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开放了,为什么原来爱催生的老人却集体沉默了?很现实
原标题:三胎政策开放了,为什么原来爱催生的老人却集体沉默了?很现实
父母唠叨的四部曲,没有对象的时候,催你找对象,有了对象就催你结婚,结了婚就催你赶紧生孩子,生完一个孩子就催你生二胎。
三胎政策开放了,父母催生三胎的状况多吗?多数年轻父母开始头疼如何抗拒时,现实却让他们笑出了声。

70岁老阿姨面对三胎政策,一句话说出现状,老人和年轻父母都沉默了
刘阿姨是我家原来的对门邻居,她也是一个国企退休的老干部,儿子在政府部门上班,儿媳妇是一名高中老师。
我们在一起住的时候,她的儿媳妇就生完了二胎宝宝,第一胎是个男孩,二胎又生了一个男孩。刘阿姨是一个业余生活很丰富的老人,她喜欢打太极拳,还参加了市里的老年合唱团,弹得一手好钢琴。她对于二胎孙子的到来,并不是那么“欢迎”,这孩子彻底打乱了爷爷奶奶的生活。

刘阿姨的儿媳妇儿是住宿制高中的老师,工作非常繁忙,大孙子就是她从几个月一直带到现在十来岁的。好在,孩子现在已经上小学了,除了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她还有大把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刘阿姨的老伴儿也被一家企业返聘回去,挣着不少的工资。
刘阿姨没有催生,儿媳妇生二胎了,她就要去帮忙带孩子。又要带着小孙子,也要接送大孙子上学,刘阿姨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老伴儿就也辞职回家帮忙带孩子了。
生活从丰富多彩,一下子就变成带孩子、做饭、洗衣服,刘阿姨觉得很不适应,身体也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三胎政策开放了,刘阿姨开玩笑说:“带大这两个孩子,我就70多岁了,再生个三胎吧,让孩子妈妈也尝尝带孩子的滋味。”儿媳妇不会生三胎,刘阿姨也更不会催生。
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很多老人对于孩子们的生育观念还是比较支持的,他们对于二胎、三胎的渴望,并不会像第一个孩子那样炙热,现实原因一般都是因为这几个。
一、爸爸妈妈工作压力大,老人帮忙带孩子很辛苦。
现在许多家庭的现状就是,爸爸妈妈负责生孩子,爷爷奶奶来负责带孩子。很多爷爷奶奶是乐于为家庭做这个贡献的,但是带孩子这项工作可是不清闲,很多老人觉得比退休之前上班还要累。

许多老人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的精力有限,带孩子是在苦苦支撑。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老人觉得自己带不动二胎、三胎了,自然也就不会催生了。
二、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让老人自动不再催生了。
现在养孩子的费用有多高,生过一个孩子的家庭就会明白了。孩子的营养、服装、教育,每一项都是家庭的大头开销。很多老人虽然有退休金,但是也存不下多少钱,因为儿女经济压力太大,父母当然就要伸手帮忙了,帮忙还房贷的,帮忙出孩子学费的爷爷奶奶是有不少的。当了解到自己家的经济状况以后,很多老人不愿意自己的儿女太累了,就自动不愿意催生二胎、三胎了。

三、老人也想拥有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想做免费的保姆。
年轻的时候要工作,要带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等到孩子长大了,工作退休了,老年人也应该好好享受剩下的时光了,帮儿女带孩子又成了他们艰巨的任务,真是觉得一生都在为儿女们做贡献。许多老人在带大一个孙子以后,不会忙着催生二胎、三胎了,因为他们也想有时间去好好享受老年生活,不愿意再做孩子免费的保姆了。

四、孩子的竞争压力太大,老人也不愿意让孩子受苦。
现在的孩子生活太不容易了,这是很多人的共识,爸爸妈妈是这样认为的,爷爷奶奶也是。孩子小的时候学习压力大,找工作竞争激烈,结婚成本太高,这些无形的压力让幸福感降到很低了。如果孩子是生活很幸福的,我们当然愿意多生孩子,如果你知道孩子会受苦,你还愿意多生孩子吗?当然就不愿意了。爸爸妈妈已经“躺平”了,爷爷奶奶当然也不愿意再催生二胎、三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