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分给女儿女婿3套房,导致52岁单身养子内心失衡,与全家反目
原标题:父母分给女儿女婿3套房,导致52岁单身养子内心失衡,与全家反目
今年71岁的张娟老来不得心安,自从丈夫离去后,养子赵桥处处找她的茬,虽然嘴上没有明说,但张娟感觉得出,赵桥想独吞剩下的房产。
比如今年夏天热,张娟在身上抹了点药膏,赵桥嫌弃药味大,也会掀桌子,并和她争吵,类似的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张娟心累得很,只能搬到女儿赵丽家暂住。
赵桥并不是张娟的亲生儿子,而是从婆家亲戚中过继来的,张娟和丈夫对待养子比对待亲生女儿赵丽都好,可以用宠爱来形容,老两口想法很简单,对待儿子好一些,只为将来自己老去的那天,儿子对自己孝顺一些,养儿防老嘛。
丈夫生前曾立下字据,将家里的所有积蓄都留给了赵桥,还把房子的一半留给了赵桥,虽然房子的另一半归属于张娟,但张娟将当初自己那份征收款也给了赵桥,老两口对待养子可谓仁至义尽。
可自从丈夫离去后,张娟发现赵桥变了,赵桥第一年给了她8400元零花钱,每月700,第二年更是直接下降到一半儿,还时不时找茬和张娟吵架,在张娟看来,赵桥就是在赶人。

张娟
张娟为了协调和赵桥的矛盾,带上电台情感调解员,一起回到安置房中,果不其然,赵桥坐在房中正盯着监控。
赵桥对母亲的到来显得十分冷漠,张娟转身进了厨房,见到地上凌乱不堪地堆放着辣椒,可见没有母亲在的日子,赵桥自己生活一塌糊涂。
见到调解员后,赵桥开启了吐槽模式,他直言自己心里有火,最主要的火是和妹妹妹夫之间的矛盾,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年,却不被妹妹尊重,之前他和邻居闹矛盾起冲突,妹妹一家就在一旁看着不帮忙,自己装了监控,也是为了防止邻居找茬。
赵桥今年52岁,没有结婚,膝下无子,只靠每年6万元房租生活,当初父亲把征收款全都留给他,也是为了准备让他成家所用。
十多年前,村里征收,张娟和丈夫的老房子被征收了,全家住进了这套位于长沙机场附近的安置房,安置房共有四层楼,有多套房间。张娟丈夫将房子分成五份儿,三份儿留给女儿女婿,两份儿留给赵桥,而赵桥住的那套房留了一半给张娟,征收款和积蓄则都留给了赵桥。

赵桥
即便如此,赵桥仍然觉得养父母对自己不公,所以才在父亲不在后,处处找养母的茬出气,这次张娟带调解员上门,并没有得到圆满的调解结果。
张娟和调解员希望亲戚能够劝劝赵桥,她们找到了赵桥的亲二哥赵鹏,也就是张娟的夫侄。
赵鹏高度肯定婶婶张娟对弟弟的好,他直言弟弟心态不正常,是因为之前谈恋爱没成功受了刺激。
赵桥刚出生后不久,生母就不在了,而生父又常年在讨生计,只能把他寄养在邻居家,5岁那年,叔叔婶婶将赵桥过继到自己家当儿子养,到赵桥13岁时,叔叔婶婶才又生了女儿赵丽。
在赵鹏看来,弟弟生性善良,没有理由莫名其妙对婶婶这种态度,是否最近又遭遇了什么挫折?所以赵鹏决定上门劝劝弟弟。
赵桥见到哥哥上门大吐苦水,他说,自己之前打工赚的钱都给了养父,可自从18年前养父招婿上门后,自己感觉就被养父家边缘化了。
原来赵桥心里的症结是妹夫,他觉得房产分配给妹妹三套,等于自己还没有外来女婿重要,自己好歹也和养父是亲叔侄关系啊?

