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碰瓷、造谣、做伪证!BBC,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11-30 12:43:11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29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又双叒受到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批评。这个老谣棍居然跑到中国来碰瓷。

27日晚,一名BBC驻沪记者参与某路口的人员聚集现场。警方对这些人进行劝离,但该记者拒绝离开,且没有向警方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警方遂将其强制带离,并在对其开展必要身份核查和法律告知后,请其自行离开。

这位不愿公开记者身份的BBC记者,当晚是带着什么任务,安的什么心?恐怕它和它的老板最清楚。

它是闻着味就过来了,鼻子别提多灵了,BBC记者对两种味道最有兴趣,一种是血腥味,一种是味。

这次它显然是闻到了味,不过,它目的没有达到。于是BBC就搞起碰瓷这一套,说是记者遭到了“殴打和逮捕”,连英国首相苏纳克都跳出来指责中国。

所以,赵立坚出面回应,以正视听。

论造谣,BBC向来是专业的。别小看BBC的能量,它的破坏力比英国两艘航空母舰还要大。从媒体角度看,BBC就是全球舆论场上的一艘超级“航空母舰”。

BBC有多厉害?被它嘴炮害死的人比被轰炸机炸的人还要多得多,我们不可不防,对这种“特种兵”式记者,绝不可掉以轻心。

远的不说,大家都知道“白头盔”组织吧,它是西方战争机器的一部分,从2013年到2018年一直活跃在叙利亚。成为了西方民众获得叙利亚战争信息的唯一的“可信来源”。

然而,单单一个“白头盔”组织,不管它拍了多少“惨剧”,如果没有世界级的传播平台,这些“惨剧”也不会为西方民众所知。

BBC就是“白头盔”传递信息最重要的关联平台,这两家都是英国控制的。

“白头盔”的拍摄素材经过BBC加工后,就成了一则则新闻报道。

但这种做出来的新闻,还能算是新闻吗?当然不是,它就是美英发射的一发发舆论炮弹。

当西方民众还在喝着咖啡,吃着早餐的时候,它们的大脑就已经被BBC轰炸了。

2018年,叙利亚战争局势基本明朗,阿萨德政权站稳了脚跟,“白头盔”就逐渐消失了,那些每天领着美元津贴的叙利亚“独立记者”也无影无踪了。

然后,“白头盔”的英国头目在土耳其被“跳楼自杀”,至此,BBC的叙利亚作战任务基本结束,对该国的报道热度迅速降至冰点。

从叙利亚内战以及“阿拉伯之春”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到,BBC从议题制造、舆论发酵、情绪煽动、街头暴乱、内战爆发、对叙利亚化学武器指控……等一系列环节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BBC在每一环都紧跟美国和英国的政治需要,跟军队接受作战指令没有什么区别。可笑的是,还有不少人以为BBC是独立媒体。

除了叙利亚,BBC在世界其它地方也没闲着。

BBC在中国香港的“世界频道”电台节目,从2010年开始,就不断炒作议题,撕裂内地与香港的情感联系,甚至连幼儿便溺这样的小事也要上纲上线。

2014年BBC全力扑在“占中”事件上,一会大讲抗议的艺术;一会美化黑暴分子。BBC不断炒作热度,煽动更多人参与进来,一直炒到2015年。

2019年,BBC在香港可谓火力全开,不惜财力、人力、物力,就是要将香港的是非黑白颠倒过来。

BBC公然替那些黑暴分子做伪证,替它们洗白,甚至“英雄化”。虽然最终BBC遭到了可耻的失败,电台也被关了,但香港舆论阵地不巩固的教训是深刻的。

BBC的来头

BBC的起源是一战,1915年10月,英国成立了战时宣传局(War Propaganda Board),与情报部门平行,总部设在威灵顿大院内,代称为“威灵顿院”。

“战时宣传局”有控制信息的权力,有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还可以制造任何有助于打击敌国的谣言。

