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聊一聊疫情下的个人应对和经济影响!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12-13 06:43:14 围观 : 评论

来源:观雨大神经

今天我将回应一下近期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 疫情的个人应对方式

  • 疫情和经济的关系


如何应对

———————


在疫情扩散状态下,个人的体外防护可以说是排在“边境防线”、“社会防线”、“机构防线”之后的倒数第二道防线。


客观的说,单身状态的朋友在个人防护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自由的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用于个人防护而不用担心受到掣肘。



这里面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把家里该堵的下水道都堵上,把该装备的消毒设备、换气设备都给它装上;出门全身防护再配个正压口罩,穿得像个磁爆步兵一样;在家可以谢绝接待一切来客;如果能做到这种程度,防住病毒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这样做的成本实在太高,除非病毒展现出非常强大的破坏力,不然人们一般不会做到这一步。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对于个人而言,病毒在理论上是可防的,最终决定它能否被防住的因素其实是成本的高低和人们对病毒的主观看法。

图片


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情况会比较复杂,其他的先不说,第一步家族成员达成共识就很难实现。


个人对疫情看法的不同导致了自我防护强度的不同,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坚持戴口罩都做不到。而家庭成员又必然会互相连累,这就决定了在第一波冲击的时候很多家庭是没有做好准备的。


不过我们并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过多的争论,因为病毒从不参与争论。


人们的认知会不断的与现实磨合,最终人们的共识会和现实中的平均情况相匹配。我们需要做的是积极关注疫情变化,根据最新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和家庭成员的认知。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好防护终归是有益的,因为这样即使感染了也有可能因为病毒载量不高而症状轻微。


在体外防护做不到尽善尽美的情况下,人们就只能寄希望于最后一道防线:自身免疫力。


这方面的注意事项其实都是一些老生常谈:


  • 注意锻炼,正常作息;

  • 摄取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

  • 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D、以及锌、硒等与免疫力有关的微量元素;

  • 适当服用益生菌,改善肠道的健康水平(有助于降低肠道方面后遗症概率和严重程度)。


目前在中国大陆流行的主要毒株是BF.7和BA.5,这两个毒株的毒性都不算强,具体到每个人的症状主要看概率。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包括高烧在内的各种症状,不严重的没什么感觉也就过去了,按专家的说法BA.5的症状会轻一些。


目前大陆主流的毒株就是这两个:


所以不同的人对这个疾病的感知是不同的,症状轻微值得庆贺,症状较重的也不要气馁,大多数人最终都能扛过去。



个人对抗这个疾病主要靠的是自身免疫力,现在各个渠道推荐的各类药物,其主要作用都是改善症状,而并非真正的解决病毒。所以咱吃起来也不用太急,需要遵医嘱并按规定的剂量服用。


就我目前朋友圈里大量阳性朋友的经验而言,各种“网红药”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唯一靠谱的就是频繁喝水。也有一些传统的办法,比如说香菜根煮水之类,对缓解发热症状也是颇有效果,不过其本质上还是大量饮水。


最近我也逐渐搜集到一些经验和知识,比如说西红柿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助于缓解喉咙剧痛的症状;它含有的维生素P也具有抗炎、抗过敏以及抗病毒的作用,所以西红柿拌糖对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辅助食物(糖尿病患者不要加糖)。


另外用生理盐水漱口可以在短时间降低口腔活病毒的载量,有助于增强防护效果,减轻感染后的症状。


我经常把自然灾害比作战争,因为它和战争一样,都是大规模的暴力冲击,只不过这个暴力来自于大自然。


因为之前一直有社会防线的存在,所以很多人其实是到现在才开始真正的直面这场战争。也正因为如此,大家不可能一开始就能表现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的适应它,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自然界充满不确定性,无论是体外防护还是增强自身免疫力,都没有什么稳赢的策略,任何结果最终都是一个概率。不过只要我们坚持提升成功的概率,那么在时间的长河中必然会获得优势的积累。只要做得比大多数人好,结果就不会比大多数人差。