赵桥哥哥赵鹏
赵桥前几年曾想把安置房扩建一截,给张娟屋子扩大一些空间,但他想让张娟出一部分钱,张娟没有同意。转过头,妹妹和妹夫要买房,张娟马上筹钱,这让赵桥心里失衡,他觉得自己终究没被养母接纳。
本来就视妹夫为对头的赵桥看妹夫更加不顺眼,从此处处和妹夫产生摩擦,终于在一年前和妹夫动了手,打那以后,变得更加暴躁了,因为养母和他住在一起,所以经常把气撒到张娟身上。
张娟了解症结所在,一直在劝和女婿与养子,这次借着调解员上门之际,她找到了女儿,让女儿上门也劝劝哥哥,可赵丽说什么都不愿意上门。
赵丽对赵桥没有怨恨,她并不是不接纳哥哥,而是赵桥一见到妹妹和妹夫就情绪失控,容易起纷争,赵丽心里害怕自己会激怒哥哥,为了息事宁人不敢上门。
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排挤养子,张娟在家里做了一桌饭菜,等着赵桥上桌,可赵桥迟迟不肯上桌,他一个人对着墙壁发呆。
下一步,张娟想带赵桥去专业心理机构咨询他的症状,希望儿子早日走出阴霾,好尽快成家。

张娟
张娟对待赵桥有亏欠吗?我觉得一点都不亏欠,赵桥在用敏感放大着自身的失落,而忽略着张娟对自己的好。
我们先看财产分配,从房子上来说,赵丽夫妇分了三套,赵桥分了两套,虽然妹妹比哥哥多分一套,可妹妹一家是四口人,而赵桥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从人均上来说还是赵桥分得多。
可除了房子之外,养父生前将自己积蓄和征收款都留给了赵桥,说明从心里将他当亲生儿子对待,如果把到手里的钱也算上,赵桥实际得到的比妹妹还多,没必要不平衡。
而且从双方态度来看,不管是张娟也罢,还是赵丽也罢,从没有过将赵桥赶出家门的想法或行为,反倒是赵桥处处把妹夫当仇人,由此排挤妹妹和母亲,他觉得自己不被接纳就是本末倒置,最不接纳他的人,恰恰是他自己。
所以说,在家庭的纷争中,赵桥钻进了牛角尖儿,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被张娟从小到大惯出来的,毕竟张娟对养子非常好,只因为多出一个女婿后,养子就感觉自己受了冷落,这种受不得委屈的心态和小孩子类似。

赵桥钻牛角尖
赵桥之所以如此敏感和脆弱,终归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影响了他的认知,他始终感觉自己是外人,一直有寄人篱下的压抑感,待到养父不在后,这种压抑才爆发出来。
赵桥很小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所以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在他13岁那年妹妹出生后,父母会分一部分爱给亲生女儿,这让本就知道自己身世的赵桥变得更加敏感。
从他成年后将打工钱都交给养父这一点来看,他要么是在报答养父母的恩情,要么是因为害怕养父,如果说后者,不可避免存在压抑心里,可想而知,他在叔叔家过得小心翼翼。
真正改变他的还是妹妹招婿上门,妹夫作为家里的一员劳力某种程度上顶替了他的作用,大家明明没有排挤他,但敏感的他生出了被排挤的错觉,并把被排挤的原因归结为妹夫上门,从此视妹夫为眼中钉肉中刺。
全家人都不曾亏待赵桥,他所有关于被排挤的感觉,都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对于敏感的人来说,全世界都充满敌意,如今的情绪化,也是赵桥自导自演而已。

赵桥妹妹赵丽
在对待养子态度上,张娟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在协调女儿女婿与养子关系上,还需要多费心,帮助赵桥早日走出内心阴霾。
张娟对赵桥不好吗?可以用问心无愧形容,可赵桥为何不领情呢?因为在心理学上有个得失效应,他觉得张娟对自己没有以前好了,这种对比是从童年时代就开始的。
妹妹没出生时,赵桥独享着养父母的宠爱,甚至比其他独生子女得到了更多宠幸,而这时他就已经变得敏感。
妹妹出生后,养父母当然要照看亲生女儿,这是对他的第一次内心冲击,但他拎得清轻重,知道这是正常的,也就没说什么,只是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真正让赵桥心态失衡的是妹夫的到来,妹夫和养父母没有血缘关系,而他好歹是养父的亲侄子,所以在妹妹一家分了三套房子后,他把责怪都放到了妹夫身上,觉得自己还不如妹夫,这就是典型钻牛角尖。
所以说,张娟更应该做的,是尽量调解养子和女婿的矛盾,不能因为养子心态不好就和他对着吵,这样做于事无补,赵桥需要的也许仅仅是温暖和关爱而已。

赵丽
结语:
因为长期处在敏感的心态下,赵桥变得很情绪化,已经无法和家人正常沟通。
赵桥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从源头上纠正一些钻牛角尖的想法,这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所以说,家人应该对赵桥报以更多的耐心,帮他找专业人士,给予他更专业的指导,用更多的温暖来感化他。
赵桥虽然已经52岁,但他手里毕竟有两套房,而且身体健康,如果成家,还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