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进口博览会:为啥只进口,不出口?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11-11 06:43:18 围观 : 评论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其实,这两天在中国有一件大事,但我看好像关注的人不多,那我来说一下。

我说的这件大事是指,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了,11月10日,闭幕。

有朋友在问我说:听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只谈进口,不谈出口,是吗?我说:是。他说:对,从2018年中国第1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到现在,我就一直纳闷这个事,为啥中国费这么大劲专门搞一个只谈进口不谈出口的博览会?而且我看了很多资料,资料上也说这种搞法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这个朋友最后跟我说:这事儿让他困惑了几年,希望我能说一说。

是啊,这位朋友的这种困惑很正常,为什么呢?因为全世界搞经济,眼睛几乎都是盯着出口来的。

比如2018年美国掀起跟中国的贸易战,表现形式就是要对中国销往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其本质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的商品在美国不好卖了,那就要打击中国的出口啊。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从经济的视角来看,一个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大的企业,企业要想挣钱,必须多卖东西。要想多卖东西,那自然不仅要把东西在本国卖,还要在国际上卖,因为国际上人多,潜力是非常大的。

同样一个商品,如果你在小范围内卖,你肯定赚不了大钱,即便是中国14亿人口这样的大市场,也不能保证你赚大钱,因为全世界有76亿人。同样一个商品,是14亿人买你的东西赚钱多呢?还是76亿人买你的东西赚钱多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很好回答的。

我们说中国的老干妈,地地道道的中国产品,按理说只在中国卖就足够了,可是它走向了世界。2021年在疫情封控期间,老干妈在英国的销售量上涨了1900%,也就是上涨了19倍,也就是达到了过去的20倍。我想,这是让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的个人资产被预估为10亿美元的原因之一吧。

就是一瓶老干妈,在中国无数的家庭都会做这个东西,但大多数家庭做的东西都是自家吃,最多有的人做的东西在本地区卖或者在中国买,但老干妈卖向了世界,所以陶华碧的资产就疯涨。

总之,一个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要想发展,要想赚钱,肯定要尽量多搞出口。一个国家就等于是一个大的企业,肯定要高度关注出口,因为出口意味着卖向全世界。

出口的意义还不仅仅在这里。

比如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西方先进的设备,可是这些资金从哪来呢?从表现形式上来说要有美元,可是谁能给我们美元呢?美国人是不会给我们赠送美元的,我们也不可能去偷抢元,反正,美元不会天上掉下来,也不会自动跑到我们的腰包里来,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在国际上卖我们的东西换美元。在国际上卖我们的东西,就是出口。

也正是因为出口如此重要,所以美国人看到中国的出口非常厉害,他就要整我们,要把我们的出口给整下去,于是才有了2018年的贸易战。

我们再说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国家在这种危机下汇率会崩溃。汇率崩溃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那本国货币为什么大幅度贬值呢?用我不厌其烦的说的那个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原理来分析,那就是,卖出本国货币获得外国货币的人太多了,就好比是要卖出白菜换钱的人太多了,于是白菜价格就下跌,于是本国货币的价格就下跌,也就是贬值。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要用手上的本国货币去换外国货币呢?因为外国货币缺,外国货币太少了啊。为什么外国货币那么缺那么少呢?是因为你挣的少啊?为什么你挣的少呢?是因为你卖本国的东西给外国人卖的太少了。反过来,如果你卖本国的东西给外国人卖的很多,外国人支付的就是外币,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美元,于是美元就很多,那这个国家就不缺美元了,他就用不着卖出大量的本国货币换取外币,于是本国货币的汇率就不会贬值。

所以一些国家的汇率崩溃,从根本上说就是自己的东西卖给外国人卖少了,就是出口太少的意思。

当下,当下人民币汇率在不断的贬值,可是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不慌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出口非常强劲,今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13%,那相应地,肯定挣了大量的外汇。中国人手上的外汇多了,就不需要用卖出大量的人民币换取美元,于是人民币贬值一定不会太恐怖。

这是基本的逻辑,也是最简单的逻辑,朋友们在这些问题上不要把它想的太复杂了。如果你看某一个财经文章你看不懂的话,那你就别看了,你就想想我说的这个简单逻辑就行了。当然如果你看得懂,那你还是继续看下去,思考和分析深入一点总是有好处的。