基本的行动原则就是能不感染就不感染;如果无法避免感染,就尽量拖后感染的时间和减少感染的次数;即使被感染,也要尽量减少感染时的病毒载量,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各种防护措施来实现的。


对于现在的情况而言,“尽人事、听天命”其实是一种不错的心态。


这也算是老天爷给人们的一个提醒:无论现代文明如何安逸和便利,世界的底层逻辑都仍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其实也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做到。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一波高峰期过去后,我们也不能马上放松警惕,现在很多国家都有重复感染的数据,比如说以色列的重复感染率已经接近40%:



人类现在对这个病毒的了解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我们希望情况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否真能如我们所愿,还需要时间进行观察。在此之前,我建议大家保持谨慎的、长期作战的心态,正所谓“宁可备而无战,不可战而无备”。


另外有个朋友提出过这么一个建议,我觉得还不错。有些酒店可以考虑转型为专门接受阳性患者付费进行自我隔离的酒店。这样的意义在于给予普通人一个离家隔离的选择,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的家人,同时也为他们的隔离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双赢的生意。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经济的影响。



经济影响

———————


疫情是波及全球的大型自然灾害,它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各种应对方式都顶多只能减轻冲击的程度,而无法将其彻底消除。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短期的冲击和长期的腐蚀。


短期冲击比较引人注目,但短期冲击的影响不会太久,人们很快会想出办法走出短期冲击的阴影,真正难以解决的是长期腐蚀,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劳动效率的持续降低。


不过这个过程比较漫长,所以人们在短期内不会有太明显的“痛感”。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劳动效率降低所带来的第一个宏观影响就是通胀加剧。


不过大型灾害的影响虽然大,但个人作为自身财务管理的决策者,如果把自然灾害看作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那又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现代经济的体量巨大,虽然老天爷经常来捣个乱,但说到底,人类世界的经济问题根本上还是人类自己搞出来的。自然灾害会加速各种负面的趋势,但趋势本身并不是灾害造成的。

我们在展望未来发展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最底层逻辑是什么:


之前的繁荣是因何而繁荣?现在的困难又是因何而困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其实是基本同步的,只是因为各自应对方式的不同,人为影响了一下时间的先后罢了。而现在全球经济的困难局面都存在于同一个大背景之下:


该还钱了。



长期以来,这个世界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债务驱动前进。大家借钱发展,创造信用,直接效果就是社会在短期内凭空冒出来很多钱。这就好比现在所有的商店突然都允许我赊账,那么在短时间内我的物质生活水平自然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债务驱动的效率很高,它让我们得以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有借必有还,如果你没有利用好借来的钱,在规定时间里没有创造出足够偿还债务的价值,那么之前飞得有多高,之后摔得就有多惨。


或早或晚,我们都要进入债务出清的周期。


好死不死,就在大家需要勒紧裤腰带还债的时候,又碰上了巨大的自然灾害。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


如果能战胜自然灾害,我们的日子会过得好一些,如果无法战胜自然灾害,我们的日子会过得差一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主要还是看债务危机的解决情况。



债务问题得不到解决,所有的繁荣就只是泡沫;而分辨当前的繁荣是否是泡沫,是决策者的重要能力。因为如果是泡沫的话,各种经营和投资的合理策略必然是快进快出。


我们就拿越南来说吧,今年三季度的时候越南一度拿出了亮眼的同比GDP增长速度(同比去年三季度增长了13.67%)。一夜之间越吹四起,仿佛越南马上就要“得道升仙”,一跃成为亚洲经济的新龙头。


结果从10月份开始,越南经济就陷入到了一系列动荡中。该国地产大亨张美兰于当月突然被捕(罪名是“诈骗侵吞财产”),引发了越南股市、楼市、汇市的“三杀”。


发了债,还不上,这其实是整个越南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缩影。


截至12月8日,越南河内指数较年初大跌54.57%,胡志明指数则跌去30%左右;同时越南盾的汇率也是一路跳水,该国央行不得不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进行紧急加息,这才勉强扭转了越南盾贬值的趋势。



