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考不上高中就上职高?北大教授谈职高的未来,让父母们坐不住了
原标题:娃考不上高中就上职高?北大教授谈职高的未来,让父母们坐不住了
大家好,我是哑铃妈妈!
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未来在哪里?有多少家长去深思过?这问题,家长一定要考虑清楚,不然孩子的未来堪忧。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肯定找不到好工作,一辈子吃苦受累可怨不得别人。”

这话虽然比较土,但是说的都是身边人的实情。一般早早辍学的孩子,他们的未来都在哪里?流水线工厂,农民工工地,个体小经营,都是非常辛苦的岗位,而且工资比较低,生活质量也不高,我们80-90后就真正体会过。
陈鹏是一个初二的学生,学习成绩中游水平,妈妈一直希望他努力一点,中考可以考上一个高中。但是,他最近有点叛逆,家长的话听不进去,反而是厌学心理比较严重。几次,老师都打电话说,他上课不好好听课,趴在桌子上睡觉。作业做得一塌糊涂,而且还经常和老师顶嘴。

爸爸妈妈批评他,陈鹏却说:“我没有打算上高中,我要去读职业技术学校,将来做一个技术型工人,一样可以挣到很多钱,上大学也不一定有出息!”这话说出来,陈鹏父母一愣,但还是苦口婆心地劝着儿子。
现在,许多初中生孩子都面临着中考的分流,一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入到高中学习,将来去上大学。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一些技术知识,将来进入工厂成为一名技术型人才。
“分流”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把孩子们分成不同类型的人才去发展。

孩子初中毕业前去职业学校学习,不用上高中了,经过技术学习就直接去上班,应该是走了捷径的。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通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好事。
“上职业学校一样有出息”,这话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上职业学校比上高中,考大学还要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教育内卷的程度了。
北大教授姚洋说,“上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未来确实难有出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这句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大部分家长对于他的话,还是比较认同的。

孩子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为什么很难有出息呢?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学习氛围不够好
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他初中毕业就去了技术学校学习汽车。家里觉得修车这个行业还是比较有前景的。但是,孩子去了学校以后,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差,老师上课的时候,理论知识没有人听,实践操作课的教学设备又很少。
孩子浑浑噩噩地在学校里玩了三年。等到毕业以后,学校给推荐了工作,可是没有过多久就被辞退了。孩子技术没有学会,打杂又嫌弃太辛苦,坚持不下去了。

学习技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关键是孩子要真的肯吃苦去学。一般的初中毕业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老师管教也不好管。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孩子们学不到真正的技术,白白浪费了青春。而且,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起步比较晚,真正的好学校、好专业,还需要家长慎重去选择。
读职业技术学校,孩子将来就业前景堪忧
有人很羡慕德国的学生分流模式,孩子早早地就被分成上大学还是学技术的层次,孩子因材施教,家长教育压力和孩子学习压力都比较小。
但是,我们的国情不一样,也不能过多羡慕他们。德国一个刷墙的装修工人,可能比一个博士生赚的钱都要多,我们大概是不能做到的。

现在的技术学校,一般都是两到四年,理论多过实操,到时毕业后同学,还是一样经过考核。在技术学校里学的东西,步入社会不一定能用得到。要知道现在技术学校毕业以后,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成为工厂、工地等一线操作工人。
流水线的作业,大多数都是体力劳动,技术难度低,替代性很强,所以工资薪酬也很低,这是你和孩子想要的结果吗?我想大概都不是,想要好的生活,就要付之努力。
所以孩子选择技术学校学习时,我们一定要提前让孩子知道技术学校学的内容,及以后真正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当然有些孩子再怎么努力学习,也许还是考不上高中,那走向分流是必然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告诉怎么样选择才是对他最好的。

那孩子应该怎样选择才是正确的?
孩子们最终走向分流,但是读大学和读职业高中,还是不应该太早做决定。一部分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就是学习态度比较差,这是需要家长引导的。我们现在不能引导孩子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也不一定可以保证孩子能好好学习技术。
所以,我们让孩子去职业技术学校并不是可以推脱不管孩子的借口。特别是,一些中等水平的孩子,尽量还是争取好好学习,可以上大学,将来面临的选择面会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