说来说去,绕来绕去,就一句话,出口很重要。

可是我们国家动了老大的劲,在世界上极其罕见地专门搞进口博览会,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呢?唱的是一出什么戏呢?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还想顺便把另外一个问题顺带着说一下,那就是这两年我们都非常关注的所谓“卡脖子”的问题。比如美国在芯片的问题上卡我们的脖子,也就是吆喝着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卖给我们芯片了。还有,我们一直担心美国在能源上掐我们的脖子,比如担心他封锁马六甲海峡,让中国的石油运不进来。总之,我们担心,我们需要的一些东西,美国想方设法让全世界人不卖给我们。

那么我们的对策是什么呢?很简单,自力更生啊。

比如美国在芯片上卡我们的脖子,想让全世界都不卖给我们芯片了,那我们就使劲地想办法自己造啊,所以我们非常关心当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新的消息是9月份上海经信委宣布中国已经能够完全自主生产14纳米的芯片了。

再比如我们担心美国人在石油上掐我们的脖子,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自己的石油储量不多而且质量不高,我在以前曾经算过账,如果我们全部靠自力更生挖我们自己地底下的石油,且不说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划得来,就数量上来讲,也只够我们几年的使用时间,那几年之后,我们自己地底下的石油没有了,咋办呢?所以我在前面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用太阳光发电。比亚迪老总王传福曾说中国沙漠1%的地方铺上太阳能电池板,就够全中国人用,这是一个逻辑上的计算结果。我从目前已经建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技术水平上来说,计算的结果是,把中国沙漠加戈壁的10%都搞上天阳能光伏发电,就够全中国人用电了。

有个电就好办了。

有了电,我们的汽车就不烧汽油和柴油了,我们改用电动汽车。中国石油的70%就是给汽车加油。改用电动车,再用太阳光、风、核发电,这样一来就可以少用70%的石油,而中国石油进口量刚好占总量的70%,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不进口石油了,那美国人还怎么卡我们的脖子呢?

所以,解决石油卡脖子的问题的出路在电。中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电、核电一统中国电力市场之日,就是中国脱离石油严重依赖外国之时。当然,更是中国摆脱环境污染压力之时,因为我们就不用烧煤发电了,2021年中国65%的电是用煤炭发出来的。

总之,关于芯片、石油这些东西被美国人卡脖子的问题,我们的立足点是自力更生。所谓自力更生,就是不依赖别人,自己生产。

这事很难,但也特别令人向往。

那我们接着往下想,中国有很多能源、资源、原材料都依赖外国,美国人要打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在这些方面掐我们的脖子,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的出路是自力更生,这是刚才已经说过的。

我们能不能做到在这些所有问题上都完全自力更生呢?有没有可能这个话题今天不讨论,我们做假设,假设我们能。事实上,完全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假设:能。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中国就万事不求人了,因为什么东西我们都能自己生产,那他还怎么卡我们的脖子呢?

这个结果是不是令人特别振奋啊?当然是。

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们的心里是不是特别踏实啊?我们至少在能源资源原材料的安全问题上,是不是就彻底解决了呀?那么我们是不是就特别安全了呀?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似乎都是肯定的。

可是我要说,恰恰相反,真有那一天,中国就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你没听错,假设哪一天,中国可以生产自己需要的所有东西,美国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卡我们的脖子,中国万事不求人了,那么中国不是变得更安全了,而是变得更危险了。

我们来想象一下那种情况下的具体场景:我们不需要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东西了。那么我弱弱地问一下,我们的东西还要不要卖向全世界,也就是还要不要出口?

在今天的开头,我们分析了,我们生产的东西是只在中国卖还是向全世界卖,赚钱的数量是天壤之别,所以要想发展经济,要想让国家富强,要想让我们自己的日子过得好,我们的东西肯定是要尽量的卖向全世界,而不能只在中国买。

那有的人就会说了,卖就卖呗,搞价廉物美嘛,和我们不买别人的东西有啥关系呢?

关系实在太大了。

我问一个很小儿科的问题:我们把东西卖向全世界,别人付不付钱?你肯定会说:废话,肯定要付钱,难道我还白送啊?

那好,第2个问题,别人付什么钱?

第1种可能是美元。

那我问第3个问题,我们卖东西给地球人,地球人给我们美元,我们拿着美元干什么?

刚才已经说了,我们现在假设的场景是我们已经通过自力更生达到万事不求人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不需要买别人的东西了,那我们拿着美元干什么?

