心理测试结果来看,王维君是一个有着深深的恋母情结的人。
我们不能从他案发后交待的犯罪动机来证实王成刚和田红艳之间是否存在“行为不端”的事实,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维君是一个急切想要得到母亲关注的孩子。
然而,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的重担早已经让田红艳忽略了与丈夫、儿女之间心灵的交流,摆在她面前最重要的事便是让一家人吃饱肚子。
所以,她从来没有精力去主动关爱孩子。
这样的家庭不少,奔波劳累之余,活着已然成了最大的问题。
至于情感,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奢侈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王维君至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父亲整日酗酒打骂子女,小小的他便接过了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
虽然偷盗这种行为极不可取,但他至少还能勉强扛起肩上的责任。
有人说,不管王维君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但这个人天生就是坏种,不用非从什么原生家庭找原罪,因为他的基因里就充满了这种暴戾因子。
但我以为,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坏人。
王维君之所以造成今天这样的结局,就是拜他那“破败不堪”的家庭所赐,如果他生长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之中,他还会变成这样吗?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作为父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给孩子以安全感、爱与关注,这就是他们的基本责任。
然而,这世上没有一对父母是完美的,有的时候,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在给孩子提供这些基本需求时会产生一些缺失。
这时候,身为爸爸妈妈的孩子,这些缺失可能会令他们感到极端失落,或者受到惊吓。
于是,他们往往会幻想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来“解释”那些缺失的原因。
同样,他们也会无限放大父母的缺失,最终导致事态的失控。
王维君就是这样,由于不能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他一直也没有能够真正地接纳自己。
更可怕的是,他在感到失落的同时,还产生了“是他们才让我如此糟糕”的念头,这就更增加了他的愤怒和攻击性。
其实,与父母和解,就是与自己和解。
你虽然有着不堪回首的艰难过去,但也有别人无法定义的未来啊,您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