以下是一段来自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的原文:


越南VOV网站报道,越南总工会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受全球局势影响,企业订单减少甚至接不到新订单,许多企业,特别是木材、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加工等行业不得不降低产能,安排工人轮休、休假或者暂停、终止劳动合同。


其实越南在年底的崩盘早有迹象,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包括GDP如何如何,疫情如何如何等等,但很少有人会去看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面:越南的外汇储备在整个2022年里都一直在降低,而外债则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越南外汇储备走势(单位:百万美元):

马来西亚银行在12月6日发表的报告中估计,自10月1日以来,越南央行已经至少抛售了520亿美元的外储,这使得其外储规模可能会降至800亿左右,而截至11月,越南的所有外部债务约1830亿美元


外债是外储的两倍还多了。


对于越南这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小国来说,外债基本就等同于自己的债务,外储基本就等同于自己的财富。


这个情况翻译过来就是,整个2022年越南的债务都居高不下,但兜里的钱却越来越少。所谓三季度的超高同比增长率,不过是因为去年三季度的基数特别低(去年三季度GDP同比前年三季度萎缩6.17%),再加上一些短期刺激政策的效果罢了。


一个欠债越来越多、存款越来越少的人,不会因为赊账吃了一顿大餐就变得更富有。假设你是一个越南的投资者,那么在三季度经济数据特别亮眼的时候,你应该做的就是撤退。



既然债务问题如此严重,那么要如何才能出清呢?根据现实中的案例,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四条路线:


  • 真实出清:勒紧裤带还债,忍受眼前痛苦,为以后的发展(借钱)留出空间;

  • 虚拟出清:借新还旧,借一笔钱先把眼前的债务还掉,把更大的债务压力丢给未来;

  • 转移出清:抢别人的钱还债;

  • 物理出清:干掉债主。


这里面最常见的方式是借新还旧,比如说美国的国债上限就没降低过,从70年代到现在,美国已经提升了80多次债务上限。


1970-2025美国国债总额曲线图:

注:红色为国债数据,蓝色为国债利息数据


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就是美联储,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用的是他自己打的一张欠条,这张欠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美元。


所以美国不停的借新还旧,其结果就是美元越来越多。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这么操作,只不过美元的信念最坚挺,印钞的空间最大罢了。


虽然现代金融体系为这种借新还旧的操作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但你也不能一点认真还钱的姿态都没有,尤其是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如果每次一碰到问题就祭出“借新还旧大法”,那么泡沫可能就没有办法陪你走到最后了。


所以有长远眼光的债务人会愿意过一段时间苦日子,想方设法的认真还债,等实在还不动的时候再考虑借新还旧,总得给泡沫一点喘息的空间。


所以债务出清周期和债务扩张周期总是交替存在的,如果中间出了什么变数,那十有八九是发生了战争。


涨涨跌跌、循环往复,这才是天道。即使强如美国,也不可能一直加息,一直遏制杠杆。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摧毁部分存量财富,降低人们工作的效率,因此加大了债务出清的难度。


所以我们看到2020年的时候很多国家直接放弃了出清,纷纷扭头祭出“借新还旧大法”,印钞发债打鸡血硬撑了两年。


等到了今年的时候,大家纷纷发现需要还的债更多了。于是美联储带头加息遏制杠杆,英国首相左右为难,第三世界一地鸡毛,国际市场需求骤然跳水。

同时因为美国人还经常搞“转移出清”和“物理出清”,所以压迫和反抗的矛盾也会日趋白热化。


讲经济讲到这里大家会发现,真正和疫情相关的内容不多,这也正是疫情对经济影响的一个特点:看起来很大,实际上有限。正如一些老铁吐槽的那样:“以后再赚不到钱就不能怪疫情了”。


当然了,经过美联储今年这一通加息遏制杠杆,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的情况会有所好转(他们可能会转向杠杆扩张的周期),不过大家心里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不管自然灾害如何发展,只要这个世界的债务危机没有真正解决,经济危机的风险就会一直存在。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