这几年我们关于美元有热烈讨论,有一个观点就是美元就是废纸。那美元是不是废纸呢?我认为,是,也不是,所以千万不要做绝对化的理解。

如果你说它是废纸,那么如果你包里有一大包美元,我拿一大包废纸跟你换,你换不换?如果你换了,你拿着我的废纸,只能把它扔到垃圾堆里面,而我拿着你的美元可以在国际上买很多东西。那你说美元还是废纸吗?

再比如当下人民币在贬值,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慌呢?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有3万亿美元。一旦人民币汇率下跌趋势失控,中国就可以拿这些美元去兜底,如果没有这3万亿美元呢?那人民币汇率下跌就可能是一个无底洞。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美元是废纸。

那美元是不是废纸呢?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废纸。但是美国人硬硬地是把这个废止整成了黄金一样金贵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打回原形,让他重新变成废纸。可是在他被打回原形之前呢?那就那它就不是废纸。

回到我刚才假设的那个场景,中国,出口大量商品赚取了大量的美元,可是中国已经万事不求人了,不需要向外国进口任何东西了,那我们拿着这个美元干什么?这个时候美元就真的成了废纸了。一旦美元真的成为废纸,那我们劳神费力的生产那么多产品还出口给外国换取美元等外汇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当我们万事不求人、不从外国进口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出口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当我们的出口失去任何意义了,我们就没必要出口了;当我们不出口的时候,我们的东西就只能在中国卖,那么我们就赚不了多少钱。因为同一个东西,比如一瓶老干妈,你只在中国卖,赚的钱的数量和你卖向全世界,赚的钱的数量那是天壤之别。因为中国人虽然多,有14亿人,但是全世界有76亿人,是中国人的5倍。

所以,经济的逻辑就是,当你一分钱都不进口的时候,你也没有必要出口一分钱的东西了。

这是第一种可能,假定我们出口到外国,外国给我们支付美元。

有人可能会说,人民币在不断国际化,那个时候我问别人要人民币,人民币我拿回家了我就有用了,因为在我们国家内部可以用。那么,如果别人向我们支付人民币,这个问题是否就解决了呢?回答是:仍然没有解决。

为什么呢?这必须要先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产品出口到外国,外国给我们支付人民币,那前提是他手上要有人民币。他没有人民币的话,他怎么给我们支付人民币呢?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外国人手上的人民币从哪儿来?

他们自己造吗?他们自己造的东西能叫人民币吗?人民币天生只有中国能造。

还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手上有人民币呢?难道我们赠送给他们一大笔人民币吗?然后让他们用我们赠送的人民币再换我们勤扒苦做劳神费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吗?很显然这很荒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样才能够让外国人手上有人民币,然后在买中国出口到他们那里的商品的时候支付人民币呢?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卖东西给我们,我们支付给他人民币,这样他手上就有人民币了。

可是别人卖东西给我们,我们给他们支付人民币,这对中国来说就是进口啊?而我刚才假设的那个前提是,中国已经万事不求人了,不需要进口任何东西了。那外国人哪儿来的人民币呢?

所以,如果中国万事不求人,不再进口别人的东西了,那么别人手上不可能有人民币,那么中国在卖东西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不可能给我们支付人民币。

把两种情况归纳一下,当我们出口商品的时候,美元我们不想要,人民币别人没有,那你说我们还咋出口东西给别人呢?

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了进口,出口也给憋死了。

这就是出口和进口的辩证法,不管是用人民币交易还是用美元交易还是用世界上任何一种货币交易,都是这样的,没有出口就没有进口。进口归零之日,就是出口归零之时。

这是从归零的角度来分析的,是一种完全的假设,是为了讲清楚这个逻辑。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归零,所以我们研究现实问题的时候不能研究0这个数字,而要研究数字的大小。

比如我们多年以来有连续的高额的贸易顺差,也就是出口大于进口,这样我们手上积累的美元等外币越来越多。当我们缺外汇的时候,这些外汇就是我们手上的财富,也是我们抵御各种风险的资本。但是当我们手上通过出口大于进口,赢得了足够数量的外汇以后,再多出来的美元我们拿着它干嘛?那多出来的美元就是废纸。

