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大城市即是炼蛊场,又自带避孕药!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9-18 12:46:53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
已获转载授权

这两天在微博聊了一个话题,不过没细说,今天稍微展开写写,不准备写太长。


01

为啥要去大城市


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去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不去大城市你去哪?


比如博主大学主营物理、电路什么的奇怪课程,回我们县城似乎好像没啥出路,毕竟挖煤又用不着大学生,只能是待在大城市。


那时候也没什么自媒体,也不时髦回家养猪,更没法去村里拍抖音过上幸福生活。


所以也就没啥选择,只能是死皮赖脸待在城里,指望着将来工资涨起来。


很多小伙伴说你们那会儿是不是房价没现在这么高?


也不低,事实上一线城市的房价没低过,从唐朝开始就非常贵。2006年之前倒是没现在这么贵,不过也没人买,等到大家注意到这玩意会升值,已经贵得没谱了。


把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假如现在是2030年,回头看,2020肯定有什么东西在等着爆发,但是我们能看懂吗?会借钱去投资吗?


应该会有人那么做,不会太多,回到2008年之前,大部分人的心态和现在的我们差不多一样懵逼。只有极少数人不小心踩对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确实是看明白了,那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出国溜达,知道国外的大城市房价贵的离谱,有人就下手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觉悟,那时候正好是“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时期,大部分人好不容易跑国外,就不准备回来了,赶紧把北京的房卖了,当时北京房子也卖不上什么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非常低,最后换成美元到手没几个钱。那时候有个电影,描述北京西城区的两口子带着宝宝去洛杉矶,印象中他们的房子才卖了不到十万美元,现在估计能卖一个亿了吧。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为啥要到大城市。


就我个人理解,主要是下边的这几个原因。


02

你的价值不是自己说了算


有个常识性的东西很多人不知道,人生需要杠杆,运气和国运就是那根杠杆,国运好理解,国运上升期很多人啥都没干就跟着上来了,咱们重点说运气。


如果只靠个人能力,发财非常。发财要靠运气,大城市运气多。


尽管我自己还没发财,不过我这些年亲眼目睹了周围很多神话的诞生,我自己也经历了几件不错的事,都是运气占了最大的比例。


这里倒是不是说人可以放松地等着天上掉馅饼,恰好相反,努力和进取是给我们“保底”的,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努力不一定有好结果,不努力连个差的结果都保不住。


但是如果想更进一步,就需要一些复杂的操作,比如需要有人拉扯你,或者你不小心步入一个新兴行业,或者不小心接触到了什么牛逼玩意。世界这么大,任何东西都会有一部分人接触到,如果那玩意爆发了,最早接触到它的人也发了。


比如2010年那会儿,只有混得不好的人才会去做手机端的APP,因为智能手机刚出现,势头还不明显,如果当时就入行,那就恰好赶上了这波大潮,折腾到现在,想混得很差也比较难。


再或者人生需要一些加速通道,经历过这些年互联网大潮的小伙伴都有感触。本来不温不火的一些人,后来不小心去了什么地方,那地方正好疯狂扩张,很快就从小兵升成了leader,然后升到了PM,正常情况下慢慢往上耗,可能需要四五年。


还有更过分的,几年前我当时在我们公司风生水起,让我离职自然是不可能的,那时候有人在公司混不下去,去了初创公司,现在都要财务自由了。


在长期看来,只要环境足够多样性,优势和劣势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而且你的工作成果,很多时候是和社会认同相关的,这句话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举个例子大家体会下。


之前有幅画被认为是莫奈的作品,被卖出了天价,被大收藏家收藏,进了展览馆。后来很快被人鉴定出来说是弄错了,应该是有人在莫奈那个时代的画布上画的,所以鉴定画布的时候,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幅画是莫奈那个时代的,先入为主了。既然被证伪,这幅画也就成了垃圾,没人要了。


同理,前段时间有个出版社的朋友和我说,大刘的《三体》火了后,他们出版社也跟着赚了一笔,因为他们早就把大刘的一部分作品签下了,苦于大刘以前没火,那么好的作品也卖不出去几件,现在这些作品也跟着火了。


举这俩例子啥用意呢?


