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最牛钉子户,南水北调工程为其改道,背后有何隐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6年,河南郑州的一户农村家庭,面对着价值超过一千万的拆迁总赔偿,仍然不愿意达成拆迁协议。
要求施工单位要追加当初房屋建设的材料和工程费,双方进行了多次的交流,都不愿意做丝毫的让步。
最终,在如今的郑州市西南,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情景,两栋农家之间的小楼被周围抬高的地势包围在其中。而旁边正是一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大运河。
为何这一户农村家庭明明有着总价值一个亿的拆迁款却不选择接受?如今这两栋房子当中还有人居住吗?
这样两栋奇特的农村自建房,他们是属于当年这个村子里面的郑家人,如今这两栋房子虽然孤零零地就在南水北调的运河河畔,和周围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
但是在这样的两栋房子当中,70多岁的郑大爷依然在这里面居住着,尽管因为当初建设南水北调所需的运河已经将两岸的地势抬高,这两座农村自建房让运河的河岸仿佛被陨石砸过一样出现了一个大坑。
这两栋房子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问题呢?是不是真的像新闻中报道的那样,当初存在着建设单位用其他非法手段威逼利诱,而郑大爷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利,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奇特状态的?
经历过此事的人,对此都表示否认,有人还是忍不住地感叹这郑大爷确实糊涂。
事情还是要从2010年说起,这一年因为当时规划的南水北调工程,根据一些地理上的数据进行采集后,南水北调的施工组规划好了这条运河所处的位置,而郑大爷当年所居住的村子,恰好就挡在了规划运河的必经之路上。
而且要注意的一点是,南水北调是利国利民的全国水资源动态平衡工程,当您施工时明确要求,在运河的两岸50米之内不能出现任何的村庄和工业建筑。
其背后的原因自然是为了保证这条南水北调的运河水质不会在流淌当中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所以郑大爷所在的整个村子都成为了需要拆迁的对象。
南水北调这样的国家工程,负责施工的队伍以及进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所执行的程序那都是非常标准的。
而且当时郑州也处于城市新城区的建设当中,对于这座村子的村民郑州市方面和南水北调的施工单位,都给出了很好的拆迁补偿。
据曾经经历过此事的村民回忆道,就是因为当年涉及到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对于村庄的拆迁,有着不少的领导都亲自来到现场进行监督,各户居民在和郑州市政府以及施工单位的商谈过程,大多数的人都是非常愉快的。
因为这次拆迁给出的补偿确实很实惠,当时是郑州市政府出面同意以1:1的比例,补偿他们在新建设城区的住房面积,而当时农村的宅基地自建房,很多人的家里都有着两三层那么高,面积核算起来每家每户都至少能够分到300多平米。
如果因为户型等原因,在实际操作上做不到1:1的建筑面积补偿,每平方米的面积就将折合成3000元人民币,这单单是房屋拆迁的补偿费用。
另外每家每户还得到了一笔上万元的搬家费和安置费,很多当年这村里的人家,都是因为这一次拆迁,让整个家庭都直接奔了小康。
可是唯独村子里面的郑大爷,说什么也不愿意答应政府和南水北调工程施工单位开出的如此优厚的条件
因为郑大爷坚持认为,郑州市政府在房屋面积的核算上搞错了,如果在同意书上签了字,那么他们一家人可是吃了大亏。
可为什么村子里面其他人家都那么爽快地签了字,唯独在郑大爷家里核算面积的时候出了这么麻烦的事情?
一些知情人士说,虽然郑大爷至今仍然坚持是政府在面积核算上搞错了,但实际上这事情还真的怪不到政府,确实是郑大爷他们一家目的上不太单纯。
虽然这两栋小楼如今是惨兮兮的矗立在河岸旁边的大深坑里,可要是弄清了这事情的来龙去脉郑大爷家还真不太值得人同情。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这郑大爷偏偏就认为自己家里核算的面积被算少了呢?