一战结束后,这个机构就“消失”了,其实是与情报机构合并,成为了隐形机构。

后来这种做法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通用,它们总是说自己没有宣传机构,只有BBC、CNN这类“独立媒体”。

1922年,BBC正式成立,它有两个基本功能:

一、教育民众,热爱英国。

二、“解释”世界,打击敌人。

经过百年发展,BBC正式员工有23000人,编外人员数量无法统计。这是一台超级宣传机器,乔治.奥威尔所写的小说《1984》中的“真理部”就带有BBC的影子。

制造谣言对BBC来说就是生产武器,它注重的不是社会道德,而是舆论效应。

普京就任总统前后,BBC不断向受众灌输一种信息:俄罗斯在车臣进行种族灭绝。久而久之,民众一旦看到有关车臣的信息,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种族灭绝”,哪怕是半信半疑。

这样就达到了增加俄罗斯治理车臣地区的成本的目的。

2003年伊拉克战争,BBC通过无数次的谣言传播,将伊拉克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系在一起,为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扫清了舆论阻力。

事后,人们可以看到美国、英国政客为“洗衣粉”谎言道歉,但你不会看到BBC出来道歉,因为“全球最值得信任的媒体”牌坊不能倒。

201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时,BBC制造了多少谣言?亚努科维奇总统家里有金马桶说了多少遍?直到亚努科维奇垮台,人们才知道金马桶是游乐场设施,但BBC任务完成了。

2019年,BBC对香港格外上心,不断使用“北京”、“香港”、“中国”等词汇,不知不觉地解构“一个中国”。标题都很老道,比如《北京赢了吗?》、《香港赢了吗?》,对港警则进行妖魔化宣传。英国政府则在忙着“收留”港毒分子,这是巧合吗?

疫情期间,英国防疫走向失控,BBC在忙什么?三年来,没完没了地制造谣言,歪曲和丑化中国的抗疫努力。

但BBC有着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

比如,它们不得播出任何可能引起观众对北爱尔兰共和军同情的节目;

在马岛战争期间不能播出有利于阿根廷的节目;

在俄乌冲突期间,不得播出任何有利于俄罗斯的正面新闻。

当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爱丁堡、斯旺西、贝尔法斯特等城市成千上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能源危机”时,BBC则充耳不闻,“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的示威被“消失”。

BBC却对十万八千里外的中国“关怀备至”,但仍然是老配方、老手艺、老味道--碰瓷、造谣、做伪证!

从BBC可以看到西方“新闻自由”底色,因为英国是这些媒体的老祖宗。看清这一点,是对西方“独立媒体”进行独立思考的开始。

BBC总是要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客观公正的媒体、一朵白莲花,搅屎棍能有什么坏心眼?

劝BBC还是多关心关心英国,不要再满世界扔舆论垃圾,用谣言攻击中国,就像用毒品来满足自己,最终只能是自我毁灭。

将近一百年时间以来,西方媒体拥有了全球绝对多数的话语权,说黑即黑,说白即白,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操纵的英语系媒体更是首当其冲。

争夺全球话语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首先得把自己舆论阵地巩固住。

对BBC生产的谣言进行源头治理,我们是鞭长莫及,但至少要堵住那排污管子,让BBC污水回流英国,自己生产自己消化。

BBC造的谣无论多么恐怖,有一点可以肯定,英国人肯定真的干过!

“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生化武器”,它们干得还少吗?

BBC从广播时代到电视时代,再到卫星时代,直到网络时代,双标的嘴脸是永远不会变的。

什么是BBC的“新闻自由”?就是只有爱英国、爱美国的自由,还有“恨中国”的自由。

对中国人来说,BCC在某些时候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它们的记者隐瞒身份出现时,干的都不是人事,我们必须看清这一点。

BBC如果觉得在中国呆不下,可以去格拉斯哥,支持一下苏格兰独立。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