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6岁女孩跳河轻生留遗书:是青春失恋,还是校园暴力?
原标题:广西16岁女孩跳河轻生留遗书:是青春失恋,还是校园暴力?
文/江湖独白专栏

4月13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封遗书,据多方新闻证实,留下遗书的女孩今年仅16岁,她的生命骤然停止,留下父母悲伤万分。
遗书上的字迹并不工整,却充斥着对遭遇过的经历痛苦万分。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怕,她到底在害怕什么?
01
她是一名寄宿生,就读于贺州某私立高中,她出生于06年2月19日,是这个普通家庭唯一的孩子,在母亲的口中的她非常热爱运动,刚上初中就被教练选中,参加过篮球比赛拿过奖…
读着母亲对她的回忆,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健康向上的花季少女,正洋溢着笑容跟家长展示她的荣誉。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女孩,毅然选择留下一封遗书,投河自尽,她的母亲为了寻求一个真相将遗书公之于众,却换来老师的一句:“这孩子从初中时候就想轻生”
这位老师身为校方的负责人,在面对如此痛心的家长面前,说出的话语一点都没有为人师长的风度,巴不得将责任撇清。
02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女孩的与家人在一起的动作,虽然面对镜头有些害羞,但是她还是尽力地配合着做到应该做的事情。
这件事让人无法忘怀的是,为什么每次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正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受害者的母亲黎女士在遗书上反复提到了几个人名,她们到底对女生做了什么,以致于她在轻生之前还咬牙切齿地将她们记下来:“总有一天,你们用在我身上的言语会反弹到自己身上。你们对我的所有辱骂,所有侮辱,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
年仅三十的我在读完这段话后,尚且浑身发凉,这份遗书是女生最后对世界的话语,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说出如此决绝的话语?
03
16岁,是一个美好的年纪,她应该在高中努力学习,继续热爱运动,为校园争光,可是她却停下来了,因为遗书中提及的辱骂、侮辱,就此选择将生命归于大海,留下以泪洗面的父母。
母亲:“真正看到我女儿的时候,她是我唯一的孩子。”
四十多岁的他们,遇到这种悲剧真的是让人痛心疾首,我相信死者为大,这一刻应当是轻生真相的时候,而那封遗书就是最好的依据。

有些人真的不配当老师,作为校方负责人,没有对死者一点尊重,将受害者的家属拒之门外;身为老师,没有为自己的学生找出真相,女生初中时候已经有轻生念头,更是拿出了早恋作为依据,要家长检讨一下自己。
有理性的网友指出,女生已经不在了,老师还能说出让家长检讨的话语,将自身的责任撇清,可见平日里的教学方式很有问题。

这位薛老师提到一点,女生来到学校也没多久,还和一名男生保持恋爱关系,近期内男生移情别恋等等结论,无视女生在遗书中指出的校园欺凌的问题。
在听到老师的说辞后,超过八成的读者对老师的态度进行指责,认为老师的说法太刺耳,丝毫没有顾及到受害者家属的情绪。
04
校园欺凌,到了现在也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女生在遗书中提到的不堪回首的经历是在初中时候,哪个时候的她忍受了多少辱骂,才会在此刻爆发?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不同,前者大部分是通过语言和刁难来让看不顺眼的同学难受,后者则是直接通过暴力发泄,将同学打伤或者打惨,从危害程度来看,校园欺凌更多的是影响未来,也是难以管控的一个重要原因。

黎女士表示女儿提出的校园欺凌事件具体到几人的名字,希望深究这件事的真假,至于女儿的恋爱对象这是另外一回事。
在这里联系到老师提出的受害者恋爱对象移情别恋的问题,将一个被压抑久了的女孩心理解释出来,她花费了一年多与生活保持平衡,却因为一次恋爱重新葬送,这就是校方撇清关系的依据。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不幸,如果将遗书上的内容和老师的说法结合,我们是否窥见到女生最后一刻的念头?
现在当地的教育局已经介入调查,相信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05
轻生女孩留下的一段话让人沉默:“从初中开始我就认为人性是多么的恶心,在厕所里被谁泼过,被无数人嘲笑、骂。”她让我想起了一部很少提及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里面的易遥也是奋不顾身地冲向了大海,用她的生命宣泄对这世界的不满。
谁是压死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校园时期可能经历的校园欺凌,还是恋爱对象毫不犹豫地离开,又或是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这些无法证实的答案都随着轻生者落入无尽的大海,留给生者以哀伤,这一刻多少人气恼校园欺凌的存在,指责会给轻生者带来伤害的当事人,它都没办法让悲剧重演。
悲剧的代价很大,它是要让我们明白什么叫防微杜渐,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层出不穷,如何重塑校园秩序是个关键性问题。
对于经历过不堪过去的孩子们来说,童年所遭受的欺凌,是一道难以磨灭的伤口,不愿意轻易向他人提及,让人痛心的是欺凌一旦开始,那就是重复多次的行为,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制止校园欺凌需要从根本入手,有的地方已经计划投入几十万的优秀民警来担任要职,严抓此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为很多人的霸凌行为敲响敬重。
对于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孩子,一定要进行长期的心理负担,将问题透明化,寻求一套合适的方案让孩子发泄出来,这都需要社会的监督,没人希望孩子是恶霸,更没人希望孩子被随意的欺负。
