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蒋介石到访延安后,睡毛主席的窑洞坐板凳,那晚彻夜未眠
原标题:1947年,蒋介石到访延安后,睡毛主席的窑洞坐板凳,那晚彻夜未眠
文/江湖独白专栏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在下属的陪同下来到延安,他对于这个神秘的地方很好奇,不明白为什么延安能够成为国民党争斗大半辈子的仇敌?
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带领共产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是蒋介石魂牵梦绕的地方。
这一天,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儿子蒋经国三人秘密到访延安,试图解开他心中的疑问。

为什么蒋介石能够到达延安?
这还是需要回到一年前的战争,这一次的经历让蒋介石夫妇都无法忘怀。
1946年,蒋介石为了对共产党成员进行有效打击,私自违反双十协定,毁坏双方领导人定下重庆谈判结婚,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
此时的国民党拥有430万的兵力,而共产党只有130万,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让蒋介石信心十足,扬言要三五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人民队伍。

因为蒋介石拥有全国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优越的装备储备,从任何一个军事角度分析,他的胜算都是极大的。
1946年以前,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装备为小米加步枪,而蒋介石的军队已经备上美国的现代化武器,两者的军事实力差距较大。
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队,毛主席以运动战为主要反击手段,不与正面军队做冲突,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的有效军力,经历了八个月的争斗,双方陷入僵灼的处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蒋介石改变进攻方针,将全面进攻改成重点进攻,针对陕北区的延安解放阵地和山东解放区的沂蒙地带。

蒋介石打算摧毁发挥作战方针的解放区,从根本上瓦解毛主席的指挥工作,延安身为其中的核心地区,兵力相较于其他解放区薄弱,只要狠下心就可以攻下。
一旦计划成功,对于共军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可是战争真的会按照蒋介石的预料发展?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命令著名将领胡宗南停止在西安的进攻,掉转方向向延安地区进行攻击,争取占领延安后消灭陕北主力军队。
为了完成蒋介石的指令,胡宗南与盛文南商议,认定三天之内攻下延安,他们的精心布局让战争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3月13日,胡宗南按照迅速解决延安的方针,集结空军和陆军两个军队发生进攻。
3月19日,胡宗南“攻下”延安,告知蒋介石七天完成作战任务,表示延安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胡宗南没有想到,他精心布局的一次攻击,只是毛主席的空城计。
毛主席根据插在胡宗南军中的机要人员熊向晖给出的密令通知,做出了暂时退出延安地区的计划,给了国民党一个错误的信号。
在蒋介石的计划之中,策划利用25万人集中进攻延安,用三天的时间破坏共产党指挥部。
以退为进是合适解决延安困境的想法,毛主席通过精细的计划,劝说城内的村民配合离开,留下一座空城给胡宗南军队。
事实上延安能够短时间成为“空城”,毛主席是很不舍得的,毕竟在延安已经生活十多年呢,奈何形势比人弱,只能暂避其锋芒。
面对延安人民的疑问,毛主席提出让蒋介石高兴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再进行反攻,夺回延安。

在离开延安之前,毛主席利用八天的时间进行安抚和撤离,并且下令不许留下生活物资给胡宗南部队,让他们进入延安后一无所得。
为了打击胡宗南部队,毛主席将作战计划放在消耗战上,以陕北高原的熟悉地形为优势,多次进行零散的攻击,让胡宗南部队只能承受被迫承受。
胡宗南在进入延安后,发现地窖之中的摆设很整齐,丝毫没有逃难的感觉,这也让他心中起了一丝不对劲,只能尽快将这个“喜讯”上报给蒋介石。

毛主席清楚胡宗南部队的首要目的是消灭主力军,于是安排了三套临时指挥的紧急部门,调回负责守卫南线的王震将军和临危受命的西北野战司令彭老总指挥战斗。
有了指挥部门和作战部队,彭老总发起了对胡宗南部队的反攻行动,引诱敌军进入埋伏圈,采用“蘑菇战术”,数次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更是创下了三战三捷的战绩。
可是蒋介石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得知延安被攻下后,就打算亲自到延安查看,享受胜利的喜悦。

在胡宗南进驻延安五个月后,蒋介石于1946年8月7日到延安视察,胡宗南为了不引起他的怀疑,只能让士兵假扮俘虏,让蒋介石查阅。
在看到延安后,蒋介石无法理解为何那么贫苦的生活会出现毛主席等多个优秀的军事人才?
在查看抗日军校住址之后,蒋介石对整整齐齐的摆设大感意外,这个学校之中坑坑洼洼的,连座椅都是高矮不一,比起正规的学校相差甚远。
要不是边上的标识,蒋介石根本不愿意相信这就是他魂牵梦绕的延安,一个让国民党吃尽苦头的共产党起源地。

对于蒋介石来说,他很少住过窑洞,而毛主席的住处正是在窑洞之中,整个环境与四周的贫民住处一般不二,不敢相信毛主席是如何在这里生活下去的?
之后胡宗南还给蒋介石介绍了一架纺织路,说明即便是毛主席,在延安也是需要亲自劳动的,甚至于还有种菜的习惯。
蒋介石在查看了延安的艰苦后,明白毛主席等人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中坚持作战,让他大受震撼。
为了更接近毛主席的生活起居,蒋介石要求在窑洞之中睡一晚,他明白两军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从一位吃苦耐劳的领导人到手下,他们的决心是坚不可摧的。
面对这样的敌人,国民党的未来应该是如何?

蒋介石清楚明白,在延安看到的一切还有胡宗南等下属的美化,单纯他吃的生活物资都是从南京运来的,两相对比让他辗转难眠。
蒋介石睡醒之后,匆匆地离开延安,他不愿意再对比下去,一切只能留给历史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