相同的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场景下卖价完全不一样。


现在我们这些努力成果,可能换个环境,或者换个评价体系,就能卖出个完全不一样的价钱。


而大城市,就提供这样一种多元的交易环境,换工作,换环境都容易得多。你的价值才能从多个角度被评审,很可能会被评审出来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你在大城市接触的人多,万一碰上赏识你的人呢,或者碰上适合发挥你天赋的工作呢。


在小地方可能这种机会就太少了,因为你接触的人往往层级也不是太高,他想拉你也拉不上去,而且小地方自带天花板。


按理说每个人都有些奇怪的技能,只是大部分人一直没机会挖掘出来,大城市里聚集的人越多,场景越多,发掘出来的机会也就越多。


你擅长的一些奇怪东西,你可能自己都没注意到那玩意的价值,如果待在小地方,可能这辈子也就糊弄过去了。


比如几年前我认识一个房地产销售,他其貌不扬,微胖,三十来岁,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大圆脸,对房产相关的东西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天生让人有种信赖感,他一直都是他们那一片的销售冠军。


他跟我说,他在来北京当房产中介之前一事无成,他们那地方也没有房产中介,直到来了北京开始卖房,才知道自己天生是个卖房的,现在一个月赚的比他在老家十年赚的都多,房地产行业的“二八定律”被发挥到了极致,往往几个人就把几乎所有的成交都给分了。


03

进步就是自己对自己下黑手


屌丝往往除了潜力啥都没。


但是潜力挖掘不是简单的躺床上就能搞定,需要日复一日的苦战,用我上一篇文章说的,这个过程比吃屎都艰难。


在小地方,可能到了点就都下班了,偶尔一次十点多下班,看着地铁上空无一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怜惜,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


但是如果到了一线大城市,早上七点地铁就上不去了,晚上十点依旧摩肩接踵,人人挣扎向上的氛围里,每个人也就没那么脆弱了,能够承担更大更复杂的工作,成长的也就加速了。


我前几天在微博发了个帖子,我说是不是自从特斯拉来了后,比亚迪他们几个比以前进步明显?


从评论区的情况来看,这个观察明显没啥问题,特斯拉威胁到了他们几个,所以他们几个自然使出了吃奶的劲。


我在评论区里说,进步本身就是对自己下黑手,如果没有压力,没人能下决心伤害自己


个人也一样,感受到危机,感受到差距,才会积极地进行自我改造,改掉各种奇怪的毛病,戒掉自怜自艾。大城市整体是逼着你前进,你稍微慢点都会受惩罚,这在小地方非常难以想象。


这方面,大城市自带危机感和差距感,非常适合自虐,年轻的老爷们,适合去大城市接受一番洗礼,这样接下来的后半生才能坦然面对生活的重击。


其实“痛苦”这玩意很多时候是一种“预期”,比如部队新兵蛋子们经历了新兵营,此后承受痛苦的能力就明显提升了,并不是他们真的脱胎换骨了,而是经历了那些刻骨铭心的训练,“阈值”大幅上升了。


此外一线的工资比其他城市高得多,前几天有个小伙伴给我发私信,我觉得挺有道理。


他说他在北京送外卖,一个月跑得好能赚到七八千,差的时候五六千,不过他还是要待在北京,他和几个一起的兄弟租了一个城外出租屋,每月六百,每天吃喝二三十,剩下的钱全部寄回了老家,每个月至少能寄回去五六千,孩子在老家过得还不错,觉得现在的生活也还可以。


也就是说,一线比其他地方工资高,但是如果你把多出来的这部分都花掉了,有天需要离开一线,那你的青春年华就相当于变成了城市的燃料,但是如果你把钱攒下来,带到了二线,那相当于一线给你提供了燃料。


04

代价是啥


其实上文说的内容里本身就自带一种不好的暗示。


也就是大部分人没法发财,大部分人没能激发出特殊的技能,大部分人没摊上自己的好运气。


空耗了时间,最后在大城市什么都没落下,还是得退到二三线城市,这种恐惧在每个人踏上大城市的时候,就一直如影随形。


而且担心自己像一颗柠檬似的,被大公司榨干最后一滴汁水后无情抛弃。网上流传着一张图,多少能看明白这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感:



而且吧,有时候你在一线收入已经非常高了,但是跟周围的人一对比,毫无优越感,因为在一线,大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高手云集,这种感觉会进一步加深那种抑郁感。


这种情况下,大城市到处弥漫的那种焦虑和避孕效果就很容易理解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很不爽,在其他人看来觉得ta纯粹有病,已经收入那么高了,为啥依旧不爽?其实到了ta那个位置上,可能谁都爽不起来。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就演化出了一堆各种奇怪言论,类似:


家里有王冠需要继承还是咋地,生啥孩子?

生出来孩子继续像自己这样悲催吗?

。。。。。


如果人处于压力和消沉状态下,对这种观念更容易接受一些,不生孩子的思潮就跟传染病一样传染开了。


我之前看到一个妹子在我评论区评论,她说她在上海的时候,每天累得喘不过气来,觉得生孩子简直就是作孽,也没时间带,闺蜜们坐在一起讨论的时候,都决定不要孩子了。


后来回了成都,找了个相对轻松的早九晚五的工作,离家不远,步行上班,周末双休,婆婆也在当地,下班后看着其他人带着宝宝遛娃,自然而然觉得要生一个,生了一个后觉得也没那么难,又觉得需要个二胎。


而且非常奇怪的是,在上海的时候,周围的人聊天聊到孩子就发愁,觉得非常纠结,到底生还是不生,回了成都,这个完全不是问题,到了那个阶段不要小孩,反而有点怪。


此外,“不生孩子”这个思潮本身是工业化时代的一个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人力都不足了嘛,都大规模把妇女送上生产线,像苏联这种强调平权的国家(苏联那时候的口号就是平等),妇女们也背着枪上了前线,一些女兵表现非常卓越,甚至拿到了那个“苏联英雄”勋章。美国那边倒是没让女性参军,但也把大量的女性送上了生产线。


战后她们就不愿意回去了,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能赚钱,并不是只能待在家里生孩子。再加上工业品越来越繁复,生活越来越好玩,生孩子在生活中的优先级开始一降再降。到了这些年有点矫枉过正了,部分女权人士开始觉得不但可以不生孩子,而且就不该生孩子,现在网上很多骂架,也和这个有关。


总之,参加工作,经济独立,更多更好玩的工业品,这三样东西促使了女权的觉醒,再加上现代超大城市里那种无处不在的压力,让大家对生孩子有种本能的恐惧。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了,越是一线城市,生育意愿越弱,因为那里的压力最大,而且处于工业化社会的前沿,有的是好玩的,生孩子的意愿更弱了。这在全世界都差不多。


反而是那些穷地方,可以玩的东西比较少,只能是生孩子玩了。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富人和穷人愿意生,接受过教育,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反而不愿意生,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也一样。


我那天在微博上说,如果城市的人不愿意生,也没啥事,就从基层往上补,如果当初北京上海人口足,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法进城了。


05

尾声


整体而言,一线超大城市提供了一种“场”,在这里边,你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压力激发潜能,成为你自己完全没法想象的人,同时代价是持续的压力,焦虑等等,这些都会抑制生育意向,影响一些同志的身心健康。


不过中国不是简单的一个国家,可以理解成三个国家,北上深杭四个城市这一亿多人基本跟发达国家差不多,那些二线省会也基本是准发达国家水平,剩下的算发展中国家。


如果你出身不咋地,还年纪轻轻,不敢出国还想去闯闯,去一线城市绝对是个好选择,如果本来条件就还不错,准备简简单单过日子,待在二三线也挺爽,没必要去受那个罪。


中国前二十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经历的人当时感受并不深,不过客观上把上亿人从农村直接带到了一线城市,这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没经历过的。


我一直都是乐观主义者(毕竟悲观也没啥卵用),我一直都坚信,中国还有二十年的上升期,国家层面的向上挪动一丁点,对于时代中的个人可能就是十几年的奋斗缩短到了一年,这就是时代伟力。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