那就不得不说郑大爷家里的情况和别的村民们不太一样,郑大爷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长大之后都在城里买了房子结婚娶媳妇成家立业,自然而然两个儿子的户口也都从农村迁到了城里面去。
当年村子里面在分地的时候,确确实实按照相关的规定,给郑大爷以及郑大爷家的两个儿子都留了宅基地。
可是这两个儿子既然已经都成为了城市户口,这两处宅基地也就被村子收回了,但是郑大爷一直都不承认,觉得这两块地就算他两个儿子不能拿那也应该算在自己头上。
于是这两块地多年以来也就被郑大爷占着,郑大爷也是一直在上面种些瓜果蔬菜。
可就在要拆迁的消息传到村子里面之后,郑大爷的两个儿子却动起了歪脑筋,郑大爷依然占着那两块原来的宅基地。
于是郑大爷家的两个儿子在得到要拆迁的消息之后,赶忙集资从城里面买来了大量的建材和聘请了一个施工队,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在那两处宅基地的位置,各自建了1栋3层高的自建房。两栋房子加在一起总面积达到了800多平方米。
等到房子建好之后没几年,政府方面确实派人来谈拆迁的事情,这两兄弟当然非常高兴了,以为通过这样的手段能够各自分到至少400平的新区住宅面积。
当然之前就已经说过,早在两兄弟在城市里买房把户口从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之后,他们兄弟二人名下的宅基地就已经被村子收回了,如果真的按照当时的规定来执行,这两栋房子政府方面是不应该给任何的赔偿,因为他们从法律上来讲是属于违章建筑,甚至还有可能算是非法占用公共资源。
当时政府方面派来的核算人员通过查阅相关的记录之后,表示只能赔给郑大爷他自己宅基地上居住的那个三层的自建房,总面积也不小了足足有着380多平方米。
而且考虑到郑大爷他自己的宅基地面积还要比他所居住的这个三层小楼单层面积还要大一些,愿意将这些没有利用起来的面积折算为每平方米3000元人民币的补偿款。
算来算去郑大爷至少能够获得380多平方米的住宅,外加上3万元人民币的补偿款,还要有其他的安置补贴等等,这条件已经是相当优惠的了。
郑大爷当初也不是太同意两个儿子从城市里回来奔着拆迁补偿为目的盖着两栋楼,正在内心觉得如果不算在两栋楼的话这给出来的补偿也是很不错的。
可是郑大爷的两个儿子那已经是花了不少钱盖起来这两栋三层自建房,不单单是两兄弟自己花了钱郑大爷这个做父亲的还补贴了两兄弟一些,两兄弟你在得知自己那两栋房子完全是白费,就一个劲儿的劝说郑大爷千万不要同意。
郑大爷也想了自己也花了不少钱在那两栋房子上,因此也就听从了两个儿子的劝说坚决不同意签字,要求把那两栋自建房的面积也要核算上去,也就是总面积要按照1800多平米来计算。
当时前来商议拆迁补偿的人,因为背后有着国家重要工程南水北调运河的压力,而且有着相当多的人在监督,就主动地选择了妥协,就找到郑大爷他们家商量。
虽然那两栋后来建起来的三层小楼,是属于违章建筑之列,但是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政府方面愿意以这两栋自建房的占地面积进行核算并且提供补偿。
这一栋房子占地面积就按照150平米算,两栋房子加一起再补300平米,这样加上郑大爷自己家里的380多平方米,就一共能获得680多平方米的住宅补偿。
不得不说前来谈判的人真的是表示了很大的诚意,这两栋就算是强拆也是合理合法的违章建筑,政府方面还愿意按照他们实际的占地面积给出补偿,就算是以当时的那种只按面积补偿现金,这足足300平方米也是能获得90万的赔偿。
当时大伙想着这郑大爷他们家可真是占了个天大的便宜,甚至有些居民都开始后悔如果像郑大爷他们家一样在得知要拆迁的消息之后把自己家房子面积再扩一扩,岂不是也能多拿些赔偿款了吗?
可几天之后,郑大爷家里传出来的消息让村民们再一次傻了眼,政府方面派来协商的人提出的如此优厚的条件居然被郑大爷给拒绝了!
而郑大爷方面提出的要求是,除了这两栋房子要按照建筑面积进行补偿之外,这两栋房子在修建的过程当中建筑材料和建筑所花费的人工等费用,都应当获得补偿,理由就是他们家新盖着两栋房子还没有几年。
郑大爷这话一说确实有点难为人,虽说郑大爷他们家新盖着这两栋房子确实比较新,但是在他们同村,也有不少因为种种原因进行过翻新和重建的自建房,这些人签署了协议的时候都是同意了按面积赔偿,也没有向政府方面索要建筑材料和手工费补偿。
这直接让政府方面派来商谈的人员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如果真的答应了郑大爷的要求,那村子里面其他那几户房子的人家,万一还追索这种赔偿该怎么办?