还是我前面分析的那句话,用得上的美元就不是废纸,用不上的美元就是废纸。

而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有3万亿美元,民间还积累了大量的外汇,所以我们总体格局是,以美元为主体的外汇已经足够多了,再多出来的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如果你不想办法把它花出去,它就是废纸。

中国目前的贸易顺差还没有达到我说的这种恐怖的程度,但是,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是中国人的习惯,所以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在2017年就宣布我们要搞进口博览会,在2018年开始搞第1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进口。

这是从纯经济意义上讲进口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换个角度,从政治的角度来谈进口的重要性。

中国的进口对外国来说就是出口,就是外国向中国卖东西,那么中国是买东西的人。买东西的人是什么人,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那叫客户。

客户是什么?客户是上帝。

如果你不知道客户是上帝是什么感觉,那么请你到商场去转一圈,每一个商铺的销售人员都会对你热情接待,笑脸相迎。你瘦,他说你身材好;你胖,他说你丰满;你白,他说你皮肤好;你黑,他说你健康;你由老公陪着一起逛商场,他说你家庭幸福;你一个人逛商场,他说你是新时代自立女性;自己买单,他说你掌管家庭财政大权;你老公亲自买单,他说你老公在你面前舍得花钱......

总之,说的都是让你很舒服的话。

销售人员为什么对你这么好?因为你是上帝,他有求于你。有求于你什么?他希望你在他那里买东西。

正如中国2000多年前的《战国策》里面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那个故事里面所说。齐国大臣邹忌长得很漂亮,身高八尺有余。齐国城北有一个姓徐的,是很有名的美男子,邹忌问他的老婆:“我跟城北徐公哪个更帅?”他老婆说:“你帅。”邹忌不相信,又问他的妾,小老婆,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够比得上你帅呢?”第2天,有客人从外面来,他又问客人:“我和徐公哪个更帅?”客人说:“徐公比不上你帅。”邹忌入朝见齐威王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这意思就是,我知道,我没有城北的那个老徐帅,但是我的老婆偏爱我,我的小老婆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老徐帅。这里面的关键词是,“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别人有求于你,自然会说你比别人帅。

这个逻辑和你到商场里面去买衣服,销售人员都说你漂亮、幸福是一个道理。2000多年前的邹忌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天的我们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

相反的对比是,你从商场出来走在大街上,不可能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像商场的销售人员那样对你好,说你帅,说你漂亮,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是销售人员,他们不指望你从他那里买东西。他们无求于你,正所谓,无欲则刚。

我的结论是,如果你可能从别人那里买东西,你就是客户,就是上帝,别人就有求于你,别人就会对你好一点。

把这个道理应用到国际贸易上来。如果我们狂买别人的东西,那么别人就有求于我们,别人就会对我们好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对别人提点什么要求,别人都会尽量的满足。比如哪一天我们要解放台湾了,联合国要开会了,我们希望联合国大会作出一个决议,重申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然后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开始投票。

我们的驻外大使自然会跟那个国家的政府提要求,希望赞成这个观点,投赞成票。这个时候,如果他希望中国买他的东西,他有求于中国,那么他就会翻翻历史书,然后说:嗯,我们的专家查了历史,台湾确实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如果中国从来不买他们国家的东西,他们也不指望未来中国买他们的东西,那你说他们会怎么办?他们会说:“噢,这个事啊,那我们翻翻书看看......”你过两天再找他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是:啊......哈......哈......啊......啊......啊.....我们的教授还在研究啊.......

如果这个时候美国驻他们国家的大使也找到他们国家政府,首先告诉他说,我们过去几年买了你们家很多东西,明年还要买很多东西,接下来在联合国要投票说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儿,而我美利坚认为,中国人想凭实力单方面改变和平的现状,我希望你投反对票。

那个时候那些国家就会想想,我要是不同意美国人的看法,那我明年还咋卖东西给他呢?我不卖东西给他我怎么赚钱呢?我不赚钱我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呢?我国家的财政收入怎么上升呢?我买军舰的钱从哪来呢?

