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悄然流行,大多数父母却蒙在鼓里,还觉得子女有出息
原标题:“新型啃老”悄然流行,大多数父母却蒙在鼓里,还觉得子女有出息
18岁就代表着孩子已经成年了,但是,很少有父母在孩子成年以后就不管的,最起码也要把孩子养到大学毕业。孩子大学毕业了,终于可以自力更生了。但是,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能自己养活自己。

两儿子成家立业,妈妈的不同对待,让两儿子最后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王阿姨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比较聪明,最终考上了一所本科大学。小儿子从小比较调皮,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大儿子是父母的骄傲,在亲朋好友面前,王阿姨提得最多的就是大儿子,他在学校里学习很刻苦,经常得奖学金。然后,还交了一个女朋友,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
小儿子早早地就去工厂打工了,虽然妈妈从来不提他,可是,他每个月都会把自己的工资按时打回家。家里最大的一部分收入,就是小儿子的工资,也是哥哥学费、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大儿子终于大学毕业了,小儿子也谈了一个女朋友。眼见两个儿子都要成家立业了,王阿姨也是感觉压力很大。
大儿子毕业以后,在上大学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实习期间只有2000块钱的工资。可是,这根本就不够他的房租和生活费。王阿姨依然要像上大学的时候一样,每个月贴补他2000块钱的生活费。
小儿子要结婚了,王阿姨觉得两个农村孩子,没有必要盖新房子,就把家里的房子简单收拾收拾,给小儿子做婚房用。小儿子和女朋友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大儿子到了结婚的时候,王阿姨可是发愁了。儿子在城市里工作、生活,需要在城里买一套房子。而且,儿子的女朋友是城里人,光彩礼也要好多钱。王阿姨为了大儿子成家,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不说,还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

可是,王阿姨依然觉得,大儿子是她的骄傲。在城里成家立业了,孩子已经鲤鱼跃龙门,和自己这一辈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人了。
两个儿子确实是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可是对于两个儿子的付出,父母却付出了不一样的代价。小儿子虽然在父母眼里是比较平庸的孩子,但是他却一直都做到了自力更生。大儿子在父母的眼里是一直非常优秀的,但是,他却一直都在啃老。
提起啃老族,我们都很不耻,但是,“啃老”问题当前已经渐成一种社会现象。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数据统计,目前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

但是,有许多年轻人啃老啃得心安理得,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还感觉很欣慰,就是一些新型的啃老模式。
“新型啃老”已经出现,家长“不易”察觉,还到处炫耀子女有出息
孩子跨越阶层,让父母背负巨大的压力。
孩子和父母相比,要实现阶层的跨越是很难的,尤其是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就拿住房来说,如果父母是在县城生活,孩子想要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父母帮助孩子买房就是一件大事。
父母东拼西凑为孩子交上房子的首付款,有的孩子还房贷很困难,父母还要接着帮忙还房贷。孩子啃老,几十年就这样下去了。

虽然为孩子付出太多,但是父母却觉得自己是很欣慰的,因为自己的孩子比父辈已经高出来一个阶层。其实不然,这就是啃老,父母把孩子培养出来,还要在老了帮孩子,现实又无奈。
孩子不愿意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父母经济压力很大。
学历内卷很严重,这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需要面对的现实。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要轻松,工资待遇要优厚,这样才能配得上自己的身份。但是,当孩子进入社会找工作,才发现现实的残酷,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孩子又回到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孩子考研,一年不能上岸,又来第二次,第三次……

并不是说孩子考研不好,而是孩子如果只是为了延迟工作而考研,那么就可能会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也浪费了父母的金钱。
孩子为了陪伴父母,而成为啃老族。
也有的孩子不愿意离开父母身边,他们在父母的家里才是最有安全感的。有许多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娶妻生子了,依然不愿意搬出去生活。
因为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需要父母帮忙做饭?带孩子,自己还不用出生活费,自己赚的钱不够花,还有父母接济。

大部分父母觉得孩子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啃老。这样的想法我们也能理解,毕竟他们能够陪伴在父母的身边,用亲情回馈父母就是最孝顺的孩子。这种父母和孩子都喜欢的生活方式,也算是一种两全其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