再说下去那些老房子也是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当然也会有人前来追索建筑材料和当年建筑的人工费,再这么闹下去恐怕呀整个村子拆迁都会因为他们家一户的特殊情况又重回到最初的状态。
而南水北调的工程贯穿中国南北在更北方的部分,还要根据河南郑州这一段,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在拆迁问题上一拖再拖,整个大工程的工期都要受影响。
而郑大爷完全也是受到了自己家两个儿子的压力,郑大爷家的两个儿子也想到这毕竟牵扯到了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郑州方面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就会受到来自更高层的压力,因此他们判断郑州市政府方面一定会妥协,就不断的蛊惑着郑大爷要求他咬着牙一定不能签字。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去,政府方面前来商谈的人是换了一批又一批,郑大爷家就是坚持还要补偿两栋房子的建设费用将近50多万元,而政府方面呢也知道绝不能开这个口子。
考虑到郑大爷他自己家房子是村子里面是唯一一个占地面积比宅基地规划面积小的情况,就再进行了一次让步,把这些没有用来进行自建房的宅基地面积也转化为住宅面积,这么一算下来就又多了20多个平方的住宅面积。
当时是2016年郑州的房价已经有了起飞的势头,是20多个平方米就算往少了说它也值个七八万元钱,而且村子里面的其他村民,其实也担心要是真因为他们这一户人家谈不下来,全村的拆迁补偿都会有影响,也开始纷纷的劝说郑大爷。
最后郑大爷倒是做出了让步,表示自己家的房子愿意按照标准的补偿面积进行拆迁,至于那两栋自己儿子的房屋则是另外的事情。
根据后来的村民回忆到,郑大爷在村里面是一直老实本分的庄稼汉,根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一样的小心思,毕竟郑大爷心里面想着的那两个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村民村委会,轮番上阵是都没劝得了郑大爷。
眼看着拆迁的日期就已经要到了,郑大爷他们家这栋房子要是不拆那南水北调的运河就真的盖不成。
郑州这方面当时也没有办法,只能向相关单位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像南水北调的总建设指挥部。
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当时的南水北调建设指挥部就发扬了特事特办的心态,派出了专业的设计人员和地质考察人员,经过了测量和土壤考察之后最终决定,把整个运河的位置向东方向平移50米,然后签署了拆迁协议的居民们他们的房子到日期该拆就拆,补偿费用该赔多少是多少。
到了拆迁的那一天,推土机挖掘机都到达了村子里面,因为当时村子里面的人早都已经撤出去了,郑大爷他们一家还以为要遭遇了强拆呢,正带着的两个儿子就各自站在自建房的房顶上,可谁料整个拆迁过程就是绕过了他们一家把村子里面的其他住房都拆的干净。
过几天之后施工队前来施工,除了给那两栋房子前后稍微留了一些空间之外,整个施工队就尘土飞扬地干了起来。
最开始这郑大爷家的两个儿子还煞有介事地每天住在那两栋新盖的自建房里,可是周围都是重型机械施工的声音。两个儿子很快就受不了了,收拾了行李各自回到城里去住了,结果就留下郑大爷自己每天看着这两栋房子。
后来经历过几个月的施工,南水北调的大运河修建完成,而郑大爷他们家剩下的两个房子,施工和拆迁是一动没动,让他们就像一块疤痕一样树立在河岸边上。
而郑大爷自己说他这么多年给两个儿子看房子,一到了雨季,这两栋房子就会被水淹,这两栋房子的1楼现在已经被数次大雨积水泡的是没办法住人了。
按理说郑大爷自己名下的房子已经拆了迁他回到城里面去住也没有什么问题,可这么多年下来郑大爷自己反而有了脾气,每当有人问起当年拆迁的事情来,这郑大爷都会挺着头生气的说上一句,都是当年政府的错。
或许这已经成为郑大爷心中的那一份抹不去的执念了,这两栋房子将来会何去何从,这可是谁都说不好的,或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都将会成为南水北调运河岸边最为奇特的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