想想,那还是按美国的意思投票吧。

如果我们不从别的国家买东西,也就是不进口了,这就是结局。

还是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说的好,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我们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国际上要想别人支持你,你一定要给别人利益,给别人利益的方式很多,其中买别人的东西也,就是进口别人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和平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第一重要的方面。

这是从政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然后我们再回到经济上来,不过从刚才的那种宏观的、逻辑的角度,回到非常现实的角度,回到当下,中国的出口上来。

中国要尽量的争取多出口,从而争取多赚钱,那也就是要尽量的争取别人买我们的东西。可是别人凭什么买我们的东西啊?你一定会说质优价廉,那是确实如此。但是质优价廉的东西别人一定买吗?回答是未必。因为别人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买我们的质优价廉的东西,他们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比如说我们不买他们的东西,我们不进口,那他的东西卖不出去,就挣不到钱,那他到最后一方面心里不舒服,另一方面也没钱买我们的东西了。

所以,当中国的商品质优价廉的时候,要想让别人买,还要附加上一个条件,那就是我们也要买别人的东西。这就是中国进口啊。

中国2001年加入WTO,随后很快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再然后呢?很快中国就遭受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什么是反倾销调查?简单的说就是你东西卖的太便宜了,他说你是倾销。一旦认定你是倾销,于是就可以给你加征关税,一加征关税你的东西就没法便宜卖了,于是你的东西就不好卖了。大约从2005年开始,中国就遭遇了铺天盖地的反倾销调查。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人可能会说,那跟他讲道理啊,打官司啊,天下难道还没有公理了吗?

我想说,美国主导的天下,有公理吗?

尤为重要的是,西方一直不认定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这意味着在反倾销调查的那个关键环节,也就是拿你的售价和你的成本做对比的时候,他不是跟中国的成本做对比,他是拿他们国家或者所谓类似的国家的成本做对比,这样一比,十有八九我们的售价低于他们说的那个成本。售价低于成本就叫倾销,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不允许的,中国的倾销的帽子就是这样被戴上的。这意味着,别人想给我们戴这个帽子,能够很轻松的给我们戴上。带上“倾销”的帽子,就可以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理直气壮地单方面对我们加征关税。

所以我这里说没有公理是两个角度,第一是从模糊的角度,是从美国霸权的角度,第二是从实操的角度看,世界上的坏人是怎样给我们戴上“倾销”的帽子的。

总之,我把它归纳成没有公理。

没有公理那咋办呢?道理还是要讲的,官司还是要打的。但是,光讲道理是不够的。还有一招,我多买一点别人的东西。然后我在跟别人说,你别跟我搞什么反倾销调查了,你要是再对我搞反倾销调查,让我的东西在你那儿不好卖,那我也不买你的东西了。此言一出,对方必定三思而后行。

我非常想借此机会顺便说一句,在对付美国的问题上,以及对付世界上所有敌对中国的国家的问题上,我们不要只看到表面上的一招一式、你来我往。表面上的东西其实只解决表面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要放大招。这个大招往往是我们舆论上忽略的东西。所以我这两年做自媒体以来,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舆论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

说完了反倾销的问题,我还想再说一下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2018年开打。而就在2018年,中国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这是巧合吗?我认为既是巧合又不是巧合。

先说是巧合这个事儿。

2018年美国开始对中国打贸易战,表现形式就是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之后,毫无疑问中国的商品在美国不好卖了。而2017年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国,也就是说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客户,第一大客户不咋买我们的东西了,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我们的东西卖给谁?如果美国不咋买中国的东西了,我们的东西又不能找到新的销路,那我们的东西还咋卖呢?

那我们到哪去开辟新的销路呢?从逻辑上说,除了美国以外,所有的国家都可以成为我们中国新的市场,可问题是,别人凭啥要多买我们的东西呢?前面已经说了,光有质优价廉是不行的。

所以,也就在2018年,我们搞了进口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的目的就是要多买别人的东西,多买别人东西的同时我们就可以跟别人好好谈谈,那你是否还可以多买一点我的东西呢?

这样一来,美国人发起贸易战,少买中国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多卖点我们的东西,那么这个窟窿不就填起来了吗?那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的设想不就破产了吗?

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打到现在,他自己骑虎难下,下不来台,其背景是中国没有因为中美贸易战而导致出口萎缩。相反,中国的出口总额从贸易战之前的2017年的1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22万亿元人民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的进口博览会必然也可以领到一张奖状。

这是从巧合的角度来说的。

从不巧合的角度来说,即便美国不跟中国打贸易战,中国要扩大出口,就必然要想办法尽可能的先扩大进口再说。扩大进口既是为中国寻求更好的能源、资源、原材料、零部件和更高档次的人民日常生活消费品,更是为中国的出口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尤其是,当中国的外汇储备到达了一定的金额,中国民间所拥有的外汇到达了一定的金额之后,再多出来的外汇,如果不想办法把它花出去,那么辛辛苦苦挣来的外汇就变成了废纸。

这是不巧合的第1个角度,是宏观的角度,务虚的角度。

接下来说一点务实的。

美国人大约从2010年开始对中国感到非常紧张,从那时候起,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要打压中国。但由于美国国内各门各派互相扯皮,所以迟迟形成不了社会共识,但是到了2017年,美国打压中国的态势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中国的应对策略就是,一方面,尽可能的跟美国搞好关系,阻止美国迈出这邪恶的一步,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万全之策。

所以我们发现,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前的2017年,中国的外交很有意思。

那一年的元月份,美国换了一个新总统,叫特朗普。70多天之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就访问了美国,并且在特朗普的海湖庄园跟特朗普一起散步,新闻报道双方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相谈甚欢。

然而,中国不是只准备了这一招,中国还为美国准备了一道大菜。2017年5月14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郑重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现在我们回头想一想,2017年的5月中国就已经明确宣布2018年要举办进口博览会,那就是为可能到来的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做好了准备。所以到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时候,中国毫不犹豫地予以了坚决的反击,因为中国已经准备了后手,早在一年前后手都已经明确向全世界宣布了。如果我们再深入想一下,在宣布之前,中国又论证了多长时间,研究了多长时间,最后才下这个决心的?

国际博弈就像下棋一样,要提前想好后面的落子,不能等对方落子之后才开始动脑筋。

说到2017年的中美外交,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2017年11月18日特朗普访问中国,中国也给予了他很高的礼遇,并且跟他签了2,000亿美元的大单。这也是在对美国做最后的和平争取。然而,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真的是亡我之心不死啊。也就是特朗普访问中国的1个月之后,日子都刚好对得上,他访问中国是11月18日,然后,在12月18日,他公布了任内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这份战略报告将中国称为“战略竞争对手”,还把中国称为“修正主义国家”,这和奥巴马时期的定位完全不一样,奥巴马把中国称为“战略伙伴”。三个月之后的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将在15天内公布商品清单,涵盖1300种商品,金额约500亿美元。

我们可以非常确定的知道,中国对美国的这一手早有准备。我今天能够给朋友们提供的确凿证据就是,在特朗普宣布要打贸易战的10个月之前,中国就已经明确向全世界宣布了,我们要搞进口博览会。

所以当美国宣布要跟中国打贸易战的时候,中国丝毫不妥协,丝毫不退让,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的标题是:《即使中美贸易归零,中国也不会后退》。

这句话,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说出口的。

有实力担当,更有提前谋划。有临危不惧,更有未雨绸缪。落脚点是,有骨气,更有办法。

说到这里,这事儿算是基本说清楚了,最后做一点抽象的总结。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着眼点集中在出口上,一切围绕出口转。

比如人民币汇率,1980年是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1994年贬值到一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我在前面多次说过,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出口。到2005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人民币开始升值,一直升值到2014年的最高点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其实这其中的寓意已经包含有追求进出口的相对平衡的意思在里面,如果人民币在这段时间不升值,那么我们的出口会更多,相对来说进口会少一点,我们的贸易顺差会比实际上要更大。从2015年开始,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表现形式就是有涨有跌,目前正处于贬值周期,但是请相信人民币不会只涨不跌,也不会只跌不涨。

那有的朋友可能就会问了,既然要扩大进口,为什么不让人民币多升值一点呢?

原因是人民币的追求也是星辰大海啊!将来是要成为国际货币的。成为国际货币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一味地涨和一味地跌,都不是一个国际货币的品质。所以单靠人民币升值来扩大进口已经不行了。那怎么办呢?那就专门举办一个进口博览会吧,不能单靠汇率这一杆枪。于是2017年我们对外宣布要举办进口博览会,2018年开始正式搞进口博览会。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作出的新部署。

10年前中国宣布进入新时代,有很多朋友不太清楚这个新时代具体是什么含义,那么今天我给朋友们分享一个新时代的一个小小的小小的特征。

进入新时代,自然要有新策略。在这个新时代,进口博览会就是中国的万千新策略当中的一个。

我们不能用改革开放初期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政策,我们也不能用当下的视角去解读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时代变了,策略要变,进入新时代必须有新策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国古人叫做:上了哪个山,就唱